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1课下能力提升二诗两首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1课下能力提升二诗两首

课下能力提升(二)诗两首(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偏远的一个梦了。

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迎面而来,让人() 进入梦境。

现在____________。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

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

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皓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彷徨,那么宁静,那么()。

或是两把油纸伞..或踟蹰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

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

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忽然典雅演示B.忽然文雅演绎C.仿佛典雅演绎D.仿佛文雅演示2.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②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③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④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⑤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A.①③②④⑤B.③④①②⑤C.③①⑤④②D.①②④⑤②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徐志摩可以说是诗歌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能望其项背....的。

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

D.夕阳下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韩国乐天集团自签署供地协议后,中国游客抵制韩国的声音就此起彼伏,鉴于目前的情势,不少旅行社下架了赴韩国的旅游产品。

B.改善就业率不是简单的追市场、设置热门专业,更不是让学生“被就业”,而应该更新高校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C.朗读不仅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手段,更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式。

央视《朗读者》以其精美的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好评如潮。

D.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瘦身的基础上再次大规模瘦身,这使得自主招生成为高考录取前获得加分的最宝贵的途径。

5.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借代)B.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顶真)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拟人、顶真)二、阅读鉴赏(2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11分)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漠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6.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自比雪花,借雪花的自由自在表达了自己对心灵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由生活无比执着的态度。

B.这首诗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如诗人运用排比的手法连用三个“飞飏”就不乏轻快的韵律。

C.这首诗在用词上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

如最后两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

D.这首诗共四节,韵律铿锵,具有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更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

E.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取代了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7.“她”是诗人美的理想的化身,那么最后一句“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应如何理解?(6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11分)烦忧戴望舒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8.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只由两节组成,第二节正好是第一节的反复。

这种形式使诗的旋律循环往复,使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表现诗人不敢说的真实处境。

B.“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中的“不敢”二字确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心态,且把读者引向无穷的遐想之中。

C.全诗八句两组,呈轴对称排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这是作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格律诗影响的结果。

D.全诗以“清愁”作结,却正好表达了成熟的思想者以“却道天凉好个秋”式的常语来表达自己复杂心态的不同寻常。

E.前四句短短三十六个字,活画出了作者深刻的怀念,激烈的斗争,那种“欲说还休”的滋味,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既意味深长,又强烈迫切。

9.[对应链接高考]在这首小诗中,诗人借“秋”和“海”两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6分)答:三、语言运用(13分)10.下面是《雨巷》中的几个意象,请你用一段话把它们连缀起来,并且能表达本诗的主要内容。

(4分)意象:油纸伞、雨巷、他、丁香、姑娘、梦答: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5分)对于《雨巷》这首诗的欣赏,__①__,也许会把它当作一首单纯抒写忧怨或抒写爱情的作品去理解,去品尝;而知道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的读者,__②__,即领略出这是诗人在以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飘然而去作为象征,__③__。

诗人以象征手法所抒写的这种感情,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低沉哀怨之情,是一种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的惶惑空虚之情,是一种对时代洪流的回避之情。

答:12.某中学将于教师节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对下面诗歌的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词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语。

(每段不超过50字)(4分)徐志摩《再别康桥》衔接语:(1)戴望舒《雨巷》(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课下能力提升(二)1.解析:选C仿佛:似乎,好像;像,类似。

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不粗俗。

典雅:优美不粗俗。

演示: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

演绎:铺陈,发挥;展现,表现。

2.解析:选C前一句话题为“梦”,不难断定首句为③,排除A、D;④应在①后,排除B。

3.解析:选A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B项,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此处指思路畅通。

C项,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与语境不符。

D项,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形容生动逼真。

与语境不符。

4.解析:选D A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应将“自”放在“韩国乐天集团”之前;B 项,搭配不当,“改善”与“就业率”不搭配;C项,语序不当,应为“朗读不仅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手段”。

5.解析:选A修辞手法是“比喻”。

6.解析:选BE B项,“运用排比的手法”错,应为“运用反复的手法”;E项,“叙事诗”应为“抒情诗”。

7.答案:诗人愿化作雪花,自由地毫无拘束地飘舞在空中,去追寻永恒的东西。

他借雪花充分地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欢乐,一旦追寻到美好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放弃。

8.解析:选AB A项,“反复”应为“回文”;B项,“复杂心态”应为“矛盾心态”。

9.答案:营造了寂寞、辽远的意境。

10.答案: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

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

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

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

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的”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进了这寂寥的雨巷。

11.解析:根据下文的分号及其后的“而知道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的读者”可知,①处应填“不知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的读者”之类的内容。

由“即领略出这是诗人在以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飘然而去作为象征”可以看出,②处要填的内容应该与象征手法分析诗歌有关。

由“诗人以象征手法所抒写的这种感情,是……,是……,是……”可以推测③处应填“抒写大革命退潮后无法排遣的忧郁与惆怅”之类的内容。

答案:①不知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的读者②却可以更深一层地去发掘它的象征意义③抒写大革命退潮后无法排遣的忧郁与惆怅12.答案:(1)让我们挥一挥手,告别柔美、静谧的异国康桥,随诗人戴望舒去感受小巷深深、丝雨霏霏的江南情调吧!(2)“康桥”“雨巷”牵动着诗人的情思,而祖国万里江山无限的风光更是激励着伟人毛泽东歌咏祖国雄姿伟象,矢志主宰沉浮的豪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