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课时跟踪训练(二)
一、选择题
(2015·河南商丘一模)读图,完成1~2题。
1.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解析]两幅图图幅大小相等,但图乙所跨经纬度大于图甲,则图甲的比例尺大于图乙,表示的范围小于图乙。
[答案] D
2.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解析]楠迪经纬度大约为(18°S,178°E),而莫尔兹比港经纬度大约为
(10°S,147°E),则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东南方向。
[答案] D
(2015·山东德州一模)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100米,小于200米
C.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故陡崖相对高度大于100米、小于200米,则B项说法正确。
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先自南向北,再向东北流;图中高程为492米山峰位于东北—西南向的山岭上,则①位于该山岭的西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而降水少,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冬季日出东南,甲东南方位为山岭,阻挡视线,故甲地冬半年一段时间内不能看到海上日出。
[答案] B
4.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 m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
A.从甲处到山顶B.从乙处到山顶
C.从丙处到山顶D.从丁处到山顶
[解析]该地东临海洋,到山顶看日出是主要旅游项目;山脉的东坡直接临海,不需要登山看日出,故不必要修建丙或丁到山顶的索道;甲乙位于山脉的西侧,但乙位于一个山顶上,两个山顶距离较近,也不符合“直达山顶(492 m处)”条件;而甲位于山下,与最高山顶之间有河谷,沿线景观较好,故最适合修建观光索道。
[答案] A
(2015·湖北武汉一模)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哀牢山。
甲图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某游客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图片。
读图完成5~6题。
5.某游客站在甲图中某处朝南拍摄出乙图的景观图片,该游客在甲图中所处位置最有可能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应用,方向的判读。
根据指向标,游客朝正南方向拍摄的照片,能观察到三个山脊,观察不到陡崖,不会在④处,因此最可能在③处。
[答案] C
6.图中M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50米B.60米
C.80米D.100米
[解析]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M处有4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20米。
根据陡崖相对高度公式可知,陡崖相对高度在60米~100米之间,C正确。
[答案] C
(2015·哈尔滨三中3月模拟)我国西南地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读图,回答下题。
7.图中最大高差可能为()
A.299米B.399米
C.499米D.599米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处位于B点附近,最大值介于2000~2100米;最小值在1700米等高线之内,因图中1700米等高线处是两条河流的终点,说明1700米等高线之内为水域,故图中最小值为1700米;则高差为300~400米,故最大高差接近400米,即399米。
[答案] B
(2015·河南质检)“坪”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局部地形。
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A.①村B.②村C.③村D.④村
[解析]图中显示④村所在地等高线最稀疏,则相对其他三地来说坡度最小、最平坦,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
[答案] D
9.下列各村通往M乡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
A.①村B.②村C.③村D.④村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①村通往M乡的公路穿过的等高线最多,则公路起伏最大。
[答案] A
(2016·江西九江模拟)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因昼夜温差大,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树皮出现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
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会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
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区域出现林木大规模冻裂现象,最可能的时段是()
A.春末B.盛夏
C.初秋D.隆冬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半年林木向阳面由于昼夜温差大,树干内外温度不同,会出现大规模冻裂现象。
选项所列时段中,隆冬季节最有可能。
[答案] D
11.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向阳面昼夜温差大,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树皮冻裂,所以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应是背阴面,即④处,D对。
①②③处都位于向阳面。
[答案] D
(2015·北京西城一模)图(a)为某同学手机显示的在我国某地登山运动轨迹图,图(b)为登山过程中爬坡高度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同学登山过程中()
A.自起点至①地,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B.从①地至②地的坡度最陡
C.沿步道下山比乘缆车下山相对高度小
D.翻越了海拔414米的山峰
[解析]从图(b)可看出,从起点至①地,时间为9∶38到10∶10,在此时间段,我国任何地方都不会到12点。
而地方时12时为各地太阳高度角最大之时,故在此登山过程中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两端点确定的情况下,无论怎么下山,相对高度都一样。
由图(a)可知,登山者到达②地后就返回,并未翻越山峰。
[答案] A
13.该地桃花盛开,由此推断()
A.此山可能为北方地区的丘陵
B.当地传统民居普遍为平顶房
C.观赏瀑布尚未进入最佳季节
D.桃花节可吸引大量海外游客
[解析]桃花春季盛开,且桃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此时雨季还没有到来,故河流水量较小,瀑布水量不大尚未进入最佳季节。
[答案] C
二、综合题
14.(2015·江西师大附中等五校联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一陡崖M,其相对高度至少为____________米,乙村位于甲村
____________方向。
(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理由。
(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该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50,因而陡崖的最低高度为100米。
注意图中的指向标,乙村位于甲村的东北方向。
第(2)题,a位于河流凹岸,河道较深,适宜港口建设。
第(3)题,1线路基本沿等高线延伸,坡度小,建设难度小。
[答案](1)100东北
(2)a a处为凹岸,受河水侵蚀,水深,航行条件好,b处为凸岸,泥沙易堆积,河水较浅,不利于航行和停泊。
(3)1方案基本沿等高线修筑,坡度小,修筑难度低,修筑成本低
15.(2015·杭州一模)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主干道的流向是____________。
(2)甲村庄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村落,简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古村落全貌,在ABC三地应选取____________地点,简述理由。
[解析]第(1)题,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流。
第(2)题,图中显示甲区域等高线稀疏,有河流流经,有省道穿过;再结合村落形成条件即可得出答案。
第(3)题,C地与村落之间没有山峰、山脊等阻挡视线;而A、B两地与村落之间则有山脊、山峰阻挡视线。
[答案](1)由东南流向西北
(2)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对外联系方便。
(3)C视线通透(没有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