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法第二章

国际商法第二章


第三十条 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 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 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 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 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第三十一条 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 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 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以 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 准。


“不得自食诺言”原则:如允诺人在作出允 诺时,应当合理地预料到受允诺人会信赖其 允诺而作出某种实质性的行为或者放弃去做 某种行为,并已在事实上引起了这种结果, 只有强制执行该项允诺才能避免产生不公平 的后果,那么,即使该项允诺缺乏对价,亦 应予以强制执行。 例:允诺向教会捐款,教会据此开始筹建新 教堂,则此项允诺即使没有对价仍具有拘束 力。
第二章 国际商事合同法
概述 国际商事合同的成立 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合同的效力、履行和解除 违约的救济措施

第一节 概述
一、合同及国际商事合同的定义 合同是指“设立做或不做某一特别事情义 务的协议” (1)两个或多个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2)合同内容可以是做某特别事情,也可以 是不做某特别事情 (3)合同在当事人之间设定了义务

二、欺诈
(一)定义和特征 (二)法律后果 1.欺诈性陈述应具备的条件 2.沉默性欺诈的构成条件

欺诈性陈述具备的条件
欺诈性陈述与签订合同具有因果关系 陈述者存在过错并导致了无辜的当事人损 失 受欺诈的当事法律或合同规定有说明义务的当事人沉默 而不披露实情。 沉默与订立合同有因果关系。 凡属诚信合同,如保险合同、公司分派股 票的合同、处理家庭财产的合同等,由于 往往只有一方当事人了解全部事实真相, 所以,该当事人有义务向对方披露真情, 否则即构成欺诈。
二、当事人具有订立国际商事合同的能力
自然人的缔约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可以以自 己的名义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 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以自己的 行为谋取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法人的缔约能力
(一)自然人的缔约能力
中国法的规定 (1)无行为能力人 : A.10岁以下的儿童 B.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限制行为能力人: A.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完全行为能力人: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 B.已满16岁未满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 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法人订约能力的实现 公司法人必须通过它授权的代理人才能订立合 同。 法人是由自然人组织起来的,必须通过自然人 才能进行活动。 公司必须通过它授权的代理人才能订立合同, 而且其活动范围不得超过公司章程的规定。
三、对价
(一)对价的含义及其类型 (二)关于对价的基本原则 (三)两种特殊债务安排允诺的对价规则
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是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邀请对方向自 己提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1)不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 (2)内容不十分明确肯定. (3)通常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
争议:广告能否构成要约?


悬赏广告,是指广告人以广告的方式申明,对 于完成特定行为的人,将给予一定的报酬。 各国法律一般都认为是一项要约,一旦有人在 看到广告后完成了广告所要求做的事情,即构 成承诺,合同即告成立,广告人有义务支付广 告中虽规定的报酬。
合同的分类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为要件: 1.诺成合同 :仅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 件的合同。 2.实践合同: 赠与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 借用合同、保管合同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具备一定的形式为要 件: 1.要式合同: 六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建设合同、 技术合同 2.非要式合同 根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分担方式: 1.双务合同 : 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 的合同 2.单务合同 :如赠与合同、无偿保管合同。
(二)承诺 1.承诺的定义及有效条件 2.承诺的生效时间

《合同法》条文摘要
第二十三条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 到达要约人。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 列规定到达: (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 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 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普通商业广告,原则上不认为是一项要约,仅 视为要约引诱。 英美法院的一些判例认为,要约既可以向某一 个人发出,也可以向某一群人发出,甚至可以 向全世界发出。只要广告的文字明确、肯定, 足以构成一项允诺,亦可视为要约。 北欧法律:要约必须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 人发出,广告原则上不能认为是要约,而只是 要约引诱,因为广告是向广大公众发出而不是 向特定人发出的。

三、胁迫
以非法威胁的方法使对方当事人产生恐惧 而被迫与之订立合同的行为 受胁迫方可以援引为宣告合同无效或撤销 合同的理由 胁迫发生后,受胁迫者以明示或默示方式 放弃行使合同撤销权的,则无权撤销合同。

四、不当影响
一方当事人违背诚信原则,利用对方当事 人的某种依赖关系、缺乏远见、无知、无 经验或缺乏谈判技巧等诱使其签订合同的 行为。 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撤销 主要适用于滥用特殊关系订立合同谋取利 益的情况。如父母与子女、律师与当事人、 监护人与未成年人、医生与病人等。
3.对价必须具有法律上的充分性 既存义务或法定义务不能成为对价。 例:努力把船舶开回的船员不能拿到“额 外工资”,因为“把船舶开回”是已经在 雇佣合同中存在的义务。 例:找回被绑架人员的警察不能拿到“悬 赏”,因为“找回被绑架人员”是警察在 法律上的责任,不足以作为对价。
4.对价适当性由允诺人自己决定 蒙特夫诉斯考特案: 被告答应以1英镑的价格把房子卖给原告,但 后来被告反悔了,声称1英镑是个不充分的对 价,法院认为,对价并不要对等或充分,合同 能够执行取决于有没有对价而不是对价是否充 分,被告败诉。
第三节 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误解 欺诈 胁迫 不当影响

一、误解
(一)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后果
中国法的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 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 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 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 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 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 己的真实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的损失。
禁治产
大陆法术语;指因精神病或因有酒癖不能 处理自己的事务,或因浪费成性有败家之虞者, 经其家属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宣告禁止其 治理财产。
(二)法人的缔约能力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 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权利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以自己的意志和行 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第二十八条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 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 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第二十九条 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 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 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 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 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分析:原告是一个有职业的人。她祖父把一张 本票给了她,并附加一个说明,告诉她不必继 续工作了。毫无疑问,他希望她放弃职业;并 且可以肯定,他考虑到了他的这一赠与所引起 的自然的和很可能发生的结果。在这种有意识 的影响之下,原告放弃了原来的工作,从而面 临着困难的处境。此时,如果允许出票人或其 遗嘱执行人以出票人的许诺没有对价为由而拒 绝付款,那显然是不公平的。
吉布逊诉曼彻斯特议会案
1970年,保守党占多数议席的英国曼彻斯特议 会决定出让议会的房子。就写信给原告吉布逊: 市议会有可能出让房子,价格约有2725英镑, 如你想买的话,请正式写信申请。 原告写好了 申请并回了信。但这时市议会重新选举,工党 占了上风,决定不出让该房子了。原告遂要求 法院强制执行。法院认为信中如你想买的话, 请正式写份申请属于要约邀请。即请原告向议 会提出要约,市议会后来未接受要约,所以合同 没有成立,原告败诉。
案例(不得自食其言原则)
原告原来是一名图书管理员。一天,她的祖父来 到其工作的书店,对她说,我所有的孙子都不工作, 你也用不着工作了,让我来抚养你。她祖父当时就 给她开了一张本票,并附了一张说明。上面写道: “我答应付给卡蒂· 里奇兹每年2,000美元,外加6% 的利息。”在这之后,原告辞去了其工作。然而, 她的祖父仅仅支付了她一年的利息,就告诉她说, 他眼下没有能力继续付钱给她。但他没有表示他不 打算在将来继续履行其诺言。几年之后,她的祖父 去世了,遗产管理人拒绝按照这张本票付钱给原告。 于是,原告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这张本票。不得自食 其言的理论是否可以在该案中适用?

1.对价必须来自受允诺人 只有对某项允诺付出了对价的人,才能要求 强制执行此项允诺。 如果甲向乙许诺,若乙完成某项工作,他将 付给丙一笔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成该 项工作后,甲拒绝把钱付给丙,丙不能对甲 起诉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甲向丙付钱的允诺。
2.过去的对价不是对价 过去的对价:一方在对方作出允诺之前已全部履 行完毕的对价,它不能作为对方后来作出的这项 允诺的对价。 例外:如果一方应对方的请求为后者提供了某 种服务,提供服务之后,对方允诺给予报酬, 则这种过去已经提供的服务仍可作为日后允诺 给予报酬的对价,这项允诺就是有拘束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 认后 ,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 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 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 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 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 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 方式作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