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2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生物毒素:如动物毒素、植物毒素等;
军事毒物:如芥子气等战争毒素; 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元素等。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6
第一节:毒物和毒效应
二、损害作用于非损害作用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是指影响生物体行为的
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降低生物体 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 :机体发生的一 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当机体停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青海大学医学院 公共卫生系 王树林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1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物和毒效应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第三节:结构——活性关系 第四节:时间——反应关系 第五节:选择毒性、靶器官和高危人群 第六节:生物标志 第七节:毒理学研究方法 第八节: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制
毒性参数
毒性下限参数(有害作用阈剂量及最大未观 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四、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和剂量—反应关 系曲线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群体随剂量出现的质反 应,一般呈S形曲线。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反应了人体或实验动物对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易感性的分布。 计数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19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S形曲线
对称S形曲线:某效应出现的频数或易感性差异 呈正态分布时,剂量与效应或反应之间的关系表 现为对称S形曲线。毒理学中少见。 非对称S形曲线:某效应出现的频数或易感性差 异呈偏态分布时,剂量与效应或反应之间的关系 表现为对称S形曲线。毒理学中常见。
在第五章第一节讲(P112)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4
第四节:时间——反应关系
潜伏期 效应持续时间 延迟效应 暴露时间与浓度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5
第五节 选择毒性、靶器官 和高危人群
一、选择性毒性(selective toxicity):
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 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 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 用。
毒物是一个法规管理名词。
外源化学物并非都是毒物。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5
第一节:毒物和毒效应
按毒物用途和分布范围分为:
工业化学品:如生产原料、辅料、中间体等; 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精、防腐剂等; 日常化学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农用化学品:如化肥、杀虫剂等;
医用化学品:如药物、消杀剂等; 环境污染物:如废 流行病学研究 受控的临床研 毒理学体内试 毒 理 学 体 方法 究 验 外试验
优点
真实的暴露条件 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 相互作用 测定在人群的作用 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
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 在人群中测定反应 对某组人群(如哮喘) 的研究是有力的 能测定效应的强度
易于控制暴露条件 影响因素少,易 于控制 能测定多种效应 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 可进行某些深入 用 ( 如:性别、年龄、的 研 究 ( 如 : 机 遗传特征等和其他调 制,代谢) 控因素饮食等) 人力物力花费较 少 能评价机制
dose) 。(动态相剂量) 3、靶剂量(target dose)又称到达剂量(delivered dose) 或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 (效应相剂量)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11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接触(暴露)特征(毒作用的影响因素)
接触途径(静脉注射≈吸入>腹膜内注射≥肌肉注射>皮 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经皮肤给药。) 接触期限 接触频率(接触速率和时间) 接触媒介(溶剂和助剂)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12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接触期限
急性毒性试验 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染毒
亚急性毒性试验 在1个月或短于1个月的重复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17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四、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和剂量—反应关 系曲线
剂量—效应关系曲线: 游离器官或组织活细胞和整体动物随剂量出现 的量反应,一般呈上升或下降的双曲线形、直 线或S形曲线。 计量或计数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18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
第一节:毒物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二、损害作用和非损害作用
三、毒效应普
四、毒作用分类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3
第一节:毒物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内源化学物
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和内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有害 作用。
3、易感性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 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30
第六节 生物标志
应用
通过动物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研究生物学标志并推广 到人体和人群研究,生物学标志可能成为评价外源化 学物对人体健康状况影响的有力工具。 接触标志用于人群可定量确定个体的暴露水平。 效应标志可将人体暴露与环境引起的疾病提供联系, 可用于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和有助于在高剂量暴露下 获得的动物实验资料外推人群低剂量暴露的危险度。 易感性标志可鉴定易感个体和易感人群,应在危险度 评价和危险度管理中予以充分的考虑。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0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1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问题:
为什么对称S形曲线少 见,而非对称S形曲线 常见?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2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五、毒物兴奋效应
反U形曲线 J形曲线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3
第三节:结构——活性关系
8
第一节:毒物和毒效应
四、毒作用分类
1、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2、局部与全身作用 3、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4、超敏反应 5、特异质反应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9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和暴露特征
效应与反应(量反应与质反应)
剂量-效应关系与剂量—反应关系(剂量—量反应
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
个体、计量
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
群体、计数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16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三、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1、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即剂 量-量反应关系(grade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 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2、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 即剂量-质反应关系(quant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 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青海大学医学院
29
第六节 生物标志
1、接触(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
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 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 信息。
2、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
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止接触该种外源化学物后,机体维持体内稳态的能力
不应有所降低,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 性也不应增高。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7
第一节:毒物和毒效应
三、毒效应谱
毒效应即损害作用、有害作用(与毒性区别)
死 亡 临床中毒 亚临床改变 生理、生化改变 负荷增加
2015-7-19
毒效应
青海大学医学院
环境有害因子;(毒物) 发生暴露特定的时间;(作用条件) 个体对环境有害因子的易感性。(机体)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7
第五节 选择毒性、靶器官 和高危人群
反 应 率 高危人群 正常人群
剂量 图2-11 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的 剂量—反应关系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8
二、靶器官 (target organ):
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和贮存库区别)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26
第五节 选择毒性、靶器官 和高危人群
三、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易受
环境因素损害的那部分易感人群。
个体对潜在的环境健康危害的“危险性谱”由
3个因素构成:
2015-7-19
青海大学医学院
31
第七节 毒理学方法
毒理学研究方法
体外实验 (in vitro)
细原细心离 胞代胞、体 器细 肝器 :胞 、官 线、 肺组 粒细 、织 体胞 肾: 、株 、 微、 脑 粒细 体胞 等系
2015-7-19
体内实验 (in vivo)
整体动物实验
基础 毒性: 急性 亚急性 亚慢性 慢性 刺激性 特殊 毒性: 致突变 致畸 致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