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色彩
班级:风景园林1001班姓名:孟敬敬学号:20101061 【摘要】色彩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插花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时,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动人的色彩。
艺术插花既要有优美的造型,又要有明艳色彩,两者均是构成优美形象的主要因素。
然而,在一般的审美中往往会偏重于色彩,或者说,色彩的美最易被人们所接受。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
【关键词】插花色彩色彩设计色彩配置
【正文】一件插花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
不同的色彩调子对人的情绪有不同的影响。
有的使人欣喜,有的感到沉闷。
只有把多种色彩适当地组合在一起,才可以得到好的效果。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
在日光的照射下,各种物体把不能吸收的日光反射出来。
由于各种物体吸收日光的长度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色彩。
尤其是奇花异卉,更是浓郁鲜艳、五彩缤纷。
太阳光一般可分成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
色彩的表现技能:
色彩的冷暖感:红、橙、黄色常使人联想起东方旭日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蓝色常使人联想起高空的蓝天、阴影处的冰雪,因此有寒冷的感觉,所以称为“冷色”;绿、紫等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暖,故称为“中性色”。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色彩的距离感:明度高的感觉前进而宽大,明度低的则则远而狭小。
色彩中有近而远的顺序是:黄、橙、红、绿、蓝、紫。
插花中根据这种特征,适当调节不同颜色的花材大小比例,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
色彩的情重感:色彩越深,感觉越重。
色彩越浅,感觉越轻盈。
颜色深的花材用在低矮处,飘逸的花枝,可以用色彩亮的。
利用色彩的轻重感来取得花型的均衡稳定。
色彩的象征:
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
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
不同的民族和传统习惯,不同的文化修养、性别、年龄等,会对色彩产生不同的联想效果。
有许多国家和民族对某些颜色有忌讳。
如巴西人以棕黄色为的凶丧之色.理解是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所以忌讳。
比利时人最忌蓝色.如遇不吉利的事都穿蓝色的服装。
埃塞俄比亚人穿谈黄色的服装.是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
欧洲许多国家都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
土耳其人布置客厅、礼堂、房间时,喜用素色,禁用花色。
红色:具有艳丽、热烈、富贵、兴奋之情。
人们习惯用红花束表示喜庆、吉祥。
橙色:是丰收之色,表示明朗、甜美、成熟和丰收。
黄色:有一种富丽堂皇的富贵气.象征光辉、高贵和尊严。
我国帝皇殿宇装饰的琉璃瓦是黄色的.以示至高无上。
在丧仪上、黄色的花使用十分普遍。
绿色:富有生机,富有春天气息,又具有健康、安详、宁静的象征意义。
蓝色;有安静、深远和清新的感觉.往住和碧蓝的大海联系在一起,使人心胸豁达。
但从消极方面来看,也有阴郁、贫寒和冷淡之感。
紫色;有华丽高贵的感觉。
淡紫色还能使人觉得柔和、娴静。
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具有一种朴素、高雅的本质。
但是白色显得单调,在我国民族习惯中.还有悲哀的含意。
黑色;具有坚实、含蓄、庄严、肃穆的感觉.同时黑色又易与黑暗联系在一起。
色彩设计:
在同一插花体中,如果只使用一种花色的花材,则色彩较容易处理,只要用相宜的绿色材料相衬托即可。
因为绿色可以和任何颜色取得谐调感。
但是,若使用几种花材,涉及到二三种花色时,则须对各色花材审慎处理,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色彩效果,提高插花作品的艺术性。
同色系搭配比较容易协调,但处理不当就会单调、乏味。
近似色搭配既生动又和谐,但要注意一种颜色的量。
应选定一种颜色为主色,突出这种颜色的数量,其他做陪衬,数量少。
或以主色为中心,其他在四周散置。
对比色搭配由于色彩悬殊,会产生强烈鲜明的感觉。
如果对比色没搭配好,可以调整主次熟练达到和谐的效果;降低色彩纯度,来取得统一的效果;可以选用灰、白、金、银等中型色来调和。
三等距色搭配对比强烈,可以通过降低纯度或用中性色调和,适合节日喜庆场所。
色彩的比例对色调很重要。
在用到三种颜色的时候,最好多用一些浅色,少用一些深色。
最浅色可占65%,中间色占25%,最深色占10%。
最深色的花安排在插花作品的中心附近,效果最好。
两种原色并列在一起,能给人一种鲜艳明快的感觉。
两种中间色并列在一起,色彩比较灰暗。
原色与中间色并列在一起效果较佳,是类似色。
色彩的变化是逐渐过渡,显得柔和、谐调;若是互补色,容易取得鲜明对比的效果。
互补的两色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
色彩呈现跃跃、鲜明的效果。
因此,补色关系运用得好,将使插花色彩明亮,生气勃勃,生动地拖出主体。
相反补色关系如不注意色彩的谐调和花体色块大小的安排,也会产生生硬、火气的弊病。
色彩的配置:
插花色彩的配置,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花卉与花卉之间的色彩关系;花卉与容器之间的色彩关系;插花与环境、季节之间的色彩关系。
花卉与花卉之间的色彩关系。
可以用多种颜色来搭配,也可以用单种颜色,要求配合在一起的颜色能够协调;花材间要合理配置,注重色彩的重量感和体积感,正确运用可使色彩关系平衡稳定。
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明度,明度高者显得轻,明度低者显得重。
例如在插花的上部用轻色,下部用重色,或者是体积小的花体用重色,体积大的花体用轻色。
插花中青枝绿叶起着很重要的辅佐作用。
枝叶有各种形态,又有各种色彩,如运用得体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
如选用展着绿叶的水杉枝,勾勒出插花造型的轮廓,再深红色的月季。
可想而知,鲜花在绿枝的映衬下更显娇艳.
花卉与容器之间的色彩关系。
花卉与容器的色彩要求协调,但并不要求一致,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配合:一是采用对比色组合,二是调和色对比组合。
明度对比,即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也称黑白对比。
在一般情况下,插花器皿的颜色是深色的,花可插浅色的;器皿色彩是淡色的,花可插深色的,以便形成对比。
如在黑色的花器之中,插入浅色调的花,一暗一明造成对比,就能起到色彩鲜明的效果。
色相对比:花卉与器皿有色相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叫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有强弱之分,主要有对比色相和互补色相的对比。
对比色相对比的色感比较鲜艳、强烈.具有饱满、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
互补色相对比是相应的色彩对比,也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冷暖对比也是花卉与器皿配色的主要方法。
采用冷暖对比的色彩,效果会显得生动起来。
如用湖蓝色水盆,插粉红色的荷花,这样冷色的盆与暖色的花形成了冷暖对比,更进一步烘托出花的妩媚。
插花色彩还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运用。
春天里百花盛开,众芳争艳,到处是万紫干红的景色。
此时插花时选择色彩鲜艳的材料,给人以轻松活泼、生机盎然的感受。
夏天,插花的色彩要求清逸素淡、明净轻快。
适当地选用一些冷色调的花,给人以清凉之感。
到了秋天,满目红朴朴的果实,遍野金灿灿的稻谷。
此时插花可选用红、黄等明艳的花作主景,与黄金季节相吻合,给人留下兴旺的遐想。
冬天的来临,伴随着寒风与冰霜。
这时插花应该以暖色调为主,插上色彩浓郁的花卉,给人以迎风破雪的勃勃生机。
色彩配置的一般原则:每件作品中,花的色相不宜过多,以
1~3种花色为宜。
多色相配应有主次,必须确定主色调。
传统插花强调和谐美,一般花色搭配不宜用对比强烈的颜色相配。
不同花色
相邻之间应有穿插和呼应,以免显得孤立和生硬。
色彩配置应符合主题思想。
色彩调和是插花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之一。
色彩调和与否是插花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插花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
因此,必须重视插花中色彩的作用,所谓插花的色彩调和就是要缓冲花材之间色彩的对立矛盾,在不同中求相同、通过不同色彩花材的相互配置,相邻花材的色彩能够和谐地联系起来,互相辉映,使插花作品成为一个整体而产生一种共同的色感。
参考文献:
《插花艺术和技巧》若英编企业文化出版 1990年05期《东西方插花艺术》苏玉芹编绿化与生活出版 1995年02期《插花艺术浅谈》朱泓编绿色大世界出版 1995年04期《插花艺术》金辉编家具与室内装修出版 1996年03期《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王连英/秦魅杰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年6月1日出版
《古诗词意境插花》齐放/陈丽霞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出版
《花艺漫步》刘飞鸣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我与插花》吴慧贞编上海远东图书出版社 2005年出版《新编礼仪插花》冯天哲编金盾出版社 2002年5月1
日出版
《美哉,学插花》范世忠编企业文化出版 200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