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粮仓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粮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粮仓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粮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粮仓整体解决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10)第二章需求分析 (11)2.1业务信息化现状 (11)2.2业务信息管理需求 (11)2.3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12)第三章建设目标与内容 (15)3.1建设目标 (15)3.2建设内容 (15)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18)4.1设计原则 (18)4.2总体架构 (19)4.2.1系统基础平台 (19)4.2.2粮库数据中心 (20)4.2.3应用支撑平台 (20)4.2.4业务平台 (21)4.2.4.1粮库环境监控平台 (21)4.2.4.2集成监管监控平台 (21)4.2.4.3智慧仓储智慧安防平台 (21)4.2.7信息安全体系 (22)4.3技术实现 (23)4.4标准规范 (26)4.5进度计划 (26)第五章基础平台设计 (28)5.1总体设计 (28)5.3网络设计 (30)5.3.1需求概述 (30)5.3.2总体构架 (31)5.3.3网络管理 (34)5.4服务器系统 (34)5.4.1数据库服务器 (34)5.4.2应用服务器 (35)5.4.3前置机 (35)5.4.4备份服务器 (35)5.4.5管理服务器 (35)5.6备份系统 (36)5.6.1部署方式 (36)5.6.2远程容灾 (36)第六章数据中心设计 (38)6.1运行机制建设 (38)6.1.1运行机制标准建设 (38)6.1.2保密安全防范措施 (38)6.2数据库建设 (39)6.2.1采集数据库 (40)6.2.2交换数据库 (40)6.2.3核心数据库 (41)6.2.4元数据库 (41)6.2.5元数据维护 (43)6.3数据运行管理 (44)6.3.1基础信息数据模式 (44)6.3.2粮食信息数据管理系统 (44)6.3.3运行管理与监控系统 (45)第七章应用支撑平台 (46)7.1 地理信息平台 (46)7.2 共享服务平台 (50)7.2.1建设目标 (50)7.2.2平台架构 (51)7.2.3目录服务 (53)7.2.4数据服务 (56)7.2.5应用服务 (59)7.2.6服务接口层 (59)7.2.7系统服务 (60)7.5 内容管理平台 (62)7.5.1设计思想 (62)7.5.2信息栏目 (64)7.5.4门户前台主要功能 (64)7.5.6门户基础管理 (69)7.6 应用集成平台 (72)7.6.1应用集成 (73)7.6.2界面集成 (74)第九章业务平台设计 (75)10.1 环境监控子系统 (75)10.2报警子系统 (75)10.3粮食地理信息平台 (76)第十一章智慧安防 (76)11.1概述 (76)11.2现状分析 (76)11.3建设目标任务和内容 (77)11.4方案设计依据 (77)11.5技术方案 (82)11.5.1方案设计原则 (82)11.5.2方案设计思路 (85)11.6图像联网设计 (89)11.6.1图像联网架构 (89)11.6.2图像资源国标整合 (89)11.7平台功能介绍 (92)11.7.1数据访问的控制 (92)11.7.2应用服务的控制与保护 (93)11.7.3安全攻击的检测和反应 (93)11.7.4客户端访问安全控制设计 (93)11.7.5报警联动设置 (95)11.7.6系统状态检测 (95)11.7.7电子地图设置 (96)11.7.8集成平台多功能控制 (96)11.7.9实时音视频监视 (98)11.9.10录像检索与回放 (100)11.7.11录像视频导出 (101)11.7.12报警接收与管理 (102)11.8运行机制 (103)11.8.1建设阶段 (103)11.8.2运营阶段 (104)第十二章信息安全体系设计 (105)12.1软件本身的安全 (105)12.2网络的安全防护 (110)12.2.1网络防病毒 (110)12.2.2 VPN虚拟专用网 (110)12.2.3 SSL安全传输协议 (111)12.3安全的管理体系 (111)12.3.1管理目标 (111)12.3.2管理框架 (111)12.3.3安全技术规范 (112)12.3.4人员与组织结构 (114)12.3.5应急事件与响应 (116)12.3.6安全培训 (117)第十三章项目实施方案 (118)13.1总体任务目标 (118)13.2详细实施计划 (118)第一章概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决策和2011年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大力促进粮食经济的发展和全省粮食信息化进程,适应粮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求,全面提高粮食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水平,努力为实现“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引导、支撑和保障,省局决定从2011年起,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设“智慧粮食”工程。

当前,政务业务信息化发展如何有效的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用和管理以促进部门协作、量化决策是当前信息化发展较快领域及各部门所重点考虑的工作任务。

本着“科学发展、协调统一”的思想,黑龙江省粮食局将统筹考虑全省粮食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建设方案。

全省粮食信息化统筹发展将按照业务应用统一规范、信息资源的“一数一源”管理和服务、技术利用做到开放可扩展,实现全省粮食信息化工程建设数据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管理规范一致,启动“智慧粮食”工程建设,推动全省粮食信息化工作科学开展。

第二章需求分析2.1业务信息化现状省粮食系统信息化建设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业务信息化现状如下:1.下属各粮食局建设了粮库温湿度、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粮库的智能控制;2.按照国家粮食综合管理要求,应用了流通统计报表系统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成功建设和应用对于黑龙江省内全面实现粮食系统信息化统筹发展是一个良好开端。

2.2业务信息管理需求1.对现有系统的接入需求。

建设省级粮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省内粮库温湿度、视频数据系统的联通。

2.粮食地理信息系统需求。

实现完善全省物流中心、中心粮库、骨干粮库、一线收纳库网点布局,掌握各节点的仓容量、仓房质量、功能特点、设备配置、技术发展、人员构成等,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并提供相应展现服务。

3.储备粮管理系统需求。

实现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级储备粮管理。

4.粮食安全监测预警预报系统需求。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模型,确定监测预警指标,及时调整监测频率和密度,增强监测预警的敏感性和即时性,提高监测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切实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分析功能。

5.粮食应急保障指挥系统需求。

实现粮食应急联动管理中心,集中调度应急资源,支持应急反应的指挥和行动,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6.粮政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需求。

研究制定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当市场行情出现较大波动时,能在第一时间为领导快速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全面提高我省的粮食行政管理水平。

2.3数据中心建设需求1.元数据管理的需求统一和规范粮食信息化的信息内涵,指导粮食信息化数据库及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

对粮食流通管理数据中心的基本数据集的内容结构,数据元描述规则、分类代码和目录格式,以及数据集元数据描述规则、数据集分类编码等做统一约束。

为粮食行业信息管理标准化提供依据,为构建整体的粮食信息模型和数据字典提供基础信息资源。

应包括基本信息、仓储建设、储备粮管理、应急指挥等其他数据内容。

2.对信息资源目录的需求对接入粮食流通管理数据中心的所有信息资源,包括应用系统、应用服务和数据资源,都采用相应的元数据进行描述,以这些元数据为核心,建立业务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利用元数据中对种类信息资源的描述,通过目录管理动态生成种类应用目录、服务目录、数据资源目录,使得信息使用者能够在其引导下,有效、快速、便捷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基于目录资源的组织管理,提供目录的查询和导航服务,可以灵活的对导航模式进行管理,可以动态的添加、删除导航方式,并且可以动态修改已经存在的导航方式。

对共享资源采取目录管理模式,有利于领导、各个部门全面了解和利用全局信息资源。

目录主要用来管理两类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

其中服务是指可以重用的能完成某种功能的应用等程序模块。

众多的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这类功能模块采用Web service技术打包成web服务,通过目录实现有序化整理和管理,提供给大家共享,减少重复开发。

3.对数据处理的需求为了提高共享数据的质量,便于用户快速、有效地使用数据,对采集交换至中心的数据提供统一的数据转换、清洗、比对、关联、整合等管理,以及统一的安全认证、授权管理,统一的备份/恢复机制,统一的信息资源更新机制等,以保证数据资源的安全、质量,支持方便高效的共享服务。

4.对数据共享的需求共享内容可以分为基础信息、交换信息主题信息、决策支持信息、政务业务公开信息等。

这些信息都是在跨部门主题应用建设过程中,由平台统一采集交换逐渐沉淀在中心,并由中心负责数据管理,以及多维度的数据挖掘分析,为部门提供指数据交换、共享信息目录导航、共享信息查询等数据共享服务。

5.对数据交换的需求黑龙江省粮食局需要解决纵向数据交换----省粮库与各个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省局与国家局数据交换,都需要规范、方便的数据交换服务。

数据交换应当独立于具体应用,与具体应耦合关系松而清楚,不随应用的变化而变化;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实现安全的传输;提供统一接口规范,实现异构系统之间、不同格式数据的交换。

6.数据服务需求支持粮食流通管理数据中心与粮食生产流通、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粮库管理,以及其它信息资源库相互间的数据交互利用;通过电子业务平台、粮食流通管理数据中心面向职能部门、业务应用提供按需数据服务,可实现服务封装、注册、发布、组合、集成管理。

第三章建设目标与内容3.1建设目标紧紧围绕现代粮库管理发展要求和“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化信息技术在粮库智能化、安防监控各个环节的应用。

到2016年,初步构建起以“信息基础设施先进、信息资源充分开发、技术应用快速成发展”为主要标志,以“数字化政务、精确化业务、网络化服务、智能化智慧”为主要内容的“智慧粮食”基本框架,形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安全稳定、信息共享、多级联动、覆盖全省的较为完善的粮库信息管理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开发利用和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支撑粮食宏观调控科学决策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能力大幅提高,全省粮食信息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3.2建设内容深入推进智慧粮库建设,建设全省统一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粮库管理数据中心,实现全省粮库信息集中、统一监控、统一指挥;形成两个体系,分别是信息化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

主要包括:1.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