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10.3 电机的冷却方式
电机的冷却情况决定了电机的温升,温升又直接 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和额定容量,由此可见,冷却问 题对电机具有重要意义。 1、电机的冷却介质 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把电机热量带走的物质。如 空气、氢气、水和油等。 2、分类 (1)按冷却介质的不同,一般电机的冷却可分为两类: 气体冷却和液体冷却。 中小型电机一般都利用空气来进行通风冷却。按 其冷却方式可分为自然冷却、自通风冷却、强迫通风 冷却以及管道通风冷却等数种方式。
2、电机的工作方式
电机工作时,其温升不仅决定于负载的大小,而且
与负载的持续时间有关系,同一台电机,如果工作时
间长短不同,则能够承担的负载功率也不同。为了适 应不同负载的需要,电机制造时,按负载持续时间的
不同,把电机分成为三种工作方式或三种工作制。
(1)连续(长期)工作制
电机连续工作时间长,其工作时间ton >(3~4)T,
如水闸闸门的起闭机械等。
电机在短时工作时,其容量往往只受过载能力和起动
能力的限制,因此专门为短时工作制设计的电机,其
过载能力和起动转矩都较大。我国生产的短时工作制 电机,其工作时间有15min 、30min、60min、 90min四种定额。
三、重复短时(断续周期)工作制 重复短时工作制又称为断续周期工作制。其特点 是:工作和停止周期性地交替进行,但工作时间和停 止时间都较短,ton<(3~4)T,toff <(3~4)T,且规定工 作周期 。工作时温升增加,但达不到稳定值 ;停止时 温升下降,但降不到零。每个周期结束时的温升都比 开始时的温升高,这样经过若干个周期后,就会出现 一个周期内温升的增长和降落相等的情况,这时温升 就达到一个稳定的波动状态,即在最高温升 与最低温 升 之间波动,平均温升不变。属于此类工作制的生产 机械有起重机、电梯、轧钢辅助机械、某些自动机床 的工作机构等。
方法不同而不同。例如环境空气温度为40oC时,采用
B级绝缘的5000kW以下的交流电机的交流绕组,其温 升限度规定为:电阻法-80oC;检温计法-90oC;加上 环境温度后其值低于或等于B级材料的容许工作温度。
10.2 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电动机的热源来自电机内部,即电流流过定子绕组 时产生的铜损耗,在铁芯内当磁通变化时所产生的铁 损耗,轴承摩擦所产生的机械损耗及附加损耗。电机 产生的热量,首先借传导作用传送到电机的外表面, 然后借辐射和对流作用将热量从电机外表面散发到周 围冷却介质中去。 1、电机内热量的传导和散出 (1)热阻:各种损耗形成不同的热源,损耗转化为热 量后,将流过不同的材料,由电机外表面散发至外面。 对于定子绕组产生的热量,首先穿过绝缘层传至铁芯, 再由铁芯传至机壳。如同电流在导体中流过要遇到阻 力一样,热量在电机内部的传导过程中也要遇到阻力, 用Rth表示。
①自然冷却 这种电机仅靠表面的辐射和空气自然流动 获得冷却,不装任何专门的冷却装置,仅适用于几百 瓦以下的小型电机。 ②自通风冷却 这种电机由本身所驱动的风扇供给冷却 空气,以冷却发热部件的表面和内部。 ③强迫通风冷却 这种电机的冷却空气是独立驱动的风 扇和鼓风机供给。其特点是可根据负载大小来调节风 扇和鼓风机的转速,以控制供给电机的风量,从而减 少低负载时的通风损耗。 ④管道通风冷却 这种电机的冷却空气经过管道引入或 排除。当室内空气混浊,有棉毛、尘埃及其他粉末时, 采用管道通风比较有利,这样,可从室外吸取洁净空 气来冷却电机。
10.1 电机的温升和温升限度
电机温升是衡量电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征 电机的内部损耗,即表征电机发热的物理量。电机内 部耐热性最差的部分就是绝缘材料。 一、绝缘材料的等级 电机中常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和温度限值如下 表所示。
注意:
(1)当绝缘处于极限工作温度内时,电机的使用寿命 可以长达15~20年; (2)如果高于表示的温度连续运行,电机的使用寿命 将迅速下降。 据统计,A级绝缘材料的工作温度每上升8~100, 绝缘的寿命将缩短一半。现代电机中应用最多的是E 级和B级绝缘。
10.1 电机的温 升和温升限度
第十章 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10.2 电机 的发热和冷 却
10.3 电机的冷却方式
河南城建学院
第十章 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旋转电机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其内部将同时产生 损耗。 1、损耗的影响, (1)电机的效率和运行的经济性; (2)由于损耗的能量最终均转化为热能,使电机各部 分的温度升高,这将影响到所用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 并限制电机的输出,严重的甚至可把电机烧毁。 2、损耗减少方法 (1)合理的设计减少电机的损耗; (2)改善冷却条件,使热量有效地发散出去。
二、电机各部分的允许温升 1、电机温升:电机温度t与周围冷却介质的温度t0之 差,用θ 表示,即θ=t-t0。表示电机发热及散热情况的 是温升,而不是温度。 2、温升限度 (1)当电机所用的绝缘材料确定后,电机的最高允许 温度就确定了,此时温升的限值就取决于冷却介质的 温度。一般电机中冷却介质是空气,它的温度随地区 及季节而不同,为了制造出能在全国各地全年都能适 用的电机,并明确统一的检查标准,国家标准规定: 冷却空气的温度定为40oC。在此环境温度下,电机绕 组的温升限值:E级绝缘为75oC,B级绝缘为80oC。
表面的散热能力越强,稳态温升就越低。散热系数。 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数,对不同的冷却介质和不同的
气流速度, α有不同的数值。
(3)发热和冷却的速度取决于发热和冷却时的时间常
数T,T=cG/ αA 。物体的热容量越大,时间常数就
越大,散热能力越好,时间常数就越小。由于重量正
比于线性尺寸的立方,而散热面积正比于线性尺寸的
可达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因此电机温升可达到稳定 值。属于此类工作制的生产机械有水泵、通风机、造 纸机、机床主轴等。
(2)短时工作,在工作时间内温度
达不到稳定值;停车时间 很长,toff >(3~4)T,电机的
温度足以降到和周围环境温度一样,即温升足以降到 零。属于此类工作制的生产机械有机床的辅助运动,
会使电机过热而损坏。
3、不同工作制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1)连续运行时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电机的温升不仅取决干损耗的大小,而且与电机 的运行情况及其持续时间有关。 实际电机是由许多物理性质不同的部件组成、它 们各有不同的热导率。另外,电机中常有好几个热源, 使各部分同时发热。因此,实际电机的发热过程极为 复杂。为使问题简化,通常把整个电机或电机的某一 部分作为均质等温固体来研究。所谓均质等温固体, 是指物体表面各点的散热情况均相同,且内部没有温 差〔即热导率趋近于无穷大)的理想发热体,内此 得出的结论虽与实际情况不尽符合,但是实践证明, 在研究发热的规律和估计稳定温升时,仍是可用。
Qdt=cGdθ +αAθdt 在发热过程中,在时间dt内,物体产生的热量应为Qd t;散出的热量 αAθdt ;用以提高自身温升d θ 所需的 热量为 cGd θ 。
结论:
(1)均质等温固体的发热和冷却曲线都是指数曲线。 (2)由于物体的稳态温升θ ∞=Q/αA,所以单位
时间内物体内部产生的热量越大,稳态温升就越高,
平方,所以随着电机尺寸和容量的增大,发热和冷却
时间常数的数值将相应增大。
(4)无论是发热还是冷却,在最初阶段,物体的温升
总是上升或下降得较快,因此测温要快,测温的时间
间隔要短,随后时间间隔可逐步放长。
三、短时运行和周期运行时电机的发热和冷却
1、短时运行 电机的运行时间很短,按照规定的机、电数据, 在未达到实际的稳态温度时即停机较长的时间;下一 次起动时,电机各部分实际上均己冷却到周围介质的 温度。 短时运行时.时限优先采用15、30、60及90分钟四种。 如果超过规定的时 限,电机的温升将超过容许的温升限度,使电机的寿 命缩短,甚至被烧毁。
(3)埋置检温计法 较大的电机,在装配时常在预计有
最高温度的地方(例如槽内上、下层之间或槽底)埋置
检温计。检温计有热电偶和电阻温度计两种。电机运
行时,通过测量热电偶的电动势或电阻温度计的电阻, 就可确定被测点的温度。此法虽较复杂,但它可以测
得接近于电机内部最热点的温度。
因此国标中所规定的部件容许最高温度,因测量
在重复工作制中,额定负载时间与整个周期之比
称为负载持续率。标准的负载持续率为15%、25%、 40%及60%。每个周期为10min。 周期工作时,电机的发热和冷却过程是交错进行的, 故它达到的温升将比连续运行时低,如图。不论是周
期工作定额的电机还是短时定额的电机,都不可按其
周期工作定额或短时工作定额作长期连续运行,否则
(2)电机运行时,输出功率越大,则电流和损耗越大,
温度越就越高,但最高温度不得超过绝缘的最高允许 温度。因此,电机容许的长期最大输出功率(即电机 的容量或额定功率)受绝缘的最高允许温度限制,或 者说容量由绝缘的最高允许温度所决定。电机铭牌上
所表明的额定功率就是指在标准的环境温度(我国规
定为40oC)和规定的工作方式下,其温度不超过绝缘
2、周期运行 按照规定的电机数据,电机长期运行于一系列相 同的工作周期,此周期包括一个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 一个停机时间。负载时间与整个周期之比称为负载持 续率。国标规定,每个周期的持续时间为10分钟,负 载持续率分为15%、25%、40%及60%四种。 周期运行时,电机的发热和冷却过程是交替进行 的。它和短时运行一样,这类电机不可按周期运行时 的恒定负载作连续运行,否则台使电机过热而损坏。
的最高允许温度时的最大输出功率。
3、测量方法 (1)温度计法 这种方法用温度计直接测定温度,最为 简便。但温度计只能触及部件的表面,故测得的温度 仅为部件表面温度,而无法测出内部最热点的温度。 因此,温度计法测得的温升限度要比其他方法规定得 稍低一些。 (2)电阻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绕组发热时电阻的变化来 测定其温度。例如,若铜线绕组在冷态温度to(通常为 室温)时的电阻为Ro,当绕组温度升高至热态温度t时, 绕组的热态电阻为R,则根据 R / R o =(234.5十t)/(234.5十to) 即可求得绕组的热态温度。如绕组用的是铝线,式中 的常数234.5改用245来代替 测出的温度是整个绕组的平均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