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二:我的满分复习经验
发现论坛考数学一的还是比较多的,因为考的是数学二,概率、高数跟向量有 关的等等都不涉及,所以从现在看,总体而言,数学二还是比较简单的,至少复习 量没有那么大。
大家刚复习时, 都把章节、 大纲给定好了, 但是起点都差不多一样, 所以刚开始复习没有所谓的数学几比较难。
我相信,如果我当初要考数学一的话, 花费的时间也不会比现在多多少,而掌握的程度也差不多了,所以,大家也不要歧 视数学二。
因为很喜欢学数学,所以大一大二学数学还是比较用功的,不过学的程度当然 不高了,很久没有接触数学,难免生疏不少,尽管有兴趣但是刚复习难度真不小, 尤其是下册,其实有一份对数学兴趣还是很不错了,至少你很乐意去学习。
从暑假之前书本基本大致看完了,不算太早,当然,最初就是看课本了,那时 候什么也不懂, 就是看书, 看定义, 做课后练习题, 我同学和我都是按同样的步骤, 我复习时有个特点,就是不太乐意对答案,一方面是没有答案在手,不愿意买,也 懒得对,另一方面是莫名奇妙的自信,总觉得自己写的都是对的,当然不会的题目 还是想办法参考一下的。
不过我建议大家最好找到答案,看过程,看精确度,等到 复习最后才发现,其实不会的真不多,而错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准确度不高, 粗心等毛病,所以准确度和细心是整个复习过程中贯彻始终的,无论是刚开始还是 复习的最后,这点我深有感悟,你会再多,算错了,抄错了,最后和你不会结果是 一样的,所以,千万要有耐心,你差的不是时间,而是克服你的惰性,不要眼高手 低,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它的用处的。
其实第一次看书,可能觉得很难,也算是比较新的东西了,不过不用害怕,这 是第一次你要克服的东西,需要掌握的东西一定想法弄懂(顺便说下,其实我用大 纲解析的唯一目的是确定考试范围,至于什么要掌握,什么要理解我没有在意,毕 竟刚开始都是一视同仁的,刚开始不用区分的太开,第一次是要尽量去理解的,而 至于什么掌握啊, 到后来你买些复习资料, 做些题目, 哪块特别重要, 你会明白的) , 尽量不要把它撇开,不过之前你也可以大概过一下定义,知道你要面对的是什么, 然后再开始第一轮复习。
看定义,看定理,看什么?要看定义使用的前提,使用的条件,这样你看完后 以后碰到题很容易明白它要考察的是哪块内容,数学复习最高境界就是看到题目, 你知道出题人考察的是哪块内容,他设置了怎样的陷阱,你怎样去避开它,看出出 题人的心思,这与清楚明白定义是分不开的,所谓打基础就是这个意思。
就比如定积分的定义这个例子,你可能觉得定义复杂苦涩,但是如果你明白它 就是一个一个小长方形面积的极限和,既然是极限那么它肯定跟求极限也能拉上关 系,不就是明显一种思路吗?例子呢就是给你解题的步骤和思路,怎样解,怎样写 参考的是例子,而且有时候一个简单的例子给你提供解题思路,让你开眼界,之后 就是课后题目了,你定义理解的如何,怎样应用,就在于这些题目,如果你没有举 一反三还有记性特别好的话,尽量多练习,加深理解,一定不要懒惰哦。
很多人对于书本上的定理证明过程有疑问,到底有没有必要掌握,哪一年的数 二真题不就是拿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作文章,直接证明定理。
我同学有问:泰勒公式 可以证明吗?柯西中值定理呢?当然不行了,你可以用它们去理解,但是考察的不 还是书上证明吗?从另外想,知道它的思路既可以加深理解也可以用于其他方面, 比如线性代数中 R(AB)<=min(R(A),R(B)),如果你掌握了这个证明你还 可以得到,AB 列向量是 A 列向量的线性表示,AB 行向量是 B 行向量的线性表示,等 等,足见掌握定理证明的作用了,不过可能你一时老忘记,等你做题你会明白的, 到时可以加强巩固。
看书本不要担心看的慢,不用害怕别人超过你,只有基础打牢了,你以后才能 更占优势,‘让子弹飞一会’。
过完一遍,尽管你做了很多,但是不理解的还是很多,不会用的还是很多,你 可以第二轮了。
我呢,看第二遍也就没有怎么再做课后题了,就是那些不会的,感 觉不错的看看,这一遍要加强巩固,你时间也花了不少,忘记的也不少,这次在上 次基础上更加注重理解,课后题目不用再做一遍,觉得掌握的还可以的可以找几道 练练,我相信肯定没有第一次那么生了,你要还没掌握好的多做几道,还是注意精 确和细心,勤动手。
还要多和同学讨论,看看别人怎么掌握的,不要自侍自己复习 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点,有些东西是你看书不能明白的。
至于其他练习题目嘛!你可以买本,但我记得当时我就看书了,看完书没敢看 真题,那时候对真题什么难度不知道,听说很难,难就难在,应用强,技巧强,这 是一般人看书看不出来的,需要复习资料。
当时也好像没出书,就到图书馆借书看 了,说实话我看过一眼真题,只记得第一道题目是考察求极限时不能用加减直接无 穷小代换,这是第一次感觉难度还有掌握方法与技巧的重要性,于是换了本书,不 记得是哪个复习班的书目,2006 年出的,有点老了,不过我可没有嫌弃,那个时候 因为大三下学期,专业课不少,所以有时候到图书馆看两眼,那个时候有点心不在 焉的感觉,后来就是这本书下定决心看的,看书的时候,我只知道,是不断从里面 学东西,有时候感觉都看了书怎么还都是不会的,不过我也是很可以接受的,感受 一下真正的数学,印象最深的就是数列证极限的方法,求极限的方法,还有变限积
分,这些似乎都是新的,这个时候不会的越多反而会兴奋,因为学的空间有很大。
到最后你会发现剩下能学的东西不多了,只剩下重复的练习。
后来复习全书出了,当时没打算买,本想就这本书了,后来发现课后题目不会 的很多,这就是我在数学论坛第一个帖子关于无界和导数那块,记得是战地黄花老 师的解答让我恍然大悟, 开始在数学版驻扎的, 看了战地老师的讲座真是如获至宝, 强烈推荐,暑假期间看了,对书本上那些定义的理解和深度应用更是掌握很多,不 过后来买了复习全书,虽然书上没有掌握的不少,但是完全不同的高度看待问题, 理解的深了,当然看书没那么难了,暑假匆匆看了这本书。
再说 660〔数二内容少只有四百多〕题,第一次看是很早了,同学早买的,只 知道了那个时候,不是看题而是看答案把选择题看完的,那时候真的觉得除了打击 没别的了,后来看完复习全书再做的时候也不敢保证都掌握的不错,所以这本书真 是查漏补缺的,要深层理解定义,这本书还是比较好的。
这期间在论坛学到不少,虽然数二的内容比较少,但好多东西还是相同的,大 家相互学习氛围还是比较好了。
后来就是直接模拟题了,十月到十一月吧,400 题,确实有难度,那个时候对 数学还是比较有感觉的,说实话 400 题 3 个小时做完真不容易的,复习到现在算是 有点小成了,不过遇到困难要心态好,不会的就把它看作自己缺的那块,补补,越 往后一是数学没有了当时的激情,能学的空间不大了,可能有倦怠的感觉,这时候 即便觉得数学不错,仍不要放弃,复习以前忘记的,这时候主要不是复习数学了, 十二月中每天做套真题, 因为之前动手不好, 导致真题错误大都是粗心导致的错误, 所以我一直强调要勤动手,细心,做真题你就有感觉的,剩下的就是练习准确度还 有温习以往的。
如果大家觉得我复习太快没时模拟的多做真题,每一年真题就相当于把书本过 了一遍。
最后几天把合工大几套题匆匆做了一遍,卡的时间,时间还可以吧。
大家要把握好时间,我感觉数学时间用的很多〔我用的有点多,来源于喜欢数 学〕,大家一定要斟酌,英语每天都要进行,政治在以后一段每天都要看,专业课 程因为书多,所以暑假就开始了,以后或多或少都看点。
总之,数学要打好基础,细心。
功到自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