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区域优势
一、城市区位:
淮安市是江苏北部中心城市,市境西、北接宿迁市,东接连云港,东接盐城市,南接扬州市,西南连滁州市,西南靠近南京。
全市地处江苏省淮河两岸,邻江近海,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
淮安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
二、就城市的区域优势来说,总体而言,淮安市的区域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位优势。
淮安处于全国承南启北的地理位置,是苏北腹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会,新长铁路纵贯全境,京杭大运河淮安段三改二工程、盐河四改三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以及运河国际港共同构筑淮安通江达海大通道,已经开工建设的淮安民用机场,更将淮安带入飞速发展的轨道。
淮安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空并举的交通网络。
目前淮安已成功加入长三角经济区,融入国家战略关注的重点区域。
如今,京沪高速公路、淮连高速公路、宁宿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徐淮盐高速公路都已建成;新长铁路全线贯通并投入营运,即将开工建设连淮扬镇城际铁路;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
渠、淮河及其入江、入海水道等航道,在境内纵横交错。
淮安到上海虹桥机场仅3个半小时的路程,到南京禄口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港口和机场分别只有2个半小时、1个半小时、1小时的路程,淮安涟水机场已经开通。
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空并举的交通网络,凸现了淮安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2、资源优势。
首先,在社会经济优势方面:淮安市在水电、人才和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都非常丰富,特别是可以提供充足的产业工人和服务业人力资源。
淮安是苏北职教中心,拥有19所大中专职业教育学校,常年在校学生14万人,每年毕业4-5万人,可以满足企业各种用工需求。
其次,在自然资源方面:土地资源——淮安市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陆地总面积892万公顷。
全市土地资源类型比较丰富,除了缺少园地中的橡胶园、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
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
2003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9.28万公顷,其中,水田25.90万公顷。
此外,全市还有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其他河湖滩地近7万公顷。
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水资源——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
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
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旱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
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
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
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楚州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
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
森林资源——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盖率18.2%,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64个百分点。
到2002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9.07万公顷,农田林网38万公顷,林网化率95.9%,四旁植树1.1亿株。
淮安市的林业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兼有天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79科,179属410种,其中乔木328种,灌木65种,藤木17种,约有172种人工栽培种。
野生动物资源——淮安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市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以鸟类居多。
目前,全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种,经济鱼类83种,爬行动物48种,哺乳动物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淮安要壮大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努力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淮安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万多家,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机械和新能源等九大产业初具规模;地下蕴藏着岩盐、芒硝、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我们将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按照主导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具有淮安特色
的工业经济体系。
3、成本优势——淮安的物流成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税费成本都相对较低,从物流成本来看,淮安地处中国东部发达省份,苏北腹地交通枢纽,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物流畅通,产业配套,具有中西部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从劳动力成本来看,淮安属于二、三线城市,劳动力成本比苏南地区低35%左右;从土地成本来
看,淮安工业开发区的土地实行净地出让,不与农民发生分红等利益关系,可根据投资额度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者土地成本;从办事成本来看,淮安地方政策「亲商、安商、富商」,配合程序高,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效率较高,有关费用能免则免,不能免则低限收取;从税费成本来看,台商到淮安投资办企业,除享受国家和江苏省的各项优惠政策外,在税收、购买土地、地方规费收取、地方政府配套奖励、省级科技成果转化扶持等方面,还享受淮安市的特殊优惠政策,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同时淮安正在全市范围内清理行政收费,争取成为江苏省的「收费洼地」,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低的
发展成本。
4、功能优势——今年4月,淮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正式获批,7月通过验收,预计今年可实现出口超10亿美元,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当年批准、当年验收、当年进出口超10亿美元」的先进出口区;三年内,淮安出口加工区年加工贸易额将达到100亿美元,成为紧随上海、昆山、苏州、无锡、杭州之后的全国一流出口加工区。
此外,淮安还拥有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富士康科技园、淮安特钢产业园、淮安盐化工园区三大千亿产业园,淮安经济开发区正在积极创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拥有保税仓库、海关通关点、进出口检疫检验、物流园等配套设施,外商可以选择的余地非常大。
为了更好地承接更多的台湾企业来淮发展,今年淮安又专门规划建设了
台商工业园,西距富士康淮安科技城、国家级淮安出口加工区、海关、国检只有5分钟车程,北距淮安机场15分钟车程。
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土地集约,环保优先」的方针,大力发展沿京沪高速电子信息产业带,打造完整的IT产业链。
5、服务优势——淮安已经成立了台商协会,设立了台商工业园,
兴建了淮安台商会所,连续举办了三届台商论坛,政府「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高雪坤坦言,在国际金融
海啸的影响下,淮安引进台资的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例如目
前在上海投资的某知名台资企业原本计划在近期将工厂搬迁至
淮安,但现在这一计划将不得不延迟。
不过总体而言,淮安的
台商投资仍然增长迅速。
据统计,今年一年淮安引进的台资项
目将达到100多家,而此前二十余年淮安累计批准的台资项目
不过200家。
6、政策优势:苏北作为江苏省政府重点扶持地域,享有诸多
政策优惠。
同时,淮安市政府迅速地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形成了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严明
规范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治安良好的社会
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这也为外商投资提供了制度
保障。
投资福地、成本洼地、服务高地的管理机制逐步完
善。
城环学院08(1)班200801017 沈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