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古诗词教案精选版

小学古诗词教案精选版

小学古诗词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一去二三里》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认识本文生字,会写三个字和笔画“一”,养成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古诗内容,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一、二、三”,了解诗的意境,体会小山村的优美。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听故事,大体了解诗意:两个小孩在一座小山村外玩,不知不觉走出了二三里。

这是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小朋友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繁茂,一个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一枝,两枝……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另一个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

”小孩听了停下手,两人一起欣赏起这美丽的景色来。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有个诗人叫邵雍,也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写下了一首古诗。

师朗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诗,从诗中体味小山村的景色。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我们先要把拼音读顺。

现在老师请同桌一起读这一课的拼音,先每个都拼一拼,然后把一句话连起来读,会读了,把整首诗连起来读,看看谁的拼音读得准。

巡视指导。

反馈正音:指名分句读,逐句正音。

表扬读得准的。

连起来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

读得真不错,又准确又好听,老师把生字加上去,大家肯定也会读的一样好。

拼音下出示生字,齐读。

三、认识生字课文里面有很多生字是要大家认识记住的,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从古诗里拿出来了,你还能读好他们吗?去掉拼音呢?小朋友记得可真牢,一定是一边读一边用心在记是不是?四、初步理解诗意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古诗中了。

请大家轻声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看图,诗中写的什么景物你在图上也找到了?指导学生找出:烟、村、四五家(农户),亭台、花,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烟,炊烟,做饭时屋顶上的烟;村,村庄;亭台,亭子,避雨、休息的地方。

这样看来,这首诗的意思同学们也懂了。

老师考考大家。

先说烟村和四五家,再合起来说;然后说亭台六七座;后说八九十枝花。

意思懂的会说是小朋友的本领,把不懂的提出来也是小朋友的本领。

你还有哪句话吧不懂呢?弄懂一去二三里的意思。

(一路走去二三里路了)同学们真棒,先理解一个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都弄懂了。

跟老师一起说一说。

三、生字读写课文中有几个生字要同学们写。

拼音字母是写在四线格上的,生字要写在田字格上。

出示图,这就是田字格,每条线都有名字。

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指导生字一、二、三的书写。

巡视指导。

在语文书上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二、巩固认识生字,深入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二、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三、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美。

四、读郑板桥的《咏雪诗》,加深对数字的印象。

五、练习:数球员、摘苹果等。

课后练习:生字抄写本、课堂作业本和每课一练。

教后感早上第一节课上完了《一去二三里》,同事给了我不少意见,比如儿童化语言不够,拼音放得不够开等等。

针对这些和我自己的一些反想,我觉得:一、如果学生和老师互动默契,不用儿童化语言而选择较为规范的成人语言对课文的学习不会有大的影响,而且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二、数字“一”至“九”的组词只说一个就行,后来我又找到《数字量词歌》,用这代替数字组词会好得多。

在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朗读了《量词歌》,趣味性强而且为量词的正确使用做好准备;三、上课时我本身不够有激情,没能很好地投入到诗的意境中,影响到学生的体会。

语文课没有固定模式,教师的个性决定一堂课的特点。

既能利用好文本组织学生有效学习又能发挥自己的特点是我一贯的追求。

《咏鹅》教案一课文说明《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动活泼。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鸣叫时的声音及神态;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

后两行写鹅在游水嬉戏时的情景: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绿绿的水面上,一双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表达了作者对鹅十分喜爱的情感,表达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是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感受美的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大致意思,看拼音识字音。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卡片3图片五教学时数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二)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猜谜语,猜对了,它才和大家见面。

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来猜猜我是谁(三)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四)3(放录音)你们说的真棒!唐朝的时候,一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

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五)(六)学习新课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泳、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1)难读字音:项(2)易读错字音:曲、波、拨。

3同桌互相检查指明读(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七)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

(学生质疑、答疑,若答不出,再启发引导)(3)大家说的那么好!连大白鹅都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的特别好!可是,你们知道么没收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只有按照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现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

(播放诗中图景,配乐朗读)(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的读给大家听((八)播放诗中图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5(1)现在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的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九)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以合作完成)(3)播放课件,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十)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唱出这种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2)多种形式的读、背。

(领读、跟读、诵读、赛读)(十一)(三)小结同学们,你们朗读的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你们了!(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的真棒!我听了都非常感动!可是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十二)第二课时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集体、分组、个人)2学习生字:泳、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马、乌、鸟、写、毛、车。

(二)新授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

出示新笔画,说明名称、写法。

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写。

2学习写字(1)出示:马、乌、鸟、写。

观察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么?请你找出来。

(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并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写数遍强化字的笔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毛、车、火。

(观察:在前面学的几个字有什么不同)3指导学生在学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让学生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学生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五作业安排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一些有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有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七教学反思《咏鹅》是一首古诗吟唱歌曲。

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鹅”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画、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首先是反复吟诵,品读韵语的语言美。

其二,要开展想象,再现韵文的意境美。

只有通过反复咀嚼,才能领会其言外之意,词外之情,感悟语言的凝练美。

《回乡偶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2个字,会写三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PPT一、背诗导入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2、课件依次展示《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图片。

师: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积累的诗句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3、师:小朋友们看,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之处。

那你们知道咏柳的作者是谁吗(生:贺知章)5、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学法指导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

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顺利过关吗?三、第一关:我会认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找一找树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师:好了是吗那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四、第二关:我会解1、解题:你会扩词吗?我们来扩词!回:回家回来回到乡:家乡故乡乡土偶:偶然偶尔偶遇书:读书书写书信连起来就是:回到家乡偶尔写下这首诗。

2、第一句:离:离开回:回来整句句意:年轻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第二句:音:声音口音改:改变整句诗意:我的口音没有改变,但是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了!第三句:识:认识村里的儿童已经不认识我了第四句:客:客人何:哪里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