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政治复习:传导性选择题专题

2021年高考政治复习:传导性选择题专题

传导性选择题解题技巧经济传导性选择题,逻辑性很强,不仅考察知识逻辑性,也强调答题技巧,下面介绍从常见知识逻辑和解题技巧:一、知识逻辑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一、主体不同,财政政策,国家财政部门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商业银行执行第二、手段不同,财政政策:财政收入(税、利、债、其他);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等)货币政策: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额度,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缓解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

a.当物价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时,一般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上调存款利率,居民储蓄增多,上调贷款利率,贷款数量减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下降,从而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抑制总需求和物价增长。

b.当物价持续低迷,出现通货紧缩时,一般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减少,居民投资、消费增加,下调贷款利率,贷款增加,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放贷能力,从而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4、增值税的作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营业税改增值税,减轻企业的税负,刺激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解题技巧1.题肢直接推导型首尾判断法。

第一步,掐头去尾。

根据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

即先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精准定位。

第二步,看中间逻辑关系,比较、推导。

解答传导类题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经济现象的逻辑关系,由因推果、果再变因、因再推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因果链条。

解答此类试题主要分析每个选项中各项措施、环节或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在其传导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或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则该选项就排除例1.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者。

下列符合这一传导规律的是( )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②农产品供给减少③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④农业比较收益下降A.④→②→③→①B.②→③→④→①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答案】 C 根据材料起点在商品的价格开始,然后根据经济逻辑关系,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首先在生产领域,然后再波及消费者,可以排列出1-4-2-3. 例2.租购同权,是指符合条件的租房者可以享受义务教育、医疗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

“租购同权”是我国一项重大民生举措,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影响的传导路径可能是( )①淡化住房租购权利差异→减少购房需求→斩断房价上涨的根基②增强租房者的安全感和稳定感→缓解住房供求矛盾→提高存量住房利用率③稳定房屋租赁关系→形成统一开放的房屋租赁体系→防控房地产市场发展④增加房屋租赁需求→引导房地产企业转型→优化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租购同权不能斩断房价上涨的根基,故①传导错误;租购同权不是为了防控房地产市场发展,故③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2.题肢重排推导型此类选择题,给定多个题肢,并打乱,每个选肢只有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试题要求根据题意,对所有题肢进行排序。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中的相关措施,按照其内部逻辑关系,按照由近及远、由先到后的关系,推理其产生的影响或发展的顺序。

推理中关键把握两个方面:首先,找出选项中与材料措施(事件)具有直接关系的选肢;其次,要明确材料中相关措施的最终目的或结果,即判定逻辑结构中的首项和尾项;最后,要注意各项之间的关系,按照同一逻辑排列,不能倒置。

例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实现从传统商务模式(工厂——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现代商务模式(工厂——批发商——消费者)向电子商务模式(工厂——消费者)转变,其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商品流通环节减少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③生产者经营成本降低④商品价格下降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答案】 A ,传统商务模式的流通环节是: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电子商务模式的流通环节是:生产者-消费者。

两者比较,流通环节减少,这会使生产者经营成本降低,从而使商品价格下降,而物价的降低,会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故正确的传导路径是①→③→④→②3.题肢筛选排序型题中给定多个题肢,其中有一个(或几个)题肢与设问要求不符,要求选出其他三个(或四个)与设问要求相符的题肢并进行正确排序。

解答时首先要排除不相关的或错误的题肢,然后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排序。

例4.【2018年全国卷Ⅱ第13题】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

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

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 该国大幅上调关税,则导致钢铁进口时所需缴纳的关税增加,进口成本上升,则进口量有所限制,国内的钢铁制品需求增加,则成品价格上涨,消费者所需花费的成本更高,消费者利益受损。

路径为①→③→⑤4.题肢填空型题中给出某个事件推理的完整逻辑链条,但是在整个链条中空出几处,要求考生根据试题要求和逻辑关系,选择相应的关键词填入空白使之成为合理的完整逻辑链条。

(选择题肢,加以比较试验。

)类型三:因果类选择题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

它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得益于”等。

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

另一种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

解答此类题型时,关键在于确定与题干要求相符的意义,需要由材料作合理的延伸,要有充分的可能性。

例5.(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人民币元,居世界第二位,近10年平均增幅超过25%。

中国对外投资蓬勃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①减少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降低汇率风险②促进投资对象国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③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发展④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 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其产生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投资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是个双赢的结果。

②④项符合题意,可选;我国近10年对外投资平均增幅超过25%,说明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是在增加的,①项不选;③项推进全球资本一体化不符合事实,排除;正确选项为C。

传导专题课时作业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某民营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

因面临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融资困难等经营困境,2019年该企业主动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出让35%的股权。

该企业此举的目的是①通过股权让渡,逐步退出市场②引入外部股东,激发企业活力③调整资本结构,获得股权融资④利用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7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3)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3、(2017年高考江苏卷政治8)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

2016年,我国全网上线电影由上年的700 多部增加到2500 多部,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进步→消费方式改变→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效益增加B.消费需求增加→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C.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D.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供给增加4、[2013·广东卷] 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扩张性财政政策)―→①对原材料的进口增加②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③经济建设支出增加④生产扩张,总需求增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5、【2016年全国卷Ⅰ第15题】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6、(2020省质检,14)2019 年 12 月 10 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深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取消药品流通中不合理的中间环节,并由国家确定质量标准、公示采购量进行统一招标,企业根据自己的成本和产能参与竞价投标。

对上述措施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①集中带量采购→中标企业以价换量→降低药品采购价→消费者受益②取消中间环节→减少流通费用→降低药品成本→医疗机构利润增加③国家统一采购→政府确定生产计划→企业保证供应→药品市场稳定④突出质量标准→激励研发投入→推动药品创新→医药消费质量提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2019全国Ⅲ卷,15)某国是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

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①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③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④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8、(2019·江苏卷)2018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多个伙伴国达成协议,同意在2019年上半年实施新的石油减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