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生字。
2、正确认读“蜜蜂、辨认”等22个词语。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明确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
一、谈话导入:1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
自然界如此奇妙,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课通过作者的观察,知道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花钟》一课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
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通过观察写出了《昆虫记》这部作品。
2、他就是法布尔。
有的同学了解他,他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主要作品《昆虫记》。
这部作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
(1)法布尔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书中对每一只昆虫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写,其中记录最多的昆虫就是蜜蜂。
3、今天就学习蜜蜂这篇课文。
看一看法布尔写了蜜蜂的哪些事情。
一起读一下课题《蜜蜂》4、蜜蜂这两个字是也是本课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他们都带虫子旁。
能给他们组词吗?蜜蜂、采蜜、甜蜜蜂蜜、黄蜂、蜂窝(1)字写正确很重要,但写美观就不容易,要想写漂亮一定看清字形,确定每一笔的起笔在哪,注意占格和穿插避让。
(2)蜜:上中下结构,三部分同宽,结构紧凑。
中间必字要扁、卧勾写在横中线上,撇略长伸,虫字要扁一点。
(3)蜂:左右结构。
虫字略窄,右上折文要写的舒展,右下是三横,中间横短,下横要长,竖为悬针竖。
(4)伸出手指我们一起写出课题。
5、读文章首先要读好题目,读了课题,你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法布尔写了蜜蜂的哪些事情?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
二、初读课文三、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1页,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音的生字要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1、大家课文读的可真认真,这些字词能把它们读好吗?来挑战一下。
出示生字词语。
蜜蜂辨认实验检查陌生跨进包括大概逆风而行无误沿途阻力超常遥远(1)请借助拼音读一读。
(2)出示第二组读,细心的同学发现他们是形近字,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区分字形。
我们再来读一读。
确字也是本课的生字,写的时候先观察字形。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边石字窄小,上横要短、撇稍长;角字长撇竖中线起笔,下框要宽。
伸出手指一起写。
(4)出示第三组:大家发现他们都是多音字。
你能给这些多音字组词吗?闷:这个多音字有点难,先看看他在字典中的意思:闷 mēn1、因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2、呆在屋里不出门;3、密闭;4、声音不响亮。
闷 mèn 心烦,不痛快;知道他的意思我们就能正确的读出来。
放在句子中能读出来吗?试着读一读。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
2、我们刚才既掌握了字音,又区别了字形。
还通过字典的解释,辨认了多音字的读音。
老师提醒大家,读书的时候,有读不准的字一定养成好习惯,查一查字典。
三、解读课文。
1、出示图片,这是勤劳的小蜜蜂,它很神奇,无论飞多远它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家。
难道蜜蜂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答案就在书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蜜蜂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同学们找的可真快: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1)辨字也是生字。
仔细观察一下,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有的同学一下就想到了,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把,把花瓣的瓣字中间的瓜,换成点撇。
这是个好方法。
这个辨字有很多的好朋友。
可以给他们组上词。
想要区分他们是个难题,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
瞧:花瓣落了结西瓜,丝带去把小辫扎,能言善语来辩论,点撇分辨记住它。
记住这个顺口溜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四个字区分了。
以后遇到难区别的字你也可以用编顺口溜的形式去辨别。
2、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是法布尔?-------------听说的。
法布尔只相信证据,所以决定做个---实验。
这也是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目的,板书。
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布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那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结论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4、我们再来看一下本课的生字: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组词。
重点指导:跨检。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
想要把字写漂亮,我再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
写字要三看:先看结构、再看笔画、最后看占格。
这样就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3、要养成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蜜蜂这篇课文。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这个实验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法布尔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呢?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实验过程、结论。
二、学习第2-7自然段1、默读课文2自然段,画出法布尔的实验都有哪些环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划线的句子这是法布尔的实验环节。
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分四个步骤概括出来。
捉蜜蜂放纸袋,叫女儿等蜜蜂,走四公里路,做记号放蜜蜂。
把两个长句子缩成了四个小短语,这样概括法布尔的实验步骤记起来更容易。
(1)再看看,这四个步骤能不能去掉一个?为什么?不能去掉。
(2)法布尔做这些步骤的原因。
出示课件。
从这里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法布尔?细心,严谨认真的法布尔。
2、法布尔用这样的步骤做实验,得出怎样的结果呢?这些蜜蜂到底能不能回家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3-7自然段?(1)小蜜蜂飞回来了吗?从女儿说的话,可以看出有两只飞回来。
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法布尔此时否能得出结论呢?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严谨认真的法布尔来说,两只小蜜蜂飞回来不足以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法布尔继续观察又看到了三只发现了15只,得出结果:这样·····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通过观察法布尔得出了结果,也可以概括为:数蜜蜂,得结果。
(2)这几个自然段中,还有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发现没有?两点四十分从这些词语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可以看出法布尔观察时间长,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他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时搜集的数据要充分,讲实证。
这也印证了法布尔说的话:他的疑心是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的。
)3、这就是法布尔的实验过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再来说一说法布尔的实验步骤吗?出示答案: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布尔(先)捉二十只左右的蜜蜂放进纸袋,叫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接着)带蜜蜂走了四公里路,(然后)做记号放出蜜蜂,(最后)数蜜蜂得出结果。
4、通过这样的实验步骤法布尔得出了结论?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在这个结论当中,法布尔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法布尔无法解释的是:有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4、实验离不开观察,课文出了写具体的实验做法外,还写了法布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
(请大家读一读找一找,他都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1)出示句子。
我们来看这一句话,哪些是法布尔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我读看到的,你们读想到的。
是呀,他们飞的那么低怎么呢看到遥远的家?法布尔观察得真仔细;是一位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人。
(2)再来读读这些加点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法布尔可是科学家他为什么用大概也许这些不确定的词语?这些只是法布尔的猜测。
法布尔是一位严谨的人,在实验未果之前,他也不能确定蜜蜂是否能回家,用不确定的词语表达内心的猜测。
可见法布尔用词的准确严谨。
(3)法布尔是一位严谨的人,在实验未果之前,用不确定的词语表达内心的猜测。
在实验结束之后,他又是怎样说的?(出示句子)这两段话是法布尔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因此是肯定的,可见法布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样的句子和词语在文中还有很多,课下的时候请找到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5、总结板书:蜜蜂这篇课文,写法布尔通过观察与实验验证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是实验前的猜测,实验过程中周密的考虑,还是结论的严谨,都体现了法布尔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自然界还有许多奥秘,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你们就会有很多的新发现。
因此,老师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6、《昆虫记》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
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法布尔用蚂蚁的谎言,讲述了一只蝉的故事。
同学们,课下的时候可以找到《昆虫记》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