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光学 第4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大学物理光学 第4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三、有效光阑和光瞳的计算
• • • • • • ⑵若物点P不在F处 ,方法同前 此时u仍以PM和PN为边缘, 而光阑的像仍在PM 和 PN的延 长线上。 若 D1< D,且P点在焦点F 以内,则 u u L ,∴AB仍是有效光阑。 总之,寻找有效光阑的方法是:先求出每一个给定光阑或 透镜边缘由其前面(向着物空间方向)那一部分光具组 所成的像,找出所有这些像和第一个透镜边缘对指定的 物点所张的角,在这些张角中找出最小的那一个,和这 最小的张角所对应的光阑就是对于该物点的有效光阑。 • 确定了有效光阑,便可求得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4.2 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
一、放大本领的概念
注意:① M ,U表示视角,而u则是某一光线的倾角 ; ② 和 、 和 不是共轭量。
4.2 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
二、放大镜(凸透镜)
放大倍数通常用“×”表示,如放大3倍,为“3×”。
4.3 目镜
一、目镜的作用 • 作用:用来放大其它光具组(物镜)所成的像。 • 构成:由不相接触的两个薄透镜组成。
• ①天文望远镜:射电、红外、 紫外、 x光望远镜等; ②普通望远镜:读数(实验用)、棱镜(双筒、军事、
观剧、旅游、球赛等);
• ③特殊望远镜:天文、遥感、宇航、导弹跟踪、高
空摄影、激光测距等。
一、开普勒望远镜
• 两个会聚透镜(物镜、目镜),折射式。 • 物镜像方焦点F1ˊ和目镜物方焦点F2重合。
d , d e( )d
∴从光源面积元ds发出的各种波长光的总辐 射通量为:
二、视见函数(光见度函数) ( )
• 因为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灵敏 度,并且,不同人的眼睛对各种波长的光亦 有不同的灵敏度。所以要根据对许多正常人 眼的研究,求出对各种波长的平均相对灵敏 度。表征此平均相对灵敏度的函数就称为视 见函数。 • 平均来说:人眼对黄绿色光最灵敏,对 红色光和紫色光较差,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 则无视觉反应。这说明:人眼对黄绿色光的 视见函数值大,对红光和紫光的视见函数值 小,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的视见函数为0。
三、有效光阑和光瞳的计算
• 2、如果有效光阑是在整个光具组的前面,则它和入射光瞳重合; • 如果有效光阑是在整个光具组的后面,则它和出射光瞳重合。 • [AB有效、出射,Aˊ Bˊ入射] • 任何一个光瞳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出射光瞳的位置可 能在入射光瞳的前面,也可能在后面。 • 3、入射孔径角(孔径角): • 由物平面与主轴的交点对入射 • 光瞳半径两端所张的角u。 • 出射孔径角(投射角): • 由像平面与主轴的交点对出射 • 光瞳半径两端所张的角uˊ 。 • 主光线: • 通过有效光阑中心的光线。 • 它也通过两个光瞳的中心。
•
• • • •
4.7 光度学概要——光能量的传播
• • 光度学:是对可见光的能量的计量研究。 辐射量度学:红外光、紫外光、X光以及其 它电磁辐射能量的计量研究。 • 在光度学中,把光看作是沿光线进行的能 量流,并且遵从能量守恒定律,即光束的任一 截面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能量为一常数。 • 但光度学并不是几何光学的一部分,只是 因为在许多实际情况下,几何光学的模型可以 作为研究光度学的基础。
d k m v( )d k m v( )e( )d k ( )e( )d
d
三、光通量 Φ
• 光通量表示光源表面的客观辐射通量对人眼所引起 的视觉强度,它正比于辐射通量和视觉函数。 • 在某一波长附近对于波长间隔为dλ的单色光来讲, 其光通量为: d ( )d • • 式中 k ( ) k m v( ) 。 • k ( ) 称为光谱光视效能 ,k m 为最大光视效能,也称最 大光效率。 • 光通量的单位是流明(lumen),简称流,符号:lm。
• • • • •
• •
• •
讨论: 1.共同点: ①.望远光具组: 光学间隔 d f f 0.(d f f ).无焦系统 特点:平行光束通过时,透射出来的仍是平行光,但方 向改变。整个光具组的焦点和主平面都是在无限远处。 ②二者的横向放大率β都小于1(像是缩小的).可见M 与β不同。 2.不同点: ①开氏的视场较大,而伽氏的视场较小(∵伽氏的目镜 是发散的)。 ②开氏的目镜物方焦平面上可放叉丝或刻度尺,伽氏则 不能(∵前者在镜筒内)。 ③开氏的镜筒较长,而伽氏的镜筒较短( ∵两个焦距 的加与减)。
注意: 共同点: 对被观察的实像都有放大作用。 不同点: ①前者只能观察实像,后者还可以观察物; ②后者能对物或像进行长度测量,前者则不能。
4.4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最简单的显微镜是由两组透镜构成的: 物镜(焦距很短),目镜(惠更斯目镜)。 一、显微镜的光路图
二、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物镜和目镜所 Nhomakorabea成的复合光具组的焦距为:
1 2 2
三、反射式望远镜
四、激光扩束器
使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实现扩束的仪器称为激光扩束器。 通常是将望远镜倒过来使用,也可用显微镜的物镜等。 我国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仪,测量精度已达±5cm。
一、光阑的概念 所有光学元件的边缘和特加的有一定形状的 开孔的屏统称为光阑,它们在光学系统中起限制 光束的作用。 二、有效光阑和光瞳 • 在所有各光阑中,限制入射光束最起作用的 光阑称为有效光阑(孔径光阑 B) 。
二、视见函数(光见度函数) ( )
• 设任一波长为λ的光和 波长为5550Å的光, 产生相 同的亮暗视觉所需的辐射通 量分别为 和 5550 ,则比 值: 5550 v ( ) 称为视见函数。 在光照充分条件下得到 的人眼的视见函数曲线称为 明视觉曲线;在光照较弱条 件下得到的人眼的视见函数 曲线称为暗视觉曲线。 ∴为产生同等强度的视 觉, v( ) 1 。
Chap.4 Basic Principles of Optical Instrument 第4章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主 要 内 容
• • • • • • • • • • • 4.1 人的眼睛 4.2 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 4.3 目镜 4.4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4.5 望远镜的放大本领 4.6 光阑 光瞳 4.7 光度学概要——光能量的传播 4.8 物镜的聚光本领 4.9 像差概述 4.10助视仪器的分辨本领 4.11分光仪器的分辨本领
四、视场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
• 以上讨论的是对轴上物点的限制,一般情况下, 物体并不在轴上,此时可用一种遮挡轴外光束的光 阑来限制。 视场:给定的光学系统只能让物空间一定范围内的 物体成像的区域。 视场光阑:对限制视场大小特别起作用的光阑。 入射窗:视场光阑通过它前面的系统所成的像。 出射窗:视场光阑通过它后面的系统所成的像。 对于同一系统,入射窗、视场光阑和出射窗三者 共轭。
主 要 内 容
• • • • • • • 一、辐射通量(辐射功率) 二、视见函数(光见度函数) 三、光通量 四、发光强度 五、照度 六、亮度 七、三原色原理
一、辐射通量(辐射功率)ε
• • • • • • • • ⒈面积元ds的辐射通量: 单位时间内面积元ds辐射出 来的所有波长的光能量。 ⒉分布函数(谱辐射通量密度):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源面积元的某一波长附近 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光能量。用e(λ)表示,∵是波 长的函数。 ⒊总辐射通量: ∵ 从光源面积元ds辐射出来的波长在λ ~ λ +d λ间的辐射通量为:
三、有效光阑和光瞳的计算
• 讨论: • ① 有效光阑总是对某一个指定的参考点而言的。因 为光阑不变,其像的位置亦不变,但物与主轴的交点可 变,u 亦变。 • ② 若光具组仅是一个单独的薄透镜,则有效光阑、 入射光瞳、出射光瞳都与透镜的边缘重合,而与物点的 位置无关。 • ③ 在实际作图中,重点是找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 ④ 确定像点pˊ的位置,仍用基点基面作图法。此时 光束顶角的大小是任意的,基点基面图和光瞳图都是抽 象的,用简化方法不必划出光具组的实际结构,但其结 果和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4.1 人的眼睛
• 一、人眼的结构
瞳孔→
4.1 人的眼睛
二、简化眼. (睛珠) 共轴光具组——只有一个折射球面的简化眼。
三、人眼的调节功能 人眼作为接收器,只能分辨而不能测量光能的 大小,只能感觉约390nm~760nm波长的光,而不 能判别复色光的成分。眼的调节、远点、近点、眼 的自调节、明视距离25cm、非正常眼(近视眼、远 视眼、散光眼、老花眼)。 四、眼镜 远视眼、老花眼—凸透镜;近视眼—凹透镜;散光 眼—柱透镜。
4.6 光阑 光瞳
•
入射光瞳(Bˊ):有效光阑被它自己前面部分的光具 组所成的像。 • 出射光瞳(Bˊˊ ):有效光阑被它自己后面部分的光 具组所成的像。 • 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统称为光瞳。 • 对同一系统,入射光瞳、有效光阑和出射光瞳三者共轭.
•
• P
三、有效光阑和光瞳的计算
1、有效光阑 以薄透镜L和光阑AB为例。 • 设光阑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焦距fˊ 。 • ⑴先设物点P在物方焦点F处 • ①光阑的直径D1<透镜的孔径D • 则: B是光阑AB经透镜L所成的像。 A • ∴ 通过整个光具组的光束的顶角 u = 从发光点F看光 阑像AB所张的顶角。 • ∵ u u L ∴ AB是光具组对于F点的有效光阑。 • ②if: D1> D, then u L u , 透镜边缘将成为光具组对于F点 的有效光阑。
1.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平衡、运动、机体感觉等。 I 2.感觉的规律性: I k 布格尔 韦伯比,常数 , I :此时的差别感觉阈 限, : 最初刺激物的强度,原刺激量。 I 重量感觉:k=0.03=3%,即只有当重量增加到3g以上时,才能感 觉到100g的变化。听觉:k=0.1,味觉:k=0.25,视觉:k=0.01. 如:电视机的灰度:8种,实际256种;可见光:7种颜色,实 际 3.9 1014 ~ 7.5 1014 HZ ,即 390~760nm 。 3.人的视觉:人类从客观世界获得的信息90%来自于视觉。但人的视 觉是有限的。空间分辨能力、时间分辨能力、光谱响应范围、强 度感受能力。 4.光学仪器:为了提高人的视觉能力,借助于光学仪器:平面镜、球 面镜、透镜等组成。其基本概念前面已用过,条件限制(近轴物、 近轴光线)。此时遇到两类矛盾: a.成像放大后的清晰度与像场能量聚集程度之间的关系、色差、 像差等。 b.成像清晰度与细节分辨程度的关系。如衍射与像差等。 • 放大本领、聚光本领、分辨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