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混凝土 名词解释

预应力混凝土 名词解释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结构受外荷载之前,先对混凝土预加应力,人为的事先对结构造成一种应力状态,使之可以抵消由于外荷载产生的全部或部分拉应力。

预加应力原理:
传递长度: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握裹应力的作用,力筋中的应力自外露端向内逐渐增大,到构件的某一深度达到有效预应力为止,这段长度称为传递长度。

锚固长度: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临近破坏时,力筋两端外露处的应力为0,向构件内部去逐渐增大,至构件内部某处应力增至计算强度,这段长度称为锚固长度。

绝缘:先张法构件,有时在靠近梁端一段长度内用油脂或塑料包裹力筋,以消除此处混凝土与刚进的粘结,以免传力锚固时梁上端混凝土开裂,这种做法称为绝缘
先张法:先张拉钢筋再浇混凝土的预加应力方法。

后张法: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张拉钢筋的预加应力方法。

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在张拉过程中,在传力锚固阶段,以及在长期的运营过程当中,由于材料的性能、张拉工艺和锚固等原因,均可能引起预加应力的逐渐缩小,此为预应力损失。

钢筋松弛:力筋中的应力是相当高的,若长期维持力筋张拉后的总长度不变,其中应力将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称为钢筋松弛。

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张拉钢筋时,张拉设备上的压力表所控制的总张拉力除以应力钢筋的面积得出的应力值
传力锚固阶段:即预加应力阶段,此阶段自开始预加应力阶段至预加应力完毕为止。

运输及安装阶段:此阶段指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工厂制造完成后,运送及安装过程中的手里情况。

正常使用阶段:此阶段指桥梁架设后,通车运行的正常使用期间
裂缝开裂阶段:在设计荷载,及预加应力的作用下,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下缘一般不允许拉应力,但是如果荷载超过了设计值较多时,梁下缘将会出现拉应力,当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极限时,材料截面即将开裂,此即为材料出现开裂阶段。

破坏阶段:预压混凝土受弯构件出现裂缝后,若继续加大载荷,混凝土的压应力或力筋中拉应力也将继续增大,当力筋和混凝土材料达到其强度极限时,则导致梁的破坏,此阶段称为破坏阶段
消压弯矩: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在混凝土上产生的,恰好与混凝土中有效预应力的作用弯矩全部抵消时所对应的特定的弯矩,称为消压弯矩。

混凝土的时效:钢筋张拉超过屈服点后,搁置一段时间,其屈服点及极限强度都有所提高,这种现象称为时效。

双控: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控制预应力筋的控制应力,一是油压表控制,二是变形控制。

有效应力:某一时刻,张拉控制应力扣除锚固后的各项预应力损失后的应力。

预应力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大小程度,预应力引起受拉边的应力除以运营荷载引起的受拉边应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