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练习题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练习题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练习题在一级建造师《法规》考试教材中,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的内容包含了建设工程基本法律体系、建设工程法人制度、建设工程代理制度等。

下列资料是本章知识的练习题。

1、以下关于法的效力层级,说法错误的是。

A.宪法至上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C.一般法优于D.新法优于旧法2、在某工程项目施工中,经项目经理签字的材料款,未能按时支付,则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是。

A.施工企业B.项目经理C.建设单位D.项目经理部3、设立法人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依法成立B.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C.有独立产权的经营场所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某项目施工中,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受高额回扣的诱惑,从某供应商处购进了一批劣质钢材。

后来被建设单位发现,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施工单位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

施工单位的损失应由承担。

A.项目经理与建设单位B.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C.项目经理与供应商D.施工单位与供应商5、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动产物权的转让,自起发生效力。

A.买卖合同生效B.转移登记C.交付D.买方占有6、建设工程债发生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侵权B.合同C.不当得利D.无因管理7、我国知识产权的主体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

A.发现权B.商标专用权C.发明权D.其他科技成果权8、因发生的债务,不适用留置权。

A.保管合同B.货物运输合同C.加工承揽合同D.建设工程施工合同9、建筑工程一切险是一种综合性保险,该险种所承保的损失范围是。

A.信用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B.财产损失保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C.财产损失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D.健康保险和责任保险10、某施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6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应该认定为。

A.串通投标罪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1Z3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题目答案分离版] 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属于。

A.民法商法 B.行政法 C.经济法 D.社会法:C:特别注意区分民法商法、行政法和经济法三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属》于经济法。

参见教材 P2。

2、《天津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属于。

A.行政法规B.地方法规C.司法解释D.部门规章:B:法的形式的具体分类。

《天津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

参见教材 P4。

、下列建设法律中属于与建设活动相关的其他法律的是。

A.城乡规划法B.合同法C.建筑法D.城市房地产管理法:B:ACD 属于专门的建设领域的法律。

参见教材 P3。

、下列关于工程建设审计结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但其仅对被审计单位产生法律效力 B.审计结论与合同价款不一致并不必然影响合同效力 C.审计结论一定会影响合同关系,要作为处理合同纠纷的依据 D.在审计过程中,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C:审计结论不能影响合同关系,不能作为处理合同纠纷、合同结算的依据。

参见教材 P9案例。

5、下列各项法律中属于民商法的是。

A.招投标法B.海商法C.票据法D.仲裁法:A:招投标法属于民商法。

参见教材 P2。

、《合同法》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这一法律部门。

A.民法B.经济法C.行政法D.诉讼法:A:本题考查的是对法律体系的理解,参见教材 P2。

《合同法》属于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注意: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在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而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人身关系。

、以下有关法的备案,不正确的是。

A.宪法不需要备案B.法律不需要备案C.行政法规不需要备案D.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在公布后30日内报有关机关备案:C: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在公布后30日内报有关机关备案。

注意宪法和法律不需要备案。

参见教材 P6。

8、下列法律中,属于行政法的是。

A.劳动法B.环境影响评价法 C.招标投标法D.审计法:B:A 均属于社会法,C 属于民商法,D 属于经济法。

参见教材 P2。

、下列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文件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A.招标投标法B.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C.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D.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A:本题考查的是法的效力层级。

招投标法属于法律的层面,大于其他几个形式。

参见教材 P5。

10、关于法的形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B.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低于上级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与同级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D:本题考查的是对法的形式的理解。

地方性规章的效力低于同级或者上级地方性法规。

参见教材 P5。

11、在同一个法律体系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总称为。

A.法律形式B.法律体系C.法律规范D.法律部门:D:法律部门的概念。

参见教材 P1。

12、关于法的效力层级,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宪法至上B.新法优于旧法C.特别法优于一般法D.一般法优于特别法:D:参见教材 P5。

宪法至上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13、以下有关法规备案和审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方性法规应在公布后30日到有关机关备案 B.公民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法律相抵触的,可书面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 C.制定机关应在两个月内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D.如制定机构不予修改,全国人大可直接将该地方法规撤销:D:D 如制定机构不予修改,还应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审议,不能直接撤销。

参见教材 P6。

14、不具备法人资格,而是施工企业根据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而组建的非常设的下属机构。

A.施工单位B.勘察设计单位 C.项目经理部 D.监理单位:C:项目经理部不具备法人资格,而是施工企业根据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而组建的非常设的下属机构。

参见教材P10。

15、某建筑公司于2012年4月2日提出申请,于2012年4月12日获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营业执照,于10月5日提出申请,于11月3日获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资质证书,则该建筑公司具备法人资格的时间为。

A.2012年4月2日 B.2012年4月12日 C.2012年10月5日D.2012年11月3日:B:建筑公司以营业为目的,属于企业法人,企业法人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

注意是执业执照获得日,不是资质证书获得日。

参见教材P10。

16、下列代理行为中,不属于委托代理的是。

A.招标代理B.采购代理C.诉讼代理D.指定代理:D:参见教材 P13。

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指定代理和法定代理。

D 与委托代理是平行的关系。

17、代理人接受被代理人委托的违法事项时,由。

A.代理人承担责任B.被代理人承担责任C.第三人承担责任D.被代理人、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D:如果代理人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或者对其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参见教材 P16。

18、代理人接受了委托,就有义务尽职尽责地完成代理工作。

如果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代理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则。

A.由被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B.由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C.由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D.由被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B:本题考查的是对代理制度的理解,代理人不履行职责造成的责任,由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注意:当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连带责任。

参见教材P16。

19、父母作为监护人代理未成年子女进行民事诉讼活动,这种情况属于。

A.指定代理B.委托代理C.无权代理D.法定代理:D:法定代理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发生的代理。

参见教材P13。

0、甲公司授权其采购员到乙公司购买一批计算机,并交给该采购员一份已盖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该采购员用此合同书与乙公司订立了购买电视机的合同,乙公司按时交货,后未收到货款双方发生纠纷后,乙公司应。

A.要求甲公司支付电视机货款B.要求该采购员支付电视机货款 C.中止合同并要求甲公司退货 D.提货后要求甲公司支付计算机货款:A:表见代理,行为人虽无权代理,但是由于行为人的某些行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表象,而与善意第三人进行的、由本人承担法律后果的代理行为。

此题应该属于表见代理。

参见教材 P16。

21、下列情形导致法定代理关系终止的是。

A.代理期间届满B.代理人辞去委托 C.被代理人死亡 D.代理人的法人终止:C:被代理人死亡是法定代理关系终止的条件之一;选项 ABD 属于委托代理的终止条件,参见教材 P15。

22、下列物权中,不属于用益物权的是。

1301 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12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复习要点1.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法律体系通常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在我国,根据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不同,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7个法律部门构成: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2.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法的形式是指法律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在世界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习惯法、宗教法、判例、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惯例、国际条约等。

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具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几类。

注意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签发规定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发布公告规定。

法的效力层级,指的是法律体系中的各种法的形式,由于制定的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效力,形成不同的效力等级体系。

我国法的效力层级是:宪法至上,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等。

3.建设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法律的关系建设法律和建设行政法规构成了建设法的主要内容。

建设法律、行政法规在调整建设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时,形成行政监督管理关系。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管理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建设行政监督管理关系,它是行政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法律、行政法规在调整建设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时,形成民商事法律关系。

民商事法律关系的主要特点有:第一,该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民商事权利和民商事义务关系;第二,该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该法律关系主要是财产关系;第四,该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

建设民商事法律关系是民商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法律、行政法规在调整建设活动中产生社会关系时,会形成社会法律关系。

建设社会法律关系是社会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建设法的主体由构成。

A.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B.建设法律、建设行政法规C.行政法、民法商法D.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社会法2.在同一个法律体系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总称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