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07

公共管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407

中国石化炼油化工公用管廊工程(二期)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公司名称-----------2013年4月目录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2、建设地点及自然条件3、施工条件4、主要实物工程量二、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2、适用围三、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2、组织措施3、施工管理及措施四、主要施工部署及方法(1)基础施工技术要求1、施工容及特点2、施工程序、方法、质量要求(2)管廊钢结构安装技术要求1、施工容及特点2、施工程序、方法、质量要求3、现场施工方法五、安装工程保证质量措施六、安装工程保证安全措施七、安装工程雨季施工措施八、现场文明施工措施九、工期保证措施十、施工技术、信息文档资料管理十一、质量通病防治:十二、保修、回访措施十三、劳动力需用计划十四、施工机具使用计划附表1、临设布置图附表2、施工计划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项目名称:中国石化炼油化工公用管廊工程(二期)炼化公用管廊工程(二期)共有二段管廊组成:第一段管廊:中石化香港成品油保税库至中石化原油商储库之间的管廊,主要作为原油商储库的界外配套管廊,近期主要服务对象是原油商储库,未来作为炼化和洋浦开发区的公用连接管廊。

该段管廊建成后,可将原油商储库与成品油保税库、炼化及其原油码头、成品油码头等相连接,未来往北延伸后,可连接规划中的炼化乙烯项目。

长度约2365米,投影宽度9 米,按四层设计,本期工程将先行建二层管廊。

计划工期:“ 2013年4月20日开工,2013年9月20日中交”。

第二段管廊:炼化成品油码头新建管廊陆域部分管廊。

该段管廊是成品油码头水域部分新建管廊的延伸,与炼化公用管廊工程一期相连接,从设在陆域和水域交界处的计量站至滨海大道,长度约 175米,管廊宽度与成品油码头水域管廊一致,为6.7米。

计划工期:2013年4月20日开工,2013年7月30日完工。

(2)建设地点及自然条件建设地点:炼化公用管廊工程(二期)位于洋浦开发区公共管廊规划区主要自然条件如下:A、风:年平均风速为 3.6 m/s。

该地区常受台风影响,每年平均约3~4 次。

6~10 月为台风季节,以7、8 月份最盛。

据推算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在35m/s 以上,台风期常伴有暴雨和大浪。

B、气温:年平均气温 24.7℃。

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 29.3℃;极端最高温度 38.5℃。

C、降水:受季风影响,旱、雨季分明。

一般 5~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7、8月份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48%,12月雨量最少,年平均降水日数 100.8天,年平均降水量 1113.8mm,一日最大降水量 184.2 mm。

D、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2%E、雷暴:雷暴多发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 114天。

(3)施工条件厂区界面外公共区域,临近海岸,主要施工区域毗邻滨海大道,跨越多条市政道路和现有管路,距离我公司现场生产基地近,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施工区域与界区外公共交通相互影响。

(4)主要实物工程量商品砼: 6525 (立方米)钢筋: 829(吨)钢材: 3689(吨)二、编制依据1.1中国石化炼油化工公用管廊工程(二期)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2炼化公用管廊工程(二期)基础工程设计1.3施工验收标准、规1.3.1桩基1.3.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1.3.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T50107-20101.3.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BJ106-20031.3.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1.3.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1.3.2钢结构1.3.2.1《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SH3507-20051.3.2.2《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1.3.2.3《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1.3.2.4《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JGJ82-911.3.2.5《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GB/T3632-19951.3.2.6《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19951.3.2.7《石油化工企业厂区竖向布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SH3529-20051.3.2.8《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12-20021.3.3电仪1.3.3.1《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3521-20071.3.3.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3.3.3《建筑防雷设计规》GB50057-20001.3.4安全1.3.4.1《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1.3.4.2《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SH/T3536-20021.3.4.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JGJ133-20011.3.4.3《建设工地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GB50194-931.3.4.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3.4.5《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1.3.5交工文件1.3.5.1《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71.3.5.2《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GB/T50328-2001;1.4我公司标准施工方案、质量、技术、HSE体系文件1.5现场堪察及实地调查情况三、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及措施1.1 施工组织1.1.1机构设置:⑴项目部:设一名经理、一名副经理。

⑵管理层:下设:工程管理部、经营核算部、物资供应部、质量安全部及综合部。

⑶施工层:土建施工两个队,钢结构安装二个队,钢结构工厂化预制一个队,防腐保温一个队。

1.1.2项目经理:⑴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由棵材担任,棵材为建设部批准的一级项目经理,曾管理过多项大型工程,施工经验较为丰富。

⑵项目副经理项目副经理由周宏沛担任,周宏沛为建设部批准的二级项目经理,曾管理过多项大型工程,施工经验较为丰富。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1.1.3施工准备:⑴施工准备①合同签定后立即组织图纸学习,进行图纸会审,详细记录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②对已编制的施工方案,网络计划等根据现场、设备及图纸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③完善施工图预算,做好工料分析单,提出材料设备供应计划单。

④对班组进行施工图技术交底,并有书面交底,同时在每道工序施工前还要进行交底,做到每个施工人员心中有数。

○5工地办公室、工具房、职工宿舍、食堂等在进场八日,开工前完成。

○6施工机具、设备根据施工需要提前进入施工现场。

⑵临时施工用水:本工程为安装工程,施工用水较少,每处只要一个DN50取水点即可满足施工需要。

⑶临时施工用电:①主要用电设备:临时用电量:(∑P1=382 ∑P2=750 ∑P3=122)∑P总=K1×∑P1+K2×∑P2COSφ+K3×∑P3∑P1 电动机额定功率∑P2电焊机∑P3照明及手砂轮等用电P=1.1×(0.7*382+0.45*750+1*122) =799KVA2、组织措施2.1 由公司具有项目经理资格的工程师任项目经理。

2.2 现场设项目工程师,负责技术,质量,处理施工过程中的一切技术问题。

2.3 由工程师或技师任各专业技术负责人,解决本专业的技术施工问题,技术核定,交工资料,交工等。

2.4 由项目经理组成安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工作安全和质量,安装质量。

1.2.5 设专职安全质量检查人员,设工序,工号质量兼职人员,保证工程安全安装质量,实现创优目标。

2.6 现场设质检室,做无损探伤检验和光谱检验等,保证安装质量创优。

3、施工管理及措施3.1 强化计划管理,实行计划网络,编制月、周作业计划,用微机跟踪控制管理,使计划执行的每个环节受到监控,保证按期交付投产。

3.2强化调度,集中统一指挥,树立调度会的绝对权威,保证指令通,步调齐。

3.3加强技术管理,实行全方位的技术承包,包方案制定,包施工指导,包技术处理和管理,包交工资料积累整理,包技术核定处理,实施包交工,包签证等。

3.4强化材料管理,不合格材料不进购,没有合格证的产品不准用于工程,保证供应优质材料确保安装进度和安装质量。

四、主要施工技术及方案(1)、土建基础施工技术方案1、施工容及特点1.1管廊基础施工的容包括基础开挖、垫层施工、基础钢筋、预埋螺栓、模板、混凝土。

1.2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施工期间做好降水排水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1.3基槽开挖后及时请监理、地质勘探部门进行地基验槽,有意外情况与设计院沟通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1.4初步确定管廊的基础开挖采用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原则上挖至基岩。

2、施工程序、方法、质量要求2.1施工工艺人工挖孔灌注桩工艺流程见下表:2.2施工准备2.2.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首先进行测量定位,清除地表障碍物(树木等)。

(2)全面规划统筹全场地的供、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整洁。

(3)根据轴线测设的情况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合理布置非施工区域。

(4)水泥库的搭建和防潮处理,砂、石材料的堆放场地,混凝土搅拌站的搭设与布置。

2.2.2技术准备(1)施工人员进场后,应尽快熟悉现场资料及图纸,了解本工程特点,针对性地掌握各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

(2)技术交底后,施工组织方案报甲方,监理审核,未经现场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的施工组织方案,现场不能开工。

(3)施工用的各种表格报表总监审核后方能使用。

(4)测量人员应做好轴线控制点及水准点的设置,主轴线偏差小于±5mm。

(5)桩位图各桩位置较为规整,采用极坐标法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我们为了达到精确控制,在各轴线上建立测量轴线控制点,以便准确定位与校核工程桩成桩后的轴线偏位。

(6)材料进场后,材料员及时取验原材质保书,无质保书的材料不予接收。

及时取样送检,取样时需有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并见证送样。

对钢材的材质、焊接检验;水泥的安全性及强度复检;黄砂、碎石的原材复检,含泥量,细度,级配检验;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

(7)前期现场与技术准备工作就绪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召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与各工种班长进行技术交底,了解工程的重要性及各环节和重点,技术交底后,应召集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二次交底,使每位参与本工程和施工人员对工程的特点、自身职责、工作协作有一比较明确的概念。

2.2.3施工工序(1)定位放线根据拟建建筑物轴线控制点建立施工放样测量控制网,并妥善保管,依据桩位设计图纸有关放样数据,采用全站仪施放各桩桩位,做好桩位标志,并在护圈上作桩位投影标志,注明桩号及标高,以便于施工过程随时检校。

桩顶标高由水准测量控制。

桩位需经裕检测复核后方可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