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
钱老师,xx年生人,现任教于xxxxx小学,是语文组学科组长并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

xx小学是一处农村小学,处在大山之中的希望小学,条件不算优越。

全校200多名学生,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年龄小,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

特别是在低年级学段中,留守儿童的这些特点更为突出,钱老师作为二年级的班主任,既是孩子们的老师,又是这些留守儿童们的妈妈。

一、用爱和责任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钱老师的教桌、办公桌和背包里上各自放着一份学生花名册,在这几份花名册上时常看到被勾勒的圈圈点点,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标记勾勒出。

如父母皆不在家的,父母离婚的,一个家长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

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钱老师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

在钱老师的班中,有一名叫郑xx的小女孩,刚入学时的她,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也很好。

可是慢慢地孩子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听课也不专心,作业时完成时而不完成,每次放学后她会在校门口磨蹭很久,才会爬上奶奶的自行车回家。

钱老师发现这一现象后,马上向孩子奶奶了解情况。

原来孩子父母均在烟台打工,平时基本不回家,唯一交流的方式就是跟孩子偶尔通个电话。

孩子看到别的同学都是爸爸或是妈妈接送,心里很不是滋味。

钱老师从孩子奶奶那里
要来她父母的电话号码,通过微信把孩子的近况一一反馈给家长,并从孩子的心理成长、生活需要以及感情培养等方面对孩子父母进行交流,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坚持,郑xx的妈妈决定回家陪孩子,由孩子爸爸在外打工。

自此,小女孩的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只是一个个例,像这样的事例在她的班级中还有很多,她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二、在生活上给孩子以依靠,在精神上给孩子以支持。

钱老师所带的班级是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她的班都应了那句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钱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

马xx,是二年级的体育委员,每次组织跑步,他喊得口号最响亮,带领的队伍最整齐,明媚的阳光下他的笑容最灿烂。

谁也想不到,一年前的马晨浩和现在完全判若两人。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在他5岁时突发心梗过世,爸爸为给妈妈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便外出打工。

从此孩子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经济上很是拮据,教育上更是跟不上。

刚入学时任性、没有礼貌、骂人等不良习惯很多,完全就是一匹脱缰的小马驹。

钱老师通过家访了解了情况后,对症下药,先慢慢地融入孩子的生活,又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孩子必要的照料和帮助,最终取得了孩子的信任。

由于钱老师中午不回家,这孩子来校又早,有时候老师还没有吃饭,钱老师就叫上马xx一起吃。

在学习上,从直尺、橡皮到书籍、课外读物,只要是老师能帮的,钱老师都力所能及的去做。

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由于他从小疏于管理,缺乏礼貌,老师就开班会,发动全班同学去帮助并关爱他,还推荐他做班级体育委员,增强他的自信心。

时间长了,他和学生的感情进一步
加深了,和老师也不生疏了。

下课了,他会在老师耳根上说些悄悄话,告诉老师他心里的一些想法,还有就是有时候想妈妈了,会在老师的怀里抱一抱等等。

孩子在一点一点的变化,从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对学生的亲和力上,都在慢慢改变。

现在的马xx,在老师眼中是个好学生,在同学眼中是个好干部、好同学。

一个班级,班主任是学生的依靠,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虽然你关爱或是帮助的只是期中的那一两个孩子,但是你正在做得,就是你的学生正在看着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三、善于沟通,做孩子的心灵使者。

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是沟通不到位。

小孩子的心理敏感、脆弱,特别是一些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不善于交流,内心自闭、胆小。

再加上留守,更是性格孤僻。

作为老师,朝夕相处,要给与更多的关爱。

秦xx,一个很安静的小女孩,钱老师称呼她为小版的“林黛玉”。

父母离异,跟随外公生活,从小缺乏父爱,胆小,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不自信。

学习很好,但就是不合群,和同学很疏远,下课也不善交流,集体活动总是远远地跟在后面。

钱老师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对这个孩子进行了跟踪治疗。

上课多提问,下课多交流,作业上多鼓励,日记上多批注,同学之间多提醒,集体活动多参加。

现在的小姑娘和刚入学时判若两人,今年寒假老师再回访家长时,孩子和外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关爱无边,亲情漫漫。

作为一名山村的教师,她和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一样,固守着这份清贫,守护者这份神圣,但她愿用“爱心”去点燃了留守儿童的希望,让他们的生命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使他们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

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因为她常说“她喜欢和她的学生在一起!”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材料
鲁云小学
2018年2月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