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三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辅导专题讲座_平面向量单元易错题分析与练习

高中三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辅导专题讲座_平面向量单元易错题分析与练习

平面向量易错题解析赵玉苗整理1你熟悉平面向量的运算(和、差、实数与向量的积、数量积)、运算性质和运算的几何意义吗?2 ___________2、你通常是如何处理有关向量的模(长度)的问题?(利用|a|2a ;|a| x2—y2)3、你知道解决向量问题有哪两种途径?(①向量运算;②向量的坐标运算)4、你弄清"a b x1x2 y°2 0 ”与"a//b 捲y2x2y1 0” 了吗?[问题]: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与两个实数的乘积有什么区别?(1)在实数中:若a 0,且ab=0,则b=0,但在向量的数量积中,若a 0,且a? b 0,不能推出b 0 .(2)已知实数a, b,c, (b o),且ab bc,则a=c,但在向量的数量积中没有a? b b? c a c .(3) 在实数中有(a ?b) ?c a ?(b ?c),但是在向量的数量积中(a? b) ? c a?(b?c),这是因为左边是与c共线的向量,而右边是与a共线的向量.5、向量的平移公式、函数图象的平移公式你掌握了吗?6、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你掌握了吗?三角形内的求值、化简和证明恒等式有什么特点?1、向量有关概念:(1)向量的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注意向量和数量的区别。

向量常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注uuu意不能说向量就是有向线段,为什么?(向量可以平移)。

如已知A(1,2),B(4,2 ),则把向量A B按向量a =(- 1,3 )平移后得到的向量是__________ (答:(3,0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注意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uuu(3)单位向量: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与AB共线的单位向量是AB );|AB| (4)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叫相等向量,相等向量有传递性;(5)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a、b叫做平行向量,记作: a // b , 规定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

提醒:①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但共线向量不一定相等;②两个向量平行与与两条直线平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两个向量平行包含两个向量共线,但两条直线平行不包含两条直r uuu umr线重合;③平行向量无传递性!(因为有0);④三点A B、C共线AB AC共线;(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

a的相反向量是一a。

如下列命题:(1)若a b,则a b。

(2)两个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

uuu umr uur uuir r r r r (3)若AB DC , UABCD是平行四边形。

(4)若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AB DC。

(5)若a b,b c , 则a c。

(6)若a//b,b//c,贝U ;//:。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答: (4)(5))2、向量的表示方法:(1)几何表示法: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如AB,注意起点在前,终点在后;(2)符号表示法: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如 a , b , c等;(3)坐标表示法: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以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 j为基底,则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可表示为a xi y j x, y ,称x, y 为向量a 的坐标,a = x, y 叫做向量a 的坐标表示。

如果 向量的起点在 原点,那么向量的坐标与向量的终点坐标相同。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e i 和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1、 2,使a = 心+ 2 e 2O 女口( 1)若a (1,1)br r 1 r 3r一 (1, 1),c (1,2),则c __________ (答:—a -b ); (2)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基底的是A.2 2um IT in IT uu irmi13 e (0,0), e 2 (1, 2) B. q ( 1,2)0 (5,7) C. q (3,5)(2 (6,10) D.耳(2, 3)忌(-,-)urnr uuu uuir r uuu r uurr r(答:B );( 3)已知AD,BE 分别是 ABC 的边BC,AC 上的中线,且AD a,BE b ,则BC 可用向量a,b 表2 r 4 r示为______ (答:2a -b );( 4)已知 ABC 中,点 D 在 BC 边上,且 CD 2 DB , CD r AB sAC ,3 3则r s 的值是—(答: 0)4、 实数与向量的积 :实数 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 ,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r r — — _ _1 a a , 2当 >0时, 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 <0时, 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当 r r 〜=0 时, a 0 ,注意: a M 0。

5、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uuu r uuu r (1)两个向量的夹角:对于非零向量a , b ,作OA a, OB b , AOB称为向量a , b 的夹角,当=0时,a , b 同向,当= 时,a , b 反向,当 =一时,2—fe-fa ,b 垂直。

f _r r(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如果两个非零向量 a , b ,它们的夹角为,我们把数量|a||b|cos 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或点积),记作:a ? b ,即卩a ? b = a b cos 。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 量积是0,注意数量积是一个实数,不再是一个向量。

如(1) △ ABC 中, | AB | 3 , | AC | 4 , | BC | 5,则 AB BC __________ (答:- 9);r 1 r 1 r r r u r r r u (2) 已知 a (1-),b(0, -),c a kb,d a b , c 与 d 的夹角为—,则 k 等于 ___ (答:1 ); 2 2 4 r r(3) 已知a 2, b 5,ago ___ 3,贝U a b 等于 (答:J23 );(4)已知a,b 是两个非零向量,且a b a b ,则a 与a b 的夹角为 _____________ (答: 3。

°)(3) b 在a 上的投影为| b | cos ,它是一个实数,但不一定大于 0。

如已知|a| 3 , | b | 5,且(4) a ?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 ?b 等于a 的模| a |与b 在a 上的投影的积。

(5)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设两个非零向量 a , b ,其夹角为则:r r r r ① a b a ?b 0 ;—b- f —r r r2 r r r 2 r f T 2 f T T r②当a , b 同向时,a ? b = a b ,特别地,a a?a a , a va ;当a 与b 反向时,a ? b =r r r rr r r r— a b ;当为锐角时,a ? b >0, 且a 、b 不同向,a b 0是为锐角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当为钝 12,则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为 _________ 12 (答:—)5角时,L r ra ?b v 0,且a、b不反向,ra b 0是为钝角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一a?b r r r r③非零向量a , b夹角的计算公式:cos ?卡:④| a ?b | | a || b |。

如(1)已知a ( ,2 ),b (3 ,2),如果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则的取值范围是(答:4或 0 且 1 ); (2)33已知 OFQ 的面积为S ,且OF FQ 1 , S —,贝U OF , FQ 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2(cosx,s in x),b (cosy,si n y), a 与 b 之间有关系式 ka(—,—));(3 )已知 a 4 373 a kb ,其中k 0 ,①用k 表示a b ;②求a b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a 与b 的夹角 的大小(答: --(k 0);②最小值为— 4k 2 60o ) 6、向量的运算: (1)几何运算: ① 向量加法: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外,向量加法还可利用“三角形法则” uuu uuu uuu a b AB BC AC ; ② 向量的减法:用 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

iuu uuiu nur ② AB AD DC 进行,但“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不共线的向量,如此之 :设 unr T uuu T AB a, BC b ,那么向量 uur T TAC 叫做a 与b 的和,即 uur :设AB T uuur TT a, AC b,那么 a“三角形法则” 注意:此处减向量与被减向量的起点相同。

uuu uuu uuiT uuiT ③(AB CD) (AC BD) uuu T uuu 形ABCD 的边长为1, AB a,BC I uuu UULT OB O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 T uuiT T T b, AC c ,则 |a uuu uuur uuu OB OC 2OA ,则 VABC 若D 为 ABC 的边BC 的中点, ABC 所在平面内有一点 则 的值为—(答:2); ( 5)若点O 是厶ABC 的外心, (答: 120o ); T T(2)坐标运算:设 a (x 1, y 1), b (x 2, y 2),则:T T①向量的加减法运算:a b (x 1 x 2, y 1 y 2)。

LUU UUT UULT AP AB AC( R),则当 时, uu u AB unr uuuA C C A ,由减向量的终 • uuu uuu uuu如(1)化简:①AB BC CD ; uuu uuu T(答:①AD :②CB :③0 ); (2)若正方 (答:2 近);(3)若 O 是 VABC 的形状为 P ,满足 uu u PA uu u BP UU U OA uu u OB UU LT CO_(答:直角三角形);(4) UJUUUU T | API CP 0,设电UQ, |PD|则△ ABC 的内角C 为已知点 A(2,3), B(5,4) , C(7,10),若 1点P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答: —);(2)已知 21 uuu A(2,3),B(1,4),且 AB2 用在点A(1,1)的三个力 (答: (9,1 )) ②实数与向量的积 (sin x,cos y) , x,y uu F 1 uu (3,4), F 2 (2, (--),贝y x y ____________ (答:一或 );(3)已知作 2 2 6 2 UT LT uu uu uu 5),F3 (3,1),则合力F F 1 F 2 F 3的终点坐标是 ________h uuu ③若 A(X 1,y 1), B(x>,Y 2),则 AB N , y i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