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南京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黄妍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了解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概况和应用,明确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概述二、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地位和应用三、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创建和发展教学时间:80分钟教学方法:案例分析配合多媒体一、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概述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对很多同学而言也不熟悉,为了帮助大家认识理解这个系统,我首先让大家看段视频,先了解一下这个系统的具体构成。
(一)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视频内容是有关“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的。
在前面学习精确制导技术时,我们讲过“爱国者“导弹的战斗原理。
然而在战场上,“爱国者”还需要伙伴们的配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下面这段视频,大家在看的过程中注意思考四个问题:一是片中出现了哪些武器和军用设备,二是它们各自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是从发现到摧毁“飞毛腿“,整个过程用了多长时间?四是飞毛腿导弹最大射程飞行时间为多少?(播放视频:指挥自动化系统爱国者拦截飞毛腿)好,下面我们来分析这段视频。
片中首先提到的是预警卫星。
我们前面讲过侦察监视技术、像预警卫星、侦察卫星、雷达、声纳等,他们都能即时收集敌人的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及战场地形、气象等,当然也包括自己人的情况在内,这也叫战场感知技术。
特别是太空的侦察与监视技术。
因为按照国际惯例,距离地球表面110公里以上的太空,不属于国家的领空范围,不必担心侦察卫星的活动被指控为侵略行为。
它侦察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发现目标快,能获取采用其他途径难以得到的军事情报。
预警卫星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或椭圆轨道上。
在这个案例中,当导弹发射时,它的火箭发动机喷焰产生辐射很强的红外线,预警卫星配有高灵敏度红外传感器和高分辨率电视摄像机,90秒就可发现目标并自动报警。
接下来,预警卫星通过通信卫星将侦察到的情况传输给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两个导弹预警中心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这是信息传输的环节。
然后在指挥基地,通过大型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准确计算出导弹的飞行弹道,根据飞行弹道确定拦截方案。
这里的计算机指的是那种速度高容量大的超级计算机,它们是电脑家族里的“巨无霸”,运算速度每秒百万亿次。
1997年,美国的IBM公司开始制造一种每秒计算10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你用便携式计算机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它可以在一秒钟内做完。
还有一些国家实验室中的超级电脑每秒运行300亿次,能在三维环境中对核爆炸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模拟。
这样即使签署了禁止核试验条约后,仍然可以在不违背条约前提下进行核武器实验。
可见这种超级计算机功能的强大。
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这类超级或是大型计算机能够使用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地对获取的情报进行分类、归纳、排序,并按照轻重缓急,及时提供给各级相应的指挥员使用。
像美国空间防御司令部指挥中心的计算机能同时处理2500条空中和空间目标的数据。
通过计算机还可以对各个方案进行逼真的推演,进行优劣对比,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侦察情报的利用价值和反应速度,缩短了指挥员判定态势,作出决断的时间。
在这个导弹拦截的案例中,工作人员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选定了发射爱国者导弹的拦截方式,这是指挥环节。
片尾说到从发现到摧毁整个过程是4.5分钟,而飞毛腿导弹最大射程飞行时间是多少?恩,是7分钟,是来得及的,但如果是一枚近程导弹呢,计算机的作战方案选择就会发生变化。
它会采取什么方案,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就不多说了。
方案既然选定了,然后利用微波信道,这是一种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通信方式,把指令发送给爱国者导弹发射基地。
注意这又是一个信息传输环节。
接下来就是拦截,就是把作战指令变成行动,我们把它称为控制环节,在这里是由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射控制和制导装置来完成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场技术含量相当高的较量的背后,是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系统在运行,无论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拦截失败。
因为这个系统是在军队指挥机构中专用,目的是为了实现军队指挥的自动化,因此我们专门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
以上视频反映出了一个完整的国家级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构成,我们总结一下,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1、探测预警系统:用来监视有关情况,收集各种情报,提供攻击警报,防止战略突袭。
它包括侦察卫星、预警卫星、侦察飞机、预警飞机、各种类型的雷达、侦察船和声纳等。
它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了。
2、指挥中心:包括各级指挥所和指挥人员,以及各种指挥设施;负责汇总各种情报,支援指挥人员作出判断,定下决心,制定作战计划与方案,实施指挥。
3、通信系统:用来在各指挥中心之间、指挥中心和探测系统之间、指挥中心和部队之间传送情报、下达命令,汇报命令的执行情况等。
4、自动数据处理系统:这是计算机进行联机处理和通信的网络,负责处理、存储、传输、显示各种数据,包括我们前面说的超级、大型计算机等。
比如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平均每天收到2.7万份情报,这些情报如果全部使用纸张作为载体,摞起来比一个人还要高。
如果用通常的处理办法,根本来不及处理,很多重要情报还没来得及翻阅,就已经过时,这样,煞费苦心收集来的情报就失去了价值。
而有了自动数据处理系统的话,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采用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后,所有的情报信息都进行数字化,变成二进制数据,在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内高速流通。
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对这些二进制数据,进行压缩、加密,接收部门收到后,只要有相应的解密设备,就可以迅速地自动解密,变成有用的信息,供指挥员使用。
有多快呢?我们可以做个对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员判断态势要用几小时,做出决策要花几天,作战行动时间需要一个星期以上;而现在判断态势只要几分钟,做出决断只要几小时,作战行动也只要几十个小时。
自动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各种尺寸的屏幕显示器,是人机对话的工具。
小的就像我们通常个人电脑的显示器;大的,比如屏幕面积大于1平方米的,主要用于指挥所。
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室内就有一个大屏幕的“宙斯盾显示系统”。
两种显示器都能显示字符、图形、地图背景上的静态和动态信息及运动目标等,还具有图形移动、“开窗”、放大等功能。
其显示方式有二维平面显示、三维显示、立体显示等三种。
我们知道人的中枢神经,接受全身各处的感触信息,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指示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甚至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动数据处理系统对于信息的处理也具有类似的功能。
5、执行分系统指挥员的决策只有变成部队的行动和武器装备的动作,才能产生作战效果,否则的话,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指挥员的决策送到执行分系统进行执行。
主要由自动把指令信息变成行动的执行设备和人员组成,比如爱国者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射控制和制导装置、火炮的发射控制装置以及各种遥控设备和执行机构等。
比如美国军舰上装备的密集阵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执行分系统。
我们国家购买的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上也有类似的系统,名叫AK-630。
“密集阵”外观特点鲜明,舰艇上有戴着白色高筒帽的家伙便是。
它是口径20毫米的加特林自动炮,射速为每分钟3000发,可多次持续射击,有效射程1.5公里,射速3000~4500发/分,能在来袭目标前形成密集弹幕。
“密集阵”的名字由此而来。
反应时间很快,只有3.7秒,它是用于对付导弹的,当导弹攻击过来时,可以用其他手段如防空导弹等,对导弹进行远程、中程、近程拦截,当对导弹的远程和中程拦截都失败时,就要使用密集阵系统来对导弹进行近程拦截,由于导弹飞行速度非常快,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一般至少都是亚音速,也就是每秒300米左右,如果用人来直接控制密集阵武器系统,是不可能拦截成功的,所以,密集阵完全是由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控制的,它对导弹目标的瞄准、跟踪、射击都是自动完成的。
如果把整个C4ISR系统比喻成一个人的话,探测预警系统是“耳目”,指挥中心相当于人的大脑,自动数据处理系统则是中枢神经,通信系统相当于人的周围神经,执行分系统则是人的反应和行动。
这五个部分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其中一个遭到打击破坏,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拿这次的伊拉克战争来说,一开始,伊军在巴士拉、纳西里耶等地还组织了一些象模象样的抵抗。
可是到后来,美军却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剑锋直指巴格达。
而伊军却只是一些散兵游勇,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伊军的指挥系统在美军的猛烈而又精确的打击之下,已经完全瘫痪!伊军领导人已经失去了和部队的联系,更不要说指挥了。
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呢?更何况,他们的对手美军,却是指挥高度自动化、空中与地面紧密配合的部队,战争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难怪美国的国防报告说:“C4ISR将不再被作战部队视为辅助手段,而是被视为作战工具。
”(二)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要素由于这个系统包含了侦察、监视、情报、通信、指挥、控制、计算机等要素,其英文分别对应的是Reconnaissance、Surveillance、Intelligence、Communication、Command、Control、Computer。
英语国家的人士就用这8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来命名,把它叫做C4ISR 系统。
(三)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从上面我们也可以总结出这个系统的三大功能:一是感知战场,主要是由探测预警系统来实现的;二是传输信息,主要是由通信系统来实现的;三是指挥控制,主要是由执行分系统来完成。
这三个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其中它最本质的、最核心的功能是“指挥与控制”,其它方面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指挥控制这一军事功能。
(四)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分类讲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就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到底是一个还是几个系统啊?其实这个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统称。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
大到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像美军的“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它部署在全球各地,而且延伸到外层空间。
主要任务是:供国家指挥当局在平时、危机时和全面战争的各个阶段都能不间断地对全球的美国战略核武器系统进行指挥和控制。
美国总统利用它逐级向第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分钟。
如果采用越级指挥,向核部队直接下达命令,最快只需一分钟。
小到“单兵作战系统”,像美国的“陆地勇士计划”、俄罗斯的“狼”士兵2000系统。
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杀伤力(武器和视力);灵活性(导航、装备大小和重量);生存性(战斗服、隐形和防弹衣)和后勤补给等方面的能力,使士兵拥有更强的战场感知与情报共享的能力,成为一个综合系统。
(五)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以上我们讲了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功能、定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特点:这个系统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对信息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