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精品】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和”
“反应条件” “反应生成”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反应物
生成物
将反应物、生成物改写成相应的化学式,箭头 改为等号,条件写在等号上方或是下方
C + O2 点燃 CO2
质量比 12 :(16×2) :(12+16×2) 12 : 32 : 44
m1
>
m2
在密闭容器中:(有盖)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实验5-2:镁条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5-2:
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符号表达式: Mg + O2 点燃 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热量,有白色固体生 成。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镁 + 氧气 → 氧化镁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质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 和反应条件
表示各 物质之 间的质 量比
表示参加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量
应的各粒子
的相对数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①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表示反应条件 质的意义
②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微粒的数量关系 量的意义 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进
密闭体系
行
实
验
点燃
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 P+O2 点燃 P2O5
现象: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气球鼓
起后缩小,天平仍保持平衡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 气球
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 色变成浅绿色
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红磷燃烧,产生大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
实验现象 量白烟;气球先膨 色物质,溶液由蓝色
胀后缩小
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后
相等
各物质质 量总和
P+O2 点燃 P2O5
相等
Fe+CuSO4 Cu+FeSO4
分析
m1 m2
m1 m2
(变大、变小或不变);
【设计实验】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一】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 气球
2、玻璃管有何作用? 细 砂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玻璃 管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红磷
C.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32份质量 的氧气和4份质量的氢气。
练习 1、反应A+B=C+D中,已知2 g A和5 gB参加了反应,
生成了4 g C,则有__3__g D生成。
2、加热10 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 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0.48 g
3、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 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C__、__H__ 元素,可能含有_O__元素。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 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物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 和
思考:那么,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质量总和不 相等的例子呢?
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思考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蜡烛 的质量为什么会变小?
2.铁生锈后,质量为什么会变 大?
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方案
解释与结论
收集证据
进行实验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一、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结合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你的猜想是
m1
<
m2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 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反应后剩 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有些反应表面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并不是真的违反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 1、
密闭中,24克镁 与16克氧气恰好
完全反应。
则生成氧化镁
的质量为___4_0克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1_6___克氧气 参加了反应。
实质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2.“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都计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等。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 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 能计算在内。
实验5-1:
•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比较
思考:反应前后物 质的总质量为什么 不相等呢?
文字表达式: 盐酸+碳酸钠→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符号表达式: HCl+Na2CO3→NaCl+H2O+CO2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实验5-1:
在开放容器中(无盖)
气体跑掉
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其他: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数量都不变。
3、读法:
(这宏是观什)么读式法子:?1它、可碳以和提氧供气在点燃 质
化 哪些条信件息下?反它应怎生么成读二呢氧?化碳
学
方 程
C + O2 点燃
CO2
(微观)读法: 2、每一个
式 12 :(16×2) :(12+16×2) 碳原子和一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
水的电解:
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 没有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 分解为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质量守恒的原因
元素种类 不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4.煤的汽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 效措施之一。煤的汽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C+H2O====CO+X。请你写出X的化学式 H2 。
5、在化学反应 2XY2+Y2=2Z 中Z的化学式为(B)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6、将A、B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 同时生成了8gC和4gD,则在反应中A和 B的质量比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预习测评
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D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 碳
个氧分子在
12 : 32 : 44
点燃的条件
(量)读法: 3、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
下,生成一
量 个二氧化碳
分子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练习] 从2H2O 通=电= 2H2↑+O2↑中你知道什么?
质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 量 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隔热: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2、玻璃管有何作用?
(引燃红磷)
细 砂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玻璃 管
(气球鼓起后缩小。气体热胀冷缩)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红磷 (不能,由于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文字表达式: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符号表达式:Fe+CuSO4 Cu+FeSO4
是(A)
A.5:1 B.1:5 C.1:4 D.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