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最新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及实验操作

2020最新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及实验操作

2019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1.在科学上,我们把动物的四条腿叫做四肢,两条前腿叫前肢,两条后腿叫后肢。

2.猫的四肢前端叫做猫足,猫足有爪子和肉垫组成,特点爪子锋利、肉垫柔软和弹性。

猫足的肉垫有消音、缓冲、防滑等作用,爪子有爬树、搏斗、捕食等作用。

3.猴子的前肢细长而且灵活,有助于攀爬。

海龟的四肢如桨,鳍状,利于海中游泳。

袋鼠前肢短小而后肢发达,善于跳跃。

马的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骆驼脚掌宽大、厚实,不容易陷进沙漠里面,脚掌厚实可以隔热,保护脚不被高温的沙子烫伤。

4.鱼的身体表面最明显的特点:皮肤表面覆盖鳞片。

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身体表面有黏液,利于鱼在水中生存。

5.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在气球外面涂上洗洁精模拟鱼体表面的黏液。

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动物皮肤表面是不一样的。

有的覆盖着鳞,有的覆盖着毛,有的覆盖着甲。

7.鱼身体的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变化。

8.北极熊体表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无色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

9.鸭子的皮肤防水、海豚皮肤能减小阻力、河马皮肤不防晒、变色龙皮肤变色、北极熊皮肤保暖。

10.鸟翅膀形态及结构特点:翅膀像扇形,长着多根羽毛,羽毛有表面光滑、质轻、不易沾水、中空等特点。

11.昆虫翅膀没有羽毛,是膜质的、有翅脉、质轻、扇动速度快、有各种颜色等。

12.企鹅翅膀形状像船桨,翅膀短小,羽毛短小,主要作用是划水游泳。

灰雁翅膀飞行,保持平衡。

13.像青蛙、刺猬、蛇等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14.像角马、大麻哈鱼、大雁等动物,由于季节的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

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15.大麻哈鱼出生于河流中,孵化后进入海洋。

在海洋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大麻哈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寻找合适的场所产卵。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1.有的植物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2.像藻类、蕨类、苔藓这类植物是由根、茎、叶三部分组成。

3.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4.像葱、水稻、小麦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5.植物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储藏营养。

6.萝卜、地瓜、胡萝卜属于植物的根。

7.茎的特点:茎都有节,节有叶芽。

茎的作用是支撑植物身体,运输水分。

植物茎的共同特征是:都起到运输水分的作用。

8.把凤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观察。

9.洋葱、荸荠、莲藕属于植物的茎。

10.叶的表面有气孔。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叶的蒸腾作用。

用显微镜可以看到叶子的气孔。

11.蒸腾作用可以给植物降温、让空气更湿润、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1.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

腐殖质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2.在加热土壤的实验中,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进的,就是在反思。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取下灯帽扣放在桌面上。

(2)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

(3)用外焰加热(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4.把土壤放在手中捻一捻,感觉有点湿,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把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5.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是沙质土,含沙少的是黏质土,含沙适中的是壤土。

这三类土壤的渗水能力不同。

6.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

黑土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厚度有的竟达1米。

7.在做土壤渗水性试验时,只有土壤是不一样的,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

8.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土壤为农作物提供了水分、养分。

9.怎样保护土壤?植树造林、捡拾地膜、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10.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1.观察岩石的特征,需要在岩石的新断面上观察。

12.测量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

敲开岩石后,用手指甲、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硬度。

用手指甲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较软;用小刀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很硬;用小刀划后也没有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13.大理岩特点:一般呈白色,因其内部含有不同杂志,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花纹,较软。

14.砂岩特点:常见的多呈黑色、深灰色、褐红色或灰绿色,光泽较暗,很硬。

15.花岗岩特点:花斑状,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很硬。

16.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砂岩由石英、长石组成;大理岩由方解石、白云石组成。

17.石英、长石、云母、白云石等都是矿物。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

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称为矿产。

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铁矿石常用于飞机、轮船收割机、钢笔的制造。

磷矿石常用于化肥、农药、火柴、颜料的制造。

18.石英一般用于光学仪器、石英钟等产品零件的制造,还可以用来制造精密仪器的轴承、研磨材料或陶瓷等。

19.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四单元物体的形状1.像水、牛奶、醋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石块、木块、螺母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

2.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

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

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3.固体、液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固体、液体都有固定的体积。

固体、液体都有确定的质量。

4.橡皮、铅笔、牛奶、果汁都占据空间。

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

固体、液体都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但有确定的质量。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实验验证了空气有确定的质量。

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1.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

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

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2.陆地上的水体包括江、河、湖、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

3.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上有一条表示赤道的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地球仪上蓝色部分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陆地。

4.陆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包括大陆和岛屿等。

海洋是地球表面连成一体的海和洋的统称。

5.北半球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小;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洋是北冰洋,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6.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10.7.水是生命之源,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8.淡水资源由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淡水水体组成,其中固体冰川较难直接利用。

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一部分浅层地下水。

9.怎么节约用水?用洗完衣服的水拖地;用洗青菜的水浇花;遇到浪费水的现象及时制止。

第六单元测量工具1.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沙漏可以计量时间。

2.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液体体积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符号“ml”表示。

3.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步骤:一选二倒三看: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将量筒微微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让水缓缓流入量筒内。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用量筒测量比估测更准确。

5.怎样量取70ml的液体?(1)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2)倒入液体接近70ml刻度线时,应该用滴管取液体逐渐滴加。

6.天平是由游码、标尺、托盘、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组成。

7.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质量的常用单位有克、千克、吨等。

天平所测量物体的质量一般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表示。

8.怎样使用天平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1)水平放置天平。

游码归零。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

(2)左盘放要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

砝码用镊子夹取,夹取时先大后小。

再拨动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

(3)先读取砝码质量,再读取游码的刻度值,两者相加就是物体的质量。

9.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比估计更准确。

我们还知道杆秤、台秤也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10.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时间工具。

制作沙漏时用到的工具有锥子、铅笔、直尺等。

制作完成后的沙漏,要反复测试才能计时。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 个)●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1.动物的四肢)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实验名称:观察鱼(2.动物的皮肤)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

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3.动物的翅膀)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

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

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2、在室内无风的条件下,将两架纸飞机从同一高度同时放飞。

3、观察哪架纸飞机飞行时间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