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古代的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的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的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歧路亡羊
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在牧羊的归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驰而来的一
行车马,羊群因受惊吓而四散。

等车马过后,那人把羊唤拢,急忙赶
回家。

他认真清点以后发觉丢失了一只羊,于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
并邀请杨子的童仆一起去寻羊。

杨子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咳,才
丢一只羊,为必兴师动众,派这么多的人去寻?”邻人说:“山野、田
间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过来。

”杨子觉得这话有理,没有再往下说。

他目送着这一行人出了村口。

那邻人带领大家先沿赶羊回家时经过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
一个人沿岔路去搜寻。

没过多久,他带去的人被分派完毕,剩下那邻
人只身走大路。

可是没走多远,前面又出现了岔路。

他站在岔路口左
右为难。

焦急中任选了一条前去的路径。

走着走着,只见前面又有岔路。

那邻人无可奈何。

他看到天色已近黄昏,只好往回走。

沿途碰到
其他的寻羊人也说自己遇到过同样的困难。

正在家吃晚饭的杨子忽听见外面有嘈杂的说话声,知道是寻羊的
人回来了。

他走出门去问那邻人:“寻到羊了吗?”邻人答道:“跑丢了。

”杨子说:“你带了这么多的人去寻,怎么还寻不到呢?”邻人说:“我知道大路边有岔路,所以寻羊时多带了几个人。

可是没想到岔路
上还有岔路。

在只剩一个人面对岔路的时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杨子听了邻人说的这番话,有些闷闷不乐。

他眉头紧锁、脸色灰暗、一言不发。

那一天大家再也没有见到他露出一丝笑容。

杨子的门
徒都觉得有点惊奇,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
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毕竟是为什么呢?”杨子说:“我
并不是惋惜丢了一只羊。

我是从这件事联想到探求真理也与这些歧路亡羊一样,假如迷失了方向,也会无功而返啊。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而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

曲高和寡
战国末年,楚国的顷襄王经常听到有人说宋玉的坏话,于是就把宋玉召来,当面问他:“先生恐怕是有一些行为不够检点的地方吧?不然,为什么各个阶层都有人对你不满呢?”
聪明的宋玉一听这话,知道大事不好,灾难就要临头了,抓紧伏在地上,诚惶诚恐地说:“是的,大王说的也许都是事实。

但我还是请大王能够宽恕我的罪过,容我把话说完。


顷襄王答应了宋玉的请求,宋玉就讲了一个故事——
在先王的时代,有位唱歌家来到楚国的郢(ying)都,当他开始演唱通俗歌曲《下里》和《巴人》时,有几千人聚在一起随声和唱;接下来他唱起了民谣《阳阿(e)》和《薤(xie)露》,这时能跟着和唱的还有几百人;最后他唱起了高雅歌曲《阳春》和《白雪》,这时还能跟着哼哼的就只剩几十人了;而当这位唱歌家将五音的美妙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了一种悠扬婉转、令人陶醉的意境时,仍能欣赏和跟唱的就只有几个人了。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它说明歌曲越是高雅深奥,能跟随和唱的人就会越少。

故事讲完之后,宋玉偷眼看了一下顷襄王的神情,只见他若有所思,频频点头。

宋玉心里有底了,于是更是放开胆子,高谈阔论起来——
所以呀,在鸟类中有凤凰,在鱼类中有大鲲。

凤凰振翅高飞,可达九千里云天,那些在篱笆间跳跃的小鷃,又哪里能像凤凰一样知道天高地大呢?大鲲清晨从昆仑山足动身,中午来到渤海湾的碣石处晒太
阳,傍晚又到孟诸湖去歇息,那些只会在小水塘里打滚的小鲵(ni),
又怎么能像大鲲这样探测江阔海深呢!其实,岂止是在鸟类中有凤凰,
鱼类中有大鲲,人类中不也有一些特别的人物吗?他们美好的思想和行
为都超出于一般民众之上,那些凡夫俗子们,又怎么可能理解我的所
作所为呢?
宋玉的这番辩解,终于使顷襄王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并因此而避
免了一时的祸患。

但是,宋玉这种自命清高、妄自尊大、孤芳自赏、
脱离民众的言行,却是不足为训的。

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
赵都邯郸。

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假如有一个
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当然不信。

”庞恭又问:“假如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

”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假如有三个
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
“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
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

具体地说,某一次毕竟是人怕
虎还是虎怕人,要依据力量对比来论。

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
闯入闹市之中的。

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
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
多不喜爱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
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常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

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
魏王再也不同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

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