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督查调研报告

社区督查调研报告

社区督查调研报告篇一:社区调研报告***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职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社区工作,加大社区建设服务力度,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争一流。

2012年青干班4、6组一行29人,深入我县***兴华社区和育才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共有社区5个。

***兴华社区成立于2003年,地处繁荣大街以西,团结路以北,是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区。

现有居民户数3734户,人口9893人。

驻区机关(事业)单位18个,非公企业9个。

商业网点1628个,有志愿者队伍3支248人。

2010年社区党总支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被吉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妇女联合会评为“三零示范社区”。

2011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总支。

育才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位于繁荣大街东侧、长青路北侧,现在有12个居民委,在册居民户数4001户,人口100100人,党总支下设6个支部,156名党员,在职5名,公益性岗位39名,驻区单位11家。

二、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我县社区调研来看,社区已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重要平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一些政府不该管、不好管的事项正逐步交由社区组织承接,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社区服务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托。

近几年,采取“财政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的办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了城市社区的办公条件。

社区建立了集社区党建、民政救助、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综治维稳、计划生育、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社区服务项目由传统的只管大肚子、坏分子、老鼠子的“三子”功能,演变到现在承担的3个方面7大类140多项具体工作,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居民的多种需求。

我县社区开展以“构筑五民工程”(为民、便民、富民、安民、乐民)和“五心”(知心、爱心、关心、贴心、同心)为中心内容的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积极推荐就业、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

今年与工商、四中、实验关心下一代组织联合为青少年举办了四次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先后将贫困户子女刘娜和张小平送到白城职业技术学校免费学习。

今年以来,为68户贫困居民办理了廉租住房补助。

几年来,社区党总支为198名流动留守儿童找代理妈妈。

2、社区维稳成为社会维稳的重要抓手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稳、城市稳,城市稳、社会稳。

现在,城市市民阶层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衍生了大量的社会群众,如部队退役人员、涉讼群体、改制企业职工以及拆迁安置户等,大量的矛盾积压在基层、积压在社区。

面对日益繁重的维稳工作,城市社区配合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利用自治组织民主程度高、群众依赖性强的特点,协助了解社情民意,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构建落实防控体系,维护社会治安。

我县社区按照县610办公室的要求,结合镇综治办的指示精神,每月8号与驻区派出所召开治安理会,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帮助感化邪教人员工作中,实行“四包一”工作制度,定期为这些人员进行思想教育。

在社会维稳中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

3、社区环境成为人居环境的重要归宿。

近年来,各城市社区借助财政支持、联点扶建、自我筹资的机制,聚集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改造社区基础设施,美化社区环境。

特别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求知、求乐、求美、求健康等多种需求在不断增长。

各社区因势利导,积极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解群众生活之难,给群众精神之乐,一批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应运而生,为居民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育才社区成立了老年艺术团(现有成员80名)、舞蹈队(现有队员20名)、老年秧歌队(现有队员80名)、太极队、健身球队、门球队等协会组织,并建立健全了领导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丰富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秧歌队今年连续两次在北广场接受省计生检查,并在全县秧歌大赛中夺得冠军。

在全县组织的老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三名。

今年七一艺术团与跃进村党支部唱红歌比赛,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八一又到县人武部慰问演出,随着艺术团成员的增加,节目质量的提高,社区艺术团越来越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4、社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省“五有一创”工程实施启动后,社区党总支从组织创新入手,探索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社区党建组织管理体系,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分布现状,将社区划分为15个网格,通过把党的群众工作渗透进楼栋、家庭,推动党员为群众服务由间隙型引向持久型。

打破了企业、行业、区域界限,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三、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各级领导和部门对社区工作重视不够,居民的社区意识不强。

社区办事处虽然成立了数年,但仍有部分领导和部门、单位对街道社区认识不到位;日常工作中,个别领导和部门、单位对街道社区支持不够,甚至有极少数领导和部门根本没有社区这个概念,对街道社区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支持和参与。

(二)社区的责、权、利之间不对等现象突出。

政府部门和社区之间都是指导与服务、协调与监督的关系。

但是,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街道办与社区居委会间权责界定不明,社区的责、权、利之间不对等现象突出。

(三)经费不足,社区费随事转问题有待于解决社区成立以来,在面向社区服务的同时,有关职能部门把大量的工作任务下到社区,实行了重心下移、职能下延,而部门工作任务进入社区后,却没有按“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来开展工作,没有把工作或活动所需经费转移到社区,给社区带来了很多困难和矛盾。

(四)居民参与不足,共建意识不强社区身份的定位意识淡漠。

据调查发现,社区里的驻社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单位的人员社区意识比较淡漠。

他们普遍认为自己仍是“单位人”,而不是“社区人”,“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的转化,似乎与己无关。

四、社区工作的几点思考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管理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的转变,使社区成为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群体的聚集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

为充分发挥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县街道社区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1、强化组织领导,建设社区管理领导体系。

社区工作重在组织领导,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下,街道社区成为一级管理的地位得到明确。

随着权力的下放,街道办成为街道行政权篇二:2016社区服务活动的调研报告2016社区服务活动的调研报告社区服务活动的调研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动员组织全县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亮明身份、报到登记、志愿服务,争当星级志愿者,开展红袖章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红袖章活动的开展,在全县营造了自觉奉献、传递爱心、助人为荣的社会新风尚,不断地提高在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构建起了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强化工作措施抓报到。

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在职党员中开展红袖章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动员全县居住地在城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在职党员,树立“心系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思想,积极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按照城区单位和社区分布情况,本着便于开展共建活动的原则,确定145个单位党组织与6个社区党组织开展共建。

截止目前,全县有1819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

县直各部门党委书记率先垂范,第一时间到各自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对接、领岗认责,积极参与听取意见、宣传政策、化解矛盾纠纷等活动,起到了以上带下的示范作用。

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向党员统一配发和组织填写《**县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证》,个人持《活动证》主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并填写《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登记册》,驻区单位党组织统一到共建社区报到,填写《驻区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登记册》,实现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和工作地社区党组织的双报到。

特别是对新发展和新转入的党员,各单位党组织及时配发《活动证》,并督促其及时到社区报到,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工作全面开展。

二是灵活工作方式搭平台。

按照“自愿、协商”的原则,积极推行“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双重管理机制,建立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电子和纸质台帐,详细记录在职党员志愿服务和参与活动等情况。

各社区广泛设立了“党员先锋岗、环境维护岗、邻里互助岗”等岗位,在职党员根据个人特点、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每位在职党员至少认领1项社区服务项目,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便民活动,全年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不少于48小时,在“零距离”接触群众中受到教育,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在职党员每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后,社区党组织如实在《**县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证》上填写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情况并盖章,城镇6个社区与在职党员和共建党组织签订《服务承诺书》和《共驻共建协议》,并对在职党员所认领的服务岗位、服务事项、完成时限等,积极搭建服务平台,通过社区宣传栏、显示屏进行公示,引导党员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提供民事代办、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便捷高效的网上志愿服务,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便利条件。

三是丰富活动载体显成效。

按照“灵活多样、小型分散、重在实效”的原则,搭建党员服务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三知晓”。

各共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发挥在职党员作用。

妇联党支部开展“关爱社区留守儿童”,卫生局党委开展“免费义诊、下基层、服务居民”,公安局开展“安全防范惠及社区居民”、司法局开展“法制宣传进社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参与在职党员群众856多人。

活动开展以来,**食药局党委下辖3个共建党组织,利用星期天时间深入东街社区各条街巷,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安全整改,初步整改企业门店185余家,发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500余份,在食药行业全力推动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联创办党支部张卫仓、支部委员耿晓卉、党员干部任雪婷、**县志愿者协会会长原斌在达仁社区党支部书记魏俊**的引导下,分别对达仁社区董福森、冯兆秀、宋亚军、韩孝友、李新民5户社区居民进行了慰问,并与他们拉家常,询问日常生活情况,并嘱咐他们天冷注意保暖、注意家中用火用电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