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规划·建筑·景观Planning · Architecture · Landscape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8 楼梯、台阶、坡道8. 1 一般规定8.1.1 楼梯是由连续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的栏杆扶手及相应的支承结构组成的作为楼层之间垂直交通的建筑构件。
楼梯间为设置楼梯的专用空间。
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8.1.2 楼梯、楼梯间的常用形式1 按与建筑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室内楼梯、室外楼梯。
2 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常见的有共用楼梯、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专用疏散楼梯等。
8.1.3 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m+(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应不少于两股人流。
注:(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8. 1.5 楼梯间一般不宜占用好朝向,不宜采用围绕电梯布置的方式。
建筑物内当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楼梯时,应按交通流量大小和疏散便利的需要,合理布置楼梯位置。
建筑的主楼梯宜设在主入口空间的明显位置。
8. 2 楼梯、楼梯间设计8.2.1 楼梯按平面投影形式常见的有直线形、折线形、弧形、螺旋形等。
8.2.2 踏步设计1 疏散用楼梯或疏散走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
见图8.2.2。
当此类楼梯用作疏散楼梯时,楼梯的疏散宽度应为实际梯宽减去0.25m。
2 楼梯踏步宽度b加高度h,宜为b+h=450mm,b+2h≥600mm。
踏步的高度、宽度应符合表8.2.2的规定。
注: 1 本表摘自《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及工程经验;2 建筑内部使用楼梯允许使用螺旋旋梯,但不计入疏散宽度内;3 楼梯每一梯段的踏步高度应一致,当同一梯段首末两级踏步的楼面面层厚度不同时,应注意调整结构的级高尺寸,避免出现高低不等;相邻梯段踏步高度、宽度宜一致,且相差不宜大于3mm。
8.2.3 梯段设计1 楼梯梯段净宽是指完成墙面至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或两个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2 每一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4 楼梯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度(梯段净宽度是指装修后完成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至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休息平台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0m;连续直跑楼梯的休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1.10m。
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的最小净宽度要求见表8.3.8。
5 楼梯休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0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且包括每个梯段下行最后一级踏步的前缘线0.30m的前方范围,见图8.2.3—1。
8.2. 4 扶手、栏杆(板)的设计1 楼梯至少于一侧设置扶手。
梯段净宽度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2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算起,不宜小于0.90m;靠梯井一侧水平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4住宅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的垂直杆件间的净空不应大于0.11m。
注:梯井是指由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内侧围成的空间。
8.2.6 楼梯间窗台高度,当低于0.80m(住宅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且应保证楼梯间的窗扇开启后不减少休息平台的通行宽度或磕碰行人。
8.2.7 通向楼梯间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阻挡疏散通道。
当楼梯正面门扇开足时,休息平台的净宽宜不小于0.6m;侧墙开门时,门洞边距踏步边净宽不宜小于0.4m或住宅建筑不宜小于一个踏步的宽度,且门扇的开启不应阻挡疏散人流的通行。
见图8.2.7。
10 门窗10. 1 一般规定10.1. 4 门窗设计宜采用以3M为基本模数的标准洞口系列。
在混凝土砌块建筑中,门窗洞口尺寸可以1M为基本模数,并与砌块组合的尺寸相协调。
10.3 门的开启方式及选用要点10.3.1 门的开启方式常见的有:固定门、平开门、推拉门、弹簧门、提升推拉门、推拉下悬门、内平开下悬门、转门、折叠门、折叠平开门、折叠推拉门、卷门等多种形式。
10.3.4 一般内门宜内开,但有爆燃可能或其他紧急疏散等要求者应外开。
10.3. 6 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休息平台的疏散宽度。
门的开启不应跨越变形缝。
10. 3. 7 相邻的两个经常使用的门,在开启时不得相互影响。
10. 3.10 双扇开启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2m,当为1.2m时,宜采用大小扇的形式。
10.4 窗的开启方式及选用要点10.4.1 窗的开启方式常见的有:固定窗、平开窗、推拉窗、推拉下悬窗、内平开下悬窗、折叠平开窗、折叠推拉窗、外开上悬窗、立转窗、水平旋转窗等多种形式。
10. 4. 2 平开窗比推拉窗的气密性好。
多层居住建筑(小于或等于6层)常采用外平开或推拉窗。
10. 4. 7 平开窗的开启扇,其净宽不宜大于0.6m,净高不宜大于1.4m。
推拉窗的开启扇,其净宽不宜大于0.9m,净高不宜大于1.5m。
11 其他部位11. 1 阳台11.1.1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板)。
1 栏杆(板)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 栏杆(板)高度,低层、多层住宅或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或临空高度在24m及以上时,不应低于1.10m,高层住宅不宜高于1.20m;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阳台和屋顶平台防护栏杆(板)高度不应低于1.20m。
3 中高层、高层住宅及严寒、寒冷地区住宅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注:栏杆(板)高度从阳台地面至栏杆(板)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m,且高度低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4 栏杆(板)下部离楼面0.10m度内不宜留空。
5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板)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m。
11.1.3 开敞阳台顶层和上下层错位的阳台宜设置雨篷等挡雨设施。
11.1.5 开敞阳台地面应做防水,防水层应沿外墙翻起高度不小于0.0m。
其地面面层应低于相邻室内地面不小于0.5m,多雨地区不小于0.5m。
有困难时,可在阳台门下加设门槛。
阳台地面应有排水坡度和防水措施,水坡向水落口,坡度宜为1%。
11.1.6 居住建筑阳台宜设置晾、晒衣物的设施。
12 厨房12.2 住宅厨房12.2. 1 厨房的净宽、净长应符合表12.2.1的规定,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2.2. 1。
厨房的净高:安装燃气灶的不宜小于2.2m;安装燃气热水器和燃气壁挂炉的不宜小于2.4m。
厨房门洞口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12.2.2 厨房设备的布置应方便操作,符合洗、切、烧的炊事流程,操作面最小净长2.1m。
厨房内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操作台、吸油烟机等设备和家具或预留位置。
燃气灶尽量避免布置在贴临外窗口处。
12.2.3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或通过住宅的阳台通风采光。
当厨房外为封闭阳台时,应确保阳台窗有足够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当高层住宅厨房布置确有困难时,其外窗可开向公共外走廊(如窗上部分亮子做成固定通风百叶),但该公共走廊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12. 2.4 厨房天然采光标准,其侧面采光,窗洞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1/7。
其自然通风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1/10,且不得小于0.6m2。
如通过阳台采光通风时,应以有效的最小采光通风面积计算(距地800mm以上为有效采光面积)。
按阳台窗计算时,地面面积应包括阳台面积;按阳台内门窗计算时,应乘以0.7的折减系数。
12.2.6 厨房不应布置在地下室。
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满足采光、通风的要求,并采取防水、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措施。
13 卫生间13. 1 一般规定13.1.1 卫生间设计中应注意合理布置卫生器具,使管道集中、隐蔽,重视平面及空间的充分利用。
13.2 住宅卫生间13.2.1 每套住宅应设1个以上卫生间,其中1个卫生间至少应配置3件卫生器具。
不同器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见图13.2.1所示):1 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淋浴)、洗面器3件卫生洁具的为4m2。
2 设淋浴器、洗面器2件卫生洁具的为2.5m2。
3 设便器、洗面器2件卫生洁具的为2m2。
4 单设便器的为1.1m2。
5 单设淋浴器的为1.2m213.2. 2 如厕所单独隔开,内设便器时,其面积不应小于:外开门1.1m2(0.9m×1.2m),内开门1.35m2(0.9m×1.5m)。
13.2.3 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餐厅、厨房。
13.2.4 卫生间宜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每套住宅有2个以上的卫生间时,至少宜有1间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13.2. 5 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的卫生间,其侧面采光窗洞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1/10,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1/20。
13.2.6 卫生间不应布置在下层住户厨房、卧室、起居室和餐厅的上层,并注意防止排水立管贴邻或穿越下层住户的卧室。
当布置在本套内上述房间的上层时,应采取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技术措施,避免支管穿楼板做法。
13.2. 9 卫生间如设置洗衣机时,应增加相应的面积,并配置给排水设施及单相三孔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