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质量改进的常用方法PPT课件
第四章质量改进的常用方法PPT课件
参考。
.
29
应用实例
复印文件的流程图
.
30
五、分层法
分层法又称分类法。是根据活动的目 的和要求将数据按其性质、来源、特 征等因素进行分门别类的方法。通过 分类整理可以将原先杂乱无章的数据 和因素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分析问 题、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4、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现有的过程, 亦可用来设计一个新的过程。
5、流程图法在质量改进活动中有着 广泛的用途。
6、流程图是由一系列容易识别的标 志构成,一般使用的标志如下图所示。
.
26
流程图的标志
——开始和结束
——活动说明
——决策
——按顺序示出从一个活
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流向
.
27
(二)流程图的作用 1、全面、完整的了解过程 2、充分的识别、发现问题 3、科学的推断原因 4、明确界定范围
头联接起来。 4、根据对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将认为对结果有显著
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来。 5、在因果图上标上必要的信息。
.
22
显著特点
因果图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包括两个活动: 1、一个是找出原因; 2、另一个是系统整理这些原因。
.
23
2、使用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 的重要性;
.
10
3、整理阶段
(1)是否还有另外更好的方法? (2)是否可借用过去相似的创意? (3)是否可以变更? (4)是否可以代替?
.
11
1、增强解决问题的迫切感 2、充分做好会前的准备工 作 3、尊重不加评论原则 4、采纳时要考虑它的可行 性
.
12
认为没有问题了, 进步就要停止,退 步就要开始
---石川
罄
.
13
质量大师: 石川馨
历史地位:质量控制之父、日本式质量管理 的集大成者
.
14
光辉历程: 1915年出生于日本,1939年毕业于 东京大学工程系主修应用化学。1947年在大学 任副教授。1960年获工程博士学位后被提升为 教授。他的《质量控制》一书获戴明奖、日本 Keizai 新闻奖和工业标准化奖。 1971年,其质 量控制教育项目获美国质量控制协会格兰特奖 章。1968年,石川馨出版了一本为质量控制小 组成员准备的非技术质量分析课本《质量控制 指南》。
.
5
激发机制:
1、联想反应 2、热情感染 3、竞争意识 4、个人欲望
.
6
(二)头脑风暴法的用途
头脑风暴法可以用来识别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寻求 其解决的办法,还可用来识别潜在质量改进的机 会,在质量改进活动中的用途很广。
画因果图、树图、亲和图时,就可运用这种方法。
使用头脑风暴法可引导小组成员创造性地思考, 产生和澄清大量观点、问题或议题。
.
15
闪光智慧:石川图
至理名言:标准不是决策的最 终来源,客户满意才是。
.
16
三、因果图
因果图又称鱼刺图、石川图, 整理和分析质量问题与其影 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
17
因果图的作用
(1)分析因果关系; (2)表达因果关系; (3)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 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
.
18
因果图的结构
.
7
(三)头脑风暴法的应用步骤
头脑风暴法的应用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2、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段; 3、整理阶段。
.
8
1、准备阶段
(1)准备会场,安排时间。 (2)确定会议组织者,明确会议议题和目的。 (3)准备必要的用具。
.
9
2、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 段
(1)与会者都是平等的; (2)与会的成员依次发表意见; (3)成员可以相互补充,但不能批评; (4)提出奔放无羁的创意; (5)要当场把每个人的观点记录下来; (6)持续到无人发表意见为止; (7)将每个人的意见重复一遍。
1、确定对象 2、设计表格 3、记录汇总 4、分析结果
.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头脑风暴法
(一)头脑风暴法的概念 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是由美
国奥斯本博士于1939年提出来的。 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利用集体的思考,引导
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言 路、激发灵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风暴,毫 无顾忌、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创造 性思考的方法。
大骨 小骨 中骨
主骨
特性
因素(原因)
.
特性(结果)
19
(二)因果图的绘制
绘制因果图的方法有两种: 1、逻辑推理法; 2、发散整理法。
.
20
2、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1、确定质量特性(结果),因果图中的“结果”可根 据具体需要选择。
2、将质量特性写在纸的右侧,从左至右画一箭头 (主骨),将结果用方框框上;接下来列出影响结果 的主要原因作为大骨,也用方框框上。
3、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 层次原因,作为中骨;接着用小骨列出影响中骨的 第三层次的原因,如此类推。
4、根据对质量特性影响的重要程度,将认为对质 量特性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来。
5、在因果.图上记录必要的有关信息。
21
3、利用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1、选题,确定质量特性。 2、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 3、找出各原因之间的关系,在因果图上以因果关系箭
第四章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的常用方法
.
1
一、调查表
调查表也称检查表、核对表,它是主要用 来系统的搜集和整理质量的原始数据、提 供原因、帮助解决问题的一种表格。
.
2
常用的调查表:
工序质量调查表
不合格品原因调查表
产品故障类型调查表
产品等级分类调查表
废品分类调查表
产品缺陷分析调查表
.
3
调查表的制作步骤
.
28
(二)流程图应用程序
(1)判别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2)设想、观察或判断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3)规定在该过程中的步骤。 (4)画出表示该过程的一张流程图的草图。 (5)与该过程的有关人员共同评审该草图。 (6)根据评审结果,改进流程图草图。 (7)与实际过程比较,验证改进后的流程图。 (8)注明正式流程图的形成日期,以备将来使用和
(2)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
.
24
四、流程图
(一)流程图的概念 1、流程图就是将一个过程的步骤用图
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图示技术。 2、通过一个过程中各步骤之间的关系
的研究,能发现故障存在的潜在原因, 知道哪些环节需要进行质量改进。
.
25
3、流程图可以用于从材料直至产品 销售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所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