*****有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二O一八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况 (1)第二章项目发展概况 (2)2.1 承建单位基本情况及项目发展概况 (2)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 (3)3.1国内市场的供需情况 (3)第四章建设方案设计 (4)4.1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4)4.2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4.3新增主要生产设备及选型 (6)4.4公用、辅助设施 (7)第五章总图布置 (9)5.1厂区平面布置 (9)5.2厂区竖向布置 (9)5.3厂区绿化设计 (10)5.4主要建(构)筑物 (10)5.5项目施工条件 (10)第六章节能、节水 (11)6.1节能设计原则 (11)6.2节能措施 (11)6.3节水 (12)第七章环境保护 (13)7.1环境保护的原则 (13)7.2主要污染源分析 (14)7.3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14)第八章项目进度设计 (15)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计划 (17)9.1投资估算编制内容 (17)9.2投资估算 (18)9.3项目投入总资金及资金来源 (20)第十章财务分析和评价 (21)10.1分析评价依据 (21)10.2基础数据 (21)10.3原材料、燃料动力费估算 (22)10.4财务评估小结 (2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年产2000万片红缸瓦节能改造工程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①项目建设单位名称:*****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②项目建设单位概况:3、建设地点:4、建设性质:技改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改造原有的1台18门简易轮窑,改建成一座24门年产2000万片红缸瓦的规模。
改建粉碎车间、成型车间、窑炉车间及附属建设,总建筑面积4500㎡。
配套建设供电、给排水设施,厂区道路、绿化。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2000万块红缸瓦的生产能力。
6、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7、建设期限:4个月(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8、主要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400万元,年利润292万元。
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36%,高于财务基准折现率12%,投资回收期3年(含建设期)。
项目从财务评估看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发展概况2.1 承建单位基本情况及项目发展概况*****是一家专门从事缸瓦生产的企业,有1座轮窑生产线,年产红缸瓦1700万块,产品销往安徽、江苏、河南等地。
本着发展绿色建材的宗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公司于2017年初经过多次调研,提出了窑炉节能改造工程项目攻关工作。
工作重点主要为:改造轮窑建成24门,满足生产规模需要与现有工艺设备和公用设施配套、建设利用余热烘干湿坯的烘干房设施,新建输配设施和管网以及改建部分车间厂房等必要的辅助工程,技改项目节能减排效果分析等。
经过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比选,本项目技术改造的技术方案为:选用24门轮窑,新建余热利用干燥烘房,内砌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外涂保温涂料,使窑炉能耗达到先进水平。
采用内燃烧成及利用窑炉余热为干燥热源工艺,以便减少窑体热散失,加速产品热传导,缩短烧成周期,达到节能、降耗和减排的目的。
本技改项目仅涉及企业的轮窑及部分配套车间的改造,窑炉改造对水、电等公用工程无增容要求。
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设备选型、窑体改造方案等工作。
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3.1国内市场的供需情况未来10年,我国将处在“黄金发展期”,全国各地城镇化建设比例逐年提高,城镇住房建设、市政、交通工程等每年仍保持较高水平的规模,缸瓦市场需求呈不断增长态势,需求非常巨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构建,缸瓦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其市场前景非常好。
第四章建设方案设计4.1 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4.1.1主要产品220×460优质红缸瓦4.1.2生产规模220×460红缸瓦 2000万块4.2生产工艺技术方案4.2.1生产简介1、生产线的组成本项目改造原有的1座24门窑,改建粉碎车间、成型车间、窑炉车间等共4500平方米,其他利用原有的厂房和设施。
2、生产方法采用瓦坯内燃烧一次码烧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干燥和焙烧工艺。
3、生产安排工厂全年生产日为330天,原料制备、成型为二班制:干燥、焙烧为三班制。
生产线人员配备为:粉碎车间4人;制坯车间24人;焙烧、进出窑炉及烘干车间26人;机修人员3人;其他人员2人,管理人员3名。
共计62人。
4.2.2生产工艺流程本项目工艺流程简述:1、原料制备煤运输车进厂后储存在堆棚内,由铲车均匀喂入锤式破碎机破碎,出料粒度小于3㎜.原料由铲车运至存料库,均匀喂入锤式破碎机粗破,小于1㎜的料与处理好的煤一起加水增湿,经对辊机辊压进入双轴搅拌机搅拌,再经对辊机辊压送入双轴搅拌机再搅拌,用碾压机碾压,完成原料制备,原料的配比及含水量(控制在8%以内),精确控制均由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完成。
2、成型本设计根据粉料塑性特点,选用硬挤出工艺。
碾压好的湿料,进入真空挤条成型机和自动挤条成型机挤出,挤出泥条经自动切条机,切割成要求尺寸的泥条,经自动压力机压制成型,由人工装入烘干车,进入烘干室烘干。
3、干燥、焙烧干燥、焙烧采用一次码烧先进工艺。
砖坯送入干燥房干燥,干燥热源利用节能风机从轮窑抽出的废烟气的余热,正压排潮,底送热风,通过调节系统自动调节送风温度及风量大小,确保砖坯干燥质量。
干燥好的瓦坯进入焙烧窑中焙烧,采用内燃焙烧工艺。
热源来自砖瓦内燃料,焙烧温度控制在850℃~900℃,焙烧产生的废烟气用于瓦坯干燥。
轮窑设有循环系统、余热系统、测控温系统,保证焙烧热工参数稳定和烧结质量。
生产工艺流程图:原料→破碎配料并喷淋增湿混合→陈化→煤→破碎对辊机→搅拌→对辊机→搅拌→碾压机→压制→成型→切坯→码坯→4.3新增主要生产设备及选型新增主要生产设备(及窑炉)一览表4.4公用、辅助设施4.4.1给水排水工程利用原有场地给水、排水系统,增加改建部门给排水系统。
厂内现有的供水系统可作为生活用水水源,生产工艺用水量不大,从厂区西侧河塘中抽取,该水同时兼做消防备用水源。
给水:工艺生产用水水质要求一般。
本工程设置以下给水系统:a、生产、消防用水给水系统;b、生活给水系统;c、脱硫塔给水系统水源泵房供水能力最大按30m3/h计算。
水泵吸水管单独设置,泵房设吸水或采用吸水母管。
厂区给水管道选用给水铸铁管,室内给水管道DN>100㎜时用热镀锌钢管。
给水管网环状敷设,引入车间的管段根据不同要求可敷设为枝状或环状。
生产车间用水量、水压按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对局部设备用水量较小,水压要求较高时,由车间内部自行加压。
排水:生产中无工艺性排水。
本项目排水系统设计为雨污分流制。
场地雨水可直接排放。
生活污水排至污水处理池进行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4.2供热工程本项目由于选用的工艺先进,湿瓦坯干燥系统利用轮窑焙烧的废热完全满足了瓦坯干燥的工艺要求,达到节能减排和节省供热工程投资的效果。
4.4.3分析化验系统公司现有化验室检测设备和检验人员能满足技改后的生产要求,只需健全管理制度,增订操作规程,完善分析化验系统,即可满足本项目实施的要求。
4.4.4场地建设方案本项目建设拟充分利用现有场地的部分供水、供电、仓储、办公、生活设施,以节约用地和投资,整个项目拟折除部分旧建(构)筑物,并利用现有轮窑进行技改。
第五章总图布置本项目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是:在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力求做到经济、合理、节省投资、节约用地。
在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下,使生产作业短捷方便,避免往返运输和交叉作用。
各建(构)筑物布置均满足防火、卫生、通风、采风等要求。
结合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并符合竖向布置、绿化布置的要求。
适当注意建筑物的平面和空间效果,使工厂周围环境相互协调,整齐美观。
5.1厂区平面布置*****生产厂区,东西宽约100m,南北长约150m,总占地面积约15000㎡,场地呈南低北高。
厂区大门朝南方向设置,宽为10m,为交通车辆、人员进入通道口。
厂区主次干道穿生产区L形设置,主道宽度为6m,南北向坡度2%,为原料、货物进出通道。
为便于管理,方便生产、生活,减少工程投入,尽量保持原厂区布置形式。
5.2厂区竖向布置本项目结合该场地的地形地势特点,并充分考虑厂区原有建筑,合理确定新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标高,做到充分利用地形。
生产区道路应保持3%~5%坡度,使得运输机械工作时,做到重载下坡空载上坡,有利节省燃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保证地表水有组织地排放。
本项目从实地考察情况拟采用平坡布置。
场地供水系统,就地热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要求,本着实用、美观、节约的原则,明沟、暗沟相结合,少挖填土石方,使项目设计经济合理。
5.3厂区绿化设计为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减少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消防和减轻噪声影响,改善工作环境,本项目拟选种适合该场地的树种花卉。
根据场地布置情况,经初步计算,场地绿化系数为22.5%.5.4主要建(构)筑物本建设项目的原料库、粉碎、成型车间拟设计为简易轻钢结构厂房,且不设或少设围护墙,便于通风透气,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办公、生活用房为砖木结构平房,辅助性建筑为单层砖混结构。
5.5项目施工条件项目实施地交通方便,地质条件适宜于建筑施工,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均早已具备,具备建设施工的便利条件。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查得本工程区域地震动峰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烈度小于6度,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按常规要求执行。
本工程新增建筑及安装工程如下表。
本工程新增建筑及安装工程一览表第六章节能、节水6.1 节能设计原则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2、采用先进、实用和前瞻性技术,提高项目竞争能力和市场适应性。
3、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6.2节能措施6.2.1节煤措施1、改造后,窑体结构布置紧凑,窑体内衬轻质耐火材料及绝热保温材料,减少的热辐射和热损失,保温隔热效果良好;2、新增瓦坯烘干房,利用风机将窑炉余热压入干燥房作为干燥热源,回收余热,从而可完全节省下原干燥工序消耗的燃煤。
3、实行自动化控制,通过电脑配料,可使煤矸石配料均匀,解决热能高低不均的问题。
6.2.2节电措施1、选择高效率电动机;同时控制电机功率不浮装容量,是电机负载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2、对长时连续工作的电机采用变频调整器节能降耗,并选用高效设备替代能耗高的设备,如节能引风机、高效节能破碎设备、搅拌挤出设备、成型设备等。
3、低压配电系统作无功功率补偿,提高配电系统功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