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字义:发:于:
畎亩:举:筑:
士:市:
译文: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字义:降:任:于:
是:苦:劳:
饿:空乏:拂:
乱:所以:动:
忍:曾:
译文: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
字义:恒:过:
译文:
原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字义:于:衡:作:译文:
原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字义:征:色:喻:
译文:
原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字义:入:法家:拂:出:敌国:患:
译文:
原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字义:
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字义:
译文: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字义:郭:环:
译文: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字义:
译文: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字义:城:池:兵:
革:坚利:委:
去:
译文: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字义:域:封:固:
威:以:
译文: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字义:道:寡:
译文: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字义:至:畔:
译文:
原文: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字义:顺:
译文: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字义:以: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