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课音乐之声教案

小学音乐课音乐之声教案

小学音乐课音乐之声教案安阳市安阳桥小学魏美芳课题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了解音乐剧《音乐之声》、学唱歌曲《Do-Re-Mi》教学目标:1、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感受其角色形象和表现的内涵,结合影视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绪情感的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剧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2、学习演唱插曲《Do-Re-Mi》,体验歌曲愉悦的情绪,并尝试用轻快、富于弹性的声音结合分角色创编表演,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简单分析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教学难点:正确的咬字吐字,流畅地歌唱。

教学准备:学生:1、课前查找资料,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

教师:2、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问好:用音乐方式互问好:同学们好,魏老师你好,你好,你好,大家互问好!二、导入: 播放课件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她是谁?她就是电影《音乐之声》的女主角—玛利亚。

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著名的美国音乐剧。

教师:在这部音乐剧中,玛丽亚用她那特有的教育方式,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从最基本的do-re-mi开始教起,教会了孩子们许多歌曲,不仅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还找回了他们渴望已久的欢乐和自信。

三、学习唱名do-re-mi-fa-sol-la-xi1、教师: 在歌曲《Do-Re-Mi》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要学唱歌就先学哆来咪。

今天,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七个唱名do-re-mi-fa-sol-la-xi开始学起。

哦,对了,除了刚才给大家引见的新朋友玛丽亚外,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七个神奇的小精灵,你们猜猜他们是谁?他们就是简谱中的七个唱名:1 。

2、讨论:我们怎样理解这七个唱名之间的音高关系?提问:谁能说说自己的看法?生活中的理解:用上下楼梯台阶之间的高低关系来理解;教室里同学之间的高低个排列来理解。

音乐中的理解:首先让我们有请七个神奇的小精灵,在黑板上按序排列七个唱名的顺序,大家来唱一唱。

然后再移动个别音的位置,大家再来唱一唱。

教师:如果我们再在音符的下面或者后面加上线或加上点,又会产生什么效果?一起来看大屏幕。

播放课件教师:不同音高的音,不同时值的音相互组合就成了一首首好听的歌曲。

我们来试着唱一段旋律。

3、学习带有附点、带有变化音的旋律。

播放课件4、旋律填词:播放课件教师:好听的旋律,再加上歌词,就会变成动听的歌曲。

音符后面加个点,时值就会长一半。

音符下面加一线,时值就会短一半。

#在音符左上角,音符就会升半音。

b在音符左上角,音符就会降半音。

然后我们继续重来一次。

四、学唱歌曲《Do-Re-Mi》教师:我们来看看玛丽亚是如何教孩子们学习《DO—RE—MI》的。

1、播放歌曲视频:欣赏英文歌曲《DO—RE—MI》。

说说初步感受,讨论歌曲情绪。

介绍各唱名在英文中的谐音所指,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教师提示:比如“mi”与英文中的“me”我同音,“fa”与英文中“far”远同音。

教师:玛丽亚在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把音乐中的七个唱名与英语中的常用词巧妙的编织在了一起,非常生动有趣。

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用中文又该怎样演唱呢?接下来,就听魏老师来给大家演唱中文的《Do-Re-Mi》。

2、指导歌词的学习。

播放课件教师范唱中文版《Do-Re-Mi》。

指导学生学习演唱歌曲《Do-Re-Mi》,体验歌曲愉悦的情绪,并尝试用轻快、富于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表演音乐剧片段教师:我们也来试着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表现歌曲内容。

1、在表演中培养学生顺畅衔接乐句的能力和即兴表演的能力。

、分组合作表演。

把学生分为do-re-mi-fa-sol-la-xi七组。

每一组代表一个唱名,采用齐唱、对唱的形式来完成。

3、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选小演员7名上台表演。

启发学生自由设计动作,表现情绪和内容。

引导学生根据情节讨论演唱的形式和角色顺序。

4、表演点评。

师生的合作表演《Do-Re-Mi》。

师生合作游戏、歌唱表演,感受角色的不同音高和学习的无限快乐。

5、延伸:小结本课内容和音乐剧的特点,布置下节课继续欣赏、学习音乐剧《音乐之声》、感受其无穷魅力。

教师:音乐剧是融音乐、戏剧、舞蹈于一体,通俗易懂的大众化现代歌剧艺术。

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了音乐剧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享受。

让我们伴随这轻快的旋律、踏着欢快的节拍离开教室。

请同学们回家上网继续查询有关《音乐之声》的详细资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学习音乐剧《音乐之声》,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四、播放音乐,组织下课。

播放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音乐,学生分组按序踏着音乐欢快的节拍离开教室。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洪湖市新滩中学张宽胜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理解文中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玛利亚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一:1、品味课外中的环境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

2、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有关的背景知识,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主人公人物形象,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好能够表演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介绍相关背景和知识链接。

大部分人都喜爱音乐。

有人说,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团死水。

泛不起半点涟漪。

音乐之于人就如同阳光之于大地,小鸟之于天空。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与一位美丽如花的少女邂逅在电影文学剧本《音乐之声》里,了解她的花样年华里,该有怎样一段人生旅程。

电影文学剧本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间的限制。

在电影剧本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表述。

二、初读课文,相机指导。

1、分角色朗读课文,大家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场景写什么内容?2、分析结构层次。

三、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深思。

阅读第一个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感受其画面美:1、剧本开头是怎样描写阿尔卑斯山的风光的?这样写起什么作用?2、“流连往返”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什么?3、.读玛丽亚《音乐之声》歌词,回答1、歌词用了哪些修辞,2、表现了玛丽亚什么个性?4、这个场景的最后一句“忽然?跑下山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表现了玛丽亚怎样的性格?阅读第二个场景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用“不动声色”来形容院长,突出她性格中的什么特点?2.你是如何理解“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样暖和”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的?3.通过众人之口来表现玛丽亚这个人物的形象,这种描写角度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从选文中选择一个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性格特点。

四、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阅读课文第二个场景中众修女七嘴八舌评说玛丽亚的唱段,请概括众人的意见,说说众人眼中的玛丽亚是个怎样的人?2、课文临近结尾处写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

请仔细阅读课文,体会其性格特征。

3、读完全问后,你认为课文是怎样体现音乐故事片的特色的?4、找出本文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研读赏析,探究其写法。

剧本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你周围有像玛丽亚这种性格的人吗?注意观察,用一段话描写这个人。

《音乐之声》课题:《雪绒花》选自音乐剧《音乐之声》插曲课型:唱歌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通过欣赏《音乐之声》插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2、知识目标:了解电影音乐及电影音乐的特点、作用。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感情演唱歌曲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演唱情绪的变化及合唱的优美和谐的旋律。

再了解电影音乐艺术中的作用并能声情并茂地演唱电影音乐。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情绪的变化及合唱的和谐。

教学用具手风琴、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课件、简单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导课:师生:欣赏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多来咪》。

提出问题:谁听过这首歌曲?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出自哪部电影?学生:《多来咪》选自《音乐之声》电影。

播放课件背景音乐《雪绒花》衬托下课题名称。

二、简介电影1、简介电影《音乐之声》的获奖情况教师:音乐剧《音乐之声》是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与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于1959年合作完成的。

1965年改变成同名影片,同年该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

2、简介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通过播放电影片段讲述电影故事,让学生了解这部影片及音乐。

教师:教师讲述《音乐之声》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在萨尔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名叫玛利亚的年轻女子,她生性活泼、热爱生活、善弹吉他、喜欢唱歌。

后来,玛利亚到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玛利亚用爱心与音乐和几个失去母爱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上校离家期间玛利亚和孩子排练了合唱。

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歌声深深打动了上校,激发了他歌唱的兴致。

上校轻拂六弦琴,唱了《雪绒花》,歌曲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新课教师:播放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雪绒花》展示课件教师:这样的画面你们感受如何?此时的音乐让你们有何感想?学生:学生说音乐甜美、人物美丽、家庭幸福、声音和谐。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演唱《雪绒花》学生:随钢琴演唱这首歌。

4、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唱第一声部,合作练习。

5、教师拉手风琴和学生共同演唱,同时把两种不同风格演唱《雪绒花》的感情表现出来,唱出对祖国的爱意。

6、学生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和老师手风琴合作,之后加上全体同学演唱,达到一个高潮,使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性情。

三、结束部分教师提问与学生之间讨论互相学习1、音乐对电影电影艺术本身有什么作用,音乐的魅力在哪?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电影音乐?教师小结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体裁,是指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它是综合艺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音乐的功能主要有:突出主题,抒发感情、背景气氛,推动剧情发展结构统一的作用。

让学生回家到网上查询有关《音乐之声》金像奖的详细资料,下节课和老师同学共同欣赏。

播放课件,谢谢合作,再见!背景音乐《雪绒花》。

《雪绒花》教学课后反思《雪绒花》是一首非常优美的电影音乐,舒畅轻柔的风格,深深地抓住了听众的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以音乐为载体,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设计这节课,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自然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