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优秀教学案例选登1、我歌唱,我闪烁——记一堂英语活动课初秋的温州,阳光暖暖地照着,一个由32名学生组成的班级里,传来了有节奏的鼓点声。
然而,这不是一堂音乐课,而是一堂由笔者自创的不同以往的英语课。
我们不妨称它为英语活动课。
【教学片段】鼓点声起,在热烈的鼓点声的感染下,老师领着同学们随着鼓点兴致勃勃地拍着手,屏幕上显示了六组符合典型开、闭音节规律的单词。
在教师的示意下,学生们随着节奏齐声念到:/ei/-/ei/, /m/-/ei/-/mei/-/meik/, /n/-/ei/-/nei/-/neim/,……平常枯燥乏味的音素,在鼓点和掌声的衬托下,仿佛突然摇身变成了可爱的音符,在教室里跳跃着,也在学生的心弦上响动着。
然后我又变换着节奏,像一位乐队指挥一样,让不同组的学生重复念刚才的音素加单词。
抑扬顿挫的,激起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致。
于是我又趁热打铁,向意犹未尽是学生发问:这些念起来朗朗上口的单词之间,有什么规律吗?很快就有学生指着第一行说:这一行的单词都是字母a 的开音节。
我马上表扬他: Very good! Here’s a star for you.(我同时给了发言者一颗表示鼓励的幸运星)。
接着,又有几位同学说出了其他几行单词的规律。
答对者也都得到了一颗星星。
师:大家都很聪明,相信下面难度大一点的句子,也难不倒你们。
于是我又出示六个配图的句子:1. the fat man eats jam.2. Jane makes a paper plane.3. Ted has ten pegs.4. She sees trees in the streets.5. A big pig is in a big bin.6. Mike has five nice kites.学生们看着这些有生动配图的句子,饶有趣味地读开了。
跃跃欲试的手举起了一片。
我于是请了一位热切地想表现的男孩试念第一句。
男孩既紧张、又兴奋,如此念到:尽管不是很流畅,但他成功地用学习过的语音知识读出了每个生词。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支持与赞许的掌声。
我也不失时机树起大拇指,称赞到:并将给他两颗星星。
这下,几乎所有的手都举了起来。
六个句子在学生的口里也越来越顺口的起来。
我马上不失时机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单词卡片,告诉学生我们将要玩一个记单词的游戏,看谁能运用所学过的语音知识,更好地记单词。
我先示范了一个:Ten, T-E-N,ten. Now who can spell bed?一名学生“唰”地站了起来,抢答到:B-E-D, bed. 当然,他也欢欣鼓舞地得到了一颗星星。
其他的学生再也等不及了,“砰砰”的举手声此起彼伏,我则忙者给他们发星星。
此刻,课堂已被学生主宰,我高兴地成了他们的“后勤服务员”。
比赛在激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我兴致勃勃地帮着学生数起了他们的战利品——星星:得到星星最多的女生不禁兴奋地叫了起来:Seven!我于是指着这名女生表扬到:She is a good girl!然后我话题一转说:Here’s a chant about a girl. Look! 随着chant的出示,我打着响指念唱到:Jim is a boy. He’s at school. Kate is a girl… …没等我念出第四句,已经有学生打着响指和了进来:She’s at home. Who is Polly? Polly is a bird. Where is the bird? It’s here! Here!一次念罢,学生们马上心领神会地再次齐声念唱了起来。
我趁着他们念得高兴,悄悄擦去了He’s, She’s, It’s.学生们一念完,我就问:现在这首chant不完整了,大家还能不能在来一次?“Yes”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到。
于是他们又津津有味地chant了起来。
“光会说不行,谁能帮老师把chant 恢复原样?”我一副要为难他们的样子。
“我!我!”学生个个都胸有成竹的样子。
我不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请了两位上来写后,对其余同学说:“谁能在自己本子上写对的,下课来跟老师换星星。
”于是,台上、台下的学生都喜滋滋地写了起来,……【教学分析】1、要勇敢地从教材中跳初出来。
本课书的设计,不是直接取材于教材中的某一课。
而是笔者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将教材的要点与自己收集的素材,进行再加工后,重新设计的。
我们常常会发现拿到教材时,觉得教材提供的素材与现实不很相符,或者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可又觉得不能抛开教材不管。
其实,只要我们读透教材,看清编者意图,取其精要为我所用便可。
大可不必担心学生不读课本原先设计的对话,会对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造成损失。
2、大胆尝试“愉快教学法”,帮助巩固词汇与语法。
“愉快教学法”是近几年倍受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
可往往一说到语法教学、词汇教学,就觉得很难与愉快教学联系起来。
我是在上完JEFC教材第一册的第五单元后,萌发用愉快教学法复习巩固语法与词汇的。
因为学生此时已渐渐感觉到识记单词和正确理解语法的难度了。
如果不及时给他们注入兴奋剂,恐怕会有不小的后遗症。
那么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心理学实验表明,太熟悉的东西,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完全陌生的东西,因与主体已有的经验联系不上,也不能引起兴趣。
恰当的做法是把新异程度定在学生“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尺度上为好。
另外要难易程度适中,坡度递进。
让学生在等峰爬破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同样是让学生念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因为有了鼓声与掌声,便有了新意,学生的乐趣也随之而来。
接着又从单词到句子,让学生体验我“跳一跳”也能够得着的兴奋感。
而单词拼度赛,则让刚才够不找的学生,也有了感受成功的愉快体验。
学生们在玩中学,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进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本课中用CHANT复习语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音乐美与语言美在这堂课上交相辉映,师生都其乐融融。
3、巧用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形成性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空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本堂课中,我用了星星,让原本抽象的评价变得看得见了。
学生们都努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别看星星虽然小,但却点亮了许多学生的自信心。
每天都能数到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星星,每天都有收获的感觉,不用忐忑不安地等待考试来审判自己,学生怎会不喜欢呢?2、领悟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这段话,我们已经是耳熟能详,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落实,却始终混沌不清。
在一个寻常的初春早晨,一堂看似寻常的英语公开课,一次与新课程的亲密接触,让我深刻地领悟了这段话,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留下了极不寻常的一页。
这堂课就是谢树斌老师上的Junior English Book I Lesson 89.[教学片断](课前准备:分发给每一组学生[4人一组]一本汉英字典)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和着抑扬顿挫的chant声揭开了本堂课的序幕。
Rice, rice, a bowl of rice. Juice, juice, a bottle of juice….学生一个个拍着掌与video里的声音交相应和着,很快打破了沉闷紧张的气氛。
这是课前的热身活动,又为接下来要讨论的食物做铺垫。
念完chant后,谢老师微笑地说:“I’m new here.. I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you. What’s your favourite drink?”生1: My favourite drink is coke. 谢老师笑着点头说:Coke is very popular now. (生1露出笑容,坐下) 老师又继续问: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生2:My favourite fruit is apples. 谢老师惊喜地说:Apples are nice. I like apples, too. … 老师又微笑地问:Can you ask me questions?由于老师做了很好的引导和铺垫,语言又具极强的亲和力,学生们开始砰然心动,纷纷举手,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如: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Can you swim?,问出了许多老师想要的答案,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谢老师带着询问地语气又问:”What food do we have?” 在屏幕上打出学生学过的食物、饮料和水果名称。
然后,皱着眉头,按着腹部说:” I’m hungry. Look at this guy. Is he hungry? What fo od does he have?” 于是画面出现了一个可爱滑稽的卡通人物Gus, 接着播放迪斯尼动画英语Gus 到朋友家一口气吃了很多东西的画面,选材贴切,画面生动有趣,既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单词soup, spaghetti, corn, sandwich等,又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到朋友家乱吃乱喝是不礼貌的行为。
老师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词汇拓展,于是又刨根究底地问:”What other food do you know?”“ You can l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学生4人一组纷纷查字典,踊跃地上黑板写下他们知道的或者是字典中查出的他们喜欢的食品名称,继而,老师又亲切地说:“Who writes the word, please teach the word to the other students” 学生于是逐个站起来教生词,诸如:beef, cheese, pie, onion, uncooked fish 等等。
一个个笑容可掬,洋洋得意,也许比较满意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老师又继续指着黑板上的生词,略带神秘地神情问:“Can yo u guess what kind of food Li Lei would like? What about Jim?”生(思索一会儿): Li Lei likes rice , dumplings. Jim likes beef. 师(高兴地大声说):Very good. Li Lei likes Chinese food. Jim likes English food. 就此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不同国家的人们吃不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