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PPT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PPT

26
宝玉与黛玉
【枉凝眉】朱之文版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话?
27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 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 春流到夏!
28
可 叹 停 机 德,堪 怜 咏 絮 才 ! 玉 带 林 中 挂 ,金 簪 雪 里 埋 。
• 如李白的“白发三千 丈”蕴含着作家内心 的愁苦表征。
12
《海燕》高尔基
• 在苍茫的大海上, • 狂风卷集着乌云。 •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 海燕象黑色的闪电, • 在高傲地飞翔。 •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 • 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 它叫喊着, • ——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在这叫喊声里 • ——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 在这叫喊声里, • 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21
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 作家创作文学作品、 塑造人物形象首先都 是从感受、体验、认 识和理解生活中的 “个别”开始的,而 且这些个别还成为文 学加工、反映的对象。
• 但优秀的作品中这种 “个别”又具有普遍、 一般的意义 。
艺术概括的作用
阿Q
22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 一方面文学形象必须 有一些确定性的东西, 即它的内在物理是确 定的。
• 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文学形 象的前提性条件。文学形 象的假定性应符合“合情 合理”的原则。
• “合情”是指文学形象符 合人们真切的感受,真挚 的情感,真诚的意向等。
• “合理”是文学形象真实 的可观规定性。这个“理” 即本质和规律。另外, “合理”意味着合乎理想。 如神话作品、现代派作品。 虚拟的形象符合作家表达 的主观情意。如《西游 记》、《变形记》等。
13
阻拒性
• 文学言语求新,求奇。
• 《凤凰涅槃》
因为只有有一定阻拒
郭沫若
性的言语才会增加读 • 我们新鲜,我们净朗,
者的感知难度,才会 让读者有一定的回味 的余地。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重复、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4.再现客体(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
7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 文学言语层面 • 文学形象层面 • 文学意蕴层面
8
一、文学言语层面
• 文学言语层面是指文 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 者面前、供其阅读的 具体言语系统。
杜 甫
9
• 文学言语的特点:除 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 象性、生动性、凝炼 性和音乐性外,还应 包括:
• 另一方面,文学形象 还有一些空白和空缺, 这些是引发读者发挥 想象力的地方
23
红楼世界
24
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 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 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 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 张,那管世人诽谤!
25
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ye)之愁,娇 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 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 西子胜三分。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第二节 文学典型 第三节 意境 第四节 文学意象
2
目的和要求: • 目的和要求:本章着重阐释文学作品的本
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要求掌握 文学作品的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 学意蕴层面三个本文层次以及文学典型、 文学意境、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格里高利埋葬爱人时的真实感受
15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内指性、阻拒性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内指性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心理蕴含性
16
二、文学形象层面
• 文学形象是读者在
阅读文学话语系统 中,经过想象和联 想而在头脑中唤起 的具体可感的动人 的生活图景
3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 “文本”(text):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 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 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4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
尽意” ——《周易·系辞》
三个层面:言→象→意
•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 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 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三国·王弼:《周易略例》
29
“可叹停机德”
• “可叹停机德”一句是说薛 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 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 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 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 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 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喻 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 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突出凤凰涅槃后的新鲜感、自由感 翱翔!翱翔!
喜悦感和狂欢的氛围
欢唱!欢唱! 14
在烟雾中,太阳在断崖的上空出现了,太阳的光线 把葛利高里的光头上浓密的白发,照得发光了,又沿 着苍白的、可怕的和一动不动的脸上滑着。他仿佛是 从一个苦闷的梦中醒来,抬起了头,看见自己头顶上 的黑色的天空和太阳的、耀眼的黑色圆盘。
5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 而忘筌;蹄者所以在 兔,得兔而忘蹄;言 者所以在意,得意而 忘言”
———《庄子•外物》 与《周易•系辞》不同的
是缺少了“象”的提 法。
6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黑格尔:“形状”与“意蕴”
英 加
英加登:文本四个层面

1.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
2.意义单元
3.多重图式化面貌(意义单元所构成的大略图 形,包含若干“未定点”,需要读者去完成)
17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
统一
杜牧《清明》Biblioteka 18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文学形象既是主观的 产物,又来源于生活 具象,所以是主观与 客观的统一。
人心营构之象,亦 出于天地自然之象。
——章学诚
19
20
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 内指性 • 心理蕴含性 • 阻拒性
10
内指性
• 内指性:文学言语指 向艺术世界,符合诗 意逻辑。
• 如: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月是故乡 明;白发三千丈等等, 虽然不符合生活逻辑, 但符合整个文本的逻 辑,所以,表情是真 实的。
11
心理蕴含性
• 文学言语蕴含了作家 丰富的知觉、情感、 想象等心理体验,因 而具有心理蕴含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