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城市供热管道工程施工1、按热力管道系统形式来分,直接消耗一次热媒,中间设备少,但一次补充量大的是()系统。
A.闭式B.开式C.蒸汽D.凝结水2、下列不属于供热管道敷设方式的是()。
A.管沟敷设B.架空敷设C.管网敷设D.直埋敷设3、地上敷设的热力管道同架空输电线路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道金属部分和交叉点()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
A.5B.10C.15D.204、【2021年真题】供热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属于()准备。
A.技术B.设计C.物资D.现场5、沟槽开挖到底后,地基应由施工、监理、建设、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共同验收。
对松软地基、坑洞等不符合要求的地基,应由()提出处理意见。
A.设计单位B.监理单位C.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D.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6、热力管道严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倍且不小于()MPa。
A.1.5;0.6B.1.25;0.6C.1.5;0.5D.1.25;0.57、主要用于低压介质管路或设备上全开全闭操作,体积小,密封可靠,调节性能好的阀门是()。
A.闸阀B.蝶阀C.截止阀D.球阀8、供热管道安装补偿器的目的是()。
A.保护固定支架B.消除温度应力C.方便管道焊接D.利于设备更换9、供热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属于()准备。
A.技术B.设计C.物资D.现场10、某供热管网设计压力为0.4MPa,其严密性试验压力为()。
A.0.42B.0.46C.0.5D.0.611、供热管道投入运行前需进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A.水力冲洗B.水锤试验C.应力试验D.加氯消毒12、供热管网补偿器的作用是消除(),确保管网安全运行。
A.过高压力B.水锤效应C.温度应力D.脉动冲击13、下列管道连接方式中不属于供热管道的是()。
A.法兰连接B.承插C.螺纹连接(丝接)D.焊接14、供热站是供热管网的重要附属设施,是供热网路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蒸汽热力站不论站房尺寸如何,都应至少设()出口。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15、主要用于蒸汽管路,可根据需要降低气体压力的是()。
A.闸阀B.安全阀C.减压阀D.球阀16、适用于低温,高压及黏度较大的介质,以及要求开关迅速的管道部位的阀是()。
A.柱塞阀B.截止阀C.蝶阀D.球阀17、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的疏水器类型是()。
A.热动力式B.波纹管C.浮筒式D.倒吊桶式18、供热站内所有系统应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1.25倍设计压力,且不得低于(),稳压在1h内,详细检查管道,焊缝,管路附件及设备等无渗漏,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
A.0.6MPaB.0.4MPaC.0.5MPaD.0.8MPa19、供热站内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且应在有介质情况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的介质或代用介质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泵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
A.3hB.2hC.1hD.4h20、通常II形补偿器应()安装,()臂应与管线坡度及坡向相同,()臂应呈水平。
A.竖直;平行;垂直B.水平;垂直;平行C.水平;平行;垂直D.竖直;垂直;平行21、直埋保温管安装过程中,距补偿器()范围内管段不应有变坡和转角。
A.8mB.10mC.5mD.12m22、现场制作的人工补偿器须优先采用()。
A.优质碳素钢无缝钢管B.普通碳素钢管C.普通低合金无缝钢管D.优质合金钢管23、下列关于管道固定支架说法错误的是()。
A.支架处管道不得有环焊缝B.固定支架的固定角板应与管道焊接C.固定支架必须严格安装在设计位置,位置应正确D.支架应与管道连接牢固,以限制管道伸缩24、填料式补偿器芯管的外露长度应大于设计规定的()。
A.安装长度B.变形量C.滑移长度D.容许值25、除埋地管道外,()制作与安装是管道安装中的第一道工序。
A.管道支架B.弯管C.补偿器D.套管26、当安装时的环境温度低于补偿零点(设计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值的1/2)时,应对补偿器进行()。
A.热处理B.预拉伸C.预热D.更换27、严密性试验一级管网稳压()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二级管网稳压3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MPa为合格。
A.45;0.05B.60;0.05C.60;0.03D.45;0.0328、下列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不需要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是()。
A.钢材B.焊接材料C.施工场地D.焊接方法29、严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倍且不小于()MPa。
A.1.25;0.6B.1.5;0.5C.1.5;0.6D.1.25;0.530、弹簧支,吊架的安装高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弹簧的临时固定件,应待管道安装,试压,()完毕后拆除。
A.管道焊接B.管道试压C.管道保温D.管道冲洗50mm时宜选用闸阀B.旋塞阀可分为直通式,三通式,四通式C.蝶阀按传动方式可分为手动,蜗轮传动,气动和电动D.带传动机构的蝶阀必须垂直安装E.球阀流体阻力小,启闭迅速,密封性能好,被广泛用于管段的切断和流量调节90、保证供热安全是管道的基本要求,需要重点控制的方面有()。
A.材料质量B.设备检测C.施工质量D.焊接检验E.运行控制91、热力管网中所用的阀门,必须分别由制造厂和工程所在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提供的()。
A.产品合格证B.经营许可证C.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报告D.使用证明E.三包单92、热力管道穿越施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力网管沟内穿过燃气管道,应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处理B.当热力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的垂直净距小于300mm,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燃气泄漏进管沟C.供热管道因有良好的保温设施,对于植物生长影响较小,穿越安全距离无特殊要求D.管沟敷设的热力网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穿过构筑物时,管道穿墙处应封堵严密E.地上敷设的供热管道同架空输电线路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93、钢管的()等应符合设计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A.质量B.材质C.椭圆度D.壁厚E.规格94、热力管道施工前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A.熟悉设计图纸,对图纸中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不用管B.收集国家,行业,部委和地方对供热管网施工相关管理规定C.热力管网中所用的阀门,可以没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和工程所在地测验部门的试验报告D.开工前详细了解项目现场条件,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平面布置E.施工前,对施工影响范围的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现场探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95、以下关于管道支吊架安装叙述正确的是()。
A.管道支架支撑表面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垫板必须与预埋铁件或钢结构进行焊接B.管道滑托,吊架的吊杆中心应处于与管道位移方向同侧C.无热位移的管道的滑托,吊架的吊杆应垂直于管道轴线安装D.直埋热力管道的折点处应设置固定墩E.弹簧支架,吊架的安装高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弹簧的临时固定件应待管道安装,试压,保温完毕后拆除96、以下关于热力管道施工正确的是()。
A.在施工中热力管道的连接主要有:焊接和法兰连接B.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C.穿越工程的施工方法,工作坑的位置以及工程进行程序不必取得穿越部位有关管理单位的同意和配合D.土方开挖到底后,应由施工,设计,监理,建设和勘察等单位共同验收地基,对松软地基以及坑洞应由设计或勘察单位提出处理意见E.沟槽,井室的主体结构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以及竣工测量后,回填土可暂不回填97、关于补偿器的安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II形弯朝下安装时,应在最高点安装排气装置,否则应在最低点安装疏水装置B.必须保证整个II形补偿器的各个部分处在同一个平面上C.采用直埋补偿器时,其固定段应可靠锚固,活动端应能自由变形D.补偿器的临时固定装置在管道安装,试压,保温完毕后,应将紧固件松开,保证在使用中可以自由伸缩E.填料式补偿器芯管的外露长度应大于设计规定的变形量98、可作为热力管道的材料的有()。
A.无缝钢管B.铸铁管C.电弧焊焊接钢管D.高频焊焊接钢管E.钢套筒混凝土管99、()补偿器一般在施工现场制作。
A.L形B.波形C.Z形D.填料式E.方形补偿器100、下列敷设方法中属于管沟敷设的是()。
A.高支架B.通行地沟C.不通行地沟D.低支架E.半通行地沟101、以下关于热力管道功能性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强度试验应在试验段内的管道接口防腐,保温施工及设备安装前进行B.强度试验介质可用洁净水或压缩空气C.当管道系统存在较大高度差时,试验压力以最高点压力为准,最低点的压力无要求D.管线施工完成,现场组装的连接部位经检查合格即可进行强度试验E.试运行中应重点检查支架以及补偿器,设备和管路附件的工作状况102、按所处的地位分,从热源至热力站的供回水管网和从热力站到用户的供回水管网分别是()。
A.一级管网B.二级管网C.供水管网D.回水管网E.蒸汽管网103、以下关于直埋热力管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直埋热力管道的折点处设置的混凝土固定墩B.直埋热力管道穿过固定墩处,孔边应设置加强筋C.直埋热力管道与燃气管道的垂直最小净距随燃气管道压力不同而有不同要求D.直埋蒸汽管道与直埋热水管道同给水,排水管道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要求不同E.直埋蒸汽管道与地铁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要求要高于其与普通铁路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要求104、以下哪几种热网是直接按热媒分类的:()。
A.热水热网B.一级热网C.地沟热网D.闭式热网E.蒸汽热网105、填料式补偿器主要由()组成。
A.带底脚的套筒B.端头封堵C.插管D.填料E.活接106、常用的人工补偿器有()。
A.L形补偿器B.Z形补偿器C.方形补偿器D.波形补偿器E.套筒式补偿器107、占地面积小,轴向推力大的人工补偿器是()。
A.波形补偿器B.填料式补偿器C.方形补偿器D.Z形补偿器E.L形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