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而她总是笑笑说:不臭.然而,怎么能不臭呢?但是臭也得忍着,不能表现出来让老人跟着心里难受,就这样她一直把公爹伺候到过世.
婆婆现在80多岁了,患直肠癌十年,初期经手术治疗,病情大有好转,生活基本能自理.但从2019年1月份到现在,她的病情又加重了,卧病在床,生活就不能自理了,大小便没有知觉,生活起居全靠她一个人照顾.
王淑珍家开缫丝厂,每天早晨四点来钟就得为来上班的工人做早饭,但是每天她都坚持先给婆婆做早饭,煮两个好嚼又有营养的荷包蛋,然后用羹匙一口一口喂婆婆吃,看着婆婆吃饱了,在去给工人张罗饭菜.一天三顿饭,她都坚持先给婆婆喂饭,再给工人做饭,天天如此.
侍候老人不单单是给她一顿饭一件衣裳那么简单,最难的还是给老人擦洗,收拾屎尿.婆婆卧病在床,大小便根本就没有知觉,拉尿在裤子里那是常有的事,不但气味熏人,而且一收拾准的弄得满手都是屎尿的,最多一天她给婆婆擦过7次大便,她委屈的哭了,但她从来没有责备过婆婆,没少给她擦洗收拾,也没少喂过她一顿饭.
她小姑子在庄河一家养老中心干活,她看她这样侍候老人太辛苦,心疼的对她说:嫂子,老人不能吃太多,不运动,吸收不好,大便次数就会增多.而她却觉得,跟婆婆生活在一起30多年了,从她嫁过来起就一直把她当母亲对待,跟她建立了很深的婆媳感情,要是少喂婆婆点饭吃,看她吃不饱,她就会很心疼,只要婆婆能吃饱饭,吃得好吃得开心,她心里就踏实了,多擦几次大便辛苦点又算得了什么呢?自从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她坚持每天都给她洗2-3次手,经常给她洗头、洗床单、换洗衣服,每天最少给她换尿不湿3次,费用达10多元钱.
在她的照料下,婆婆卧病在床这么长时间,身上从没生过褥疮.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病时间长了,就不招儿孙待见了,但是她却觉得照顾婆婆越久,心里越是牵挂她,越是放不下.
今年2月份,她姐姐因病去逝,她去姐姐家帮忙料理后事,但是心里始终放不下婆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她不在家她怎么办呢,谁照顾她吃饭,谁照顾她大小便,能照顾得好吗?勉强在姐姐家住了一宿,
第二天早晨一大早她就给她爱人打电话,问婆婆早晨怎么办,谁照顾她吃早
饭,谁给她收拾屎尿?她爱人说她不在家他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一听就更不放心了,马上让丈夫开车接她回家,给婆婆做饭收拾屎尿,收拾停当之后才去姐姐家帮忙.她爱人一共兄弟姊妹9人,他三哥看她很辛苦,要帮她雇一个保姆照顾婆婆,她没有答应,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老人跟她在一起那么长时间,就跟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她要用自己的孝心来回报她,悉心照料她,让她幸福的渡过自己的余生.
汉乡约保村好儿媳—曹素珍先进事迹材料北汉乡约保村有位好儿媳叫曹素珍,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公婆,提起她人人赞不绝口.曹素珍今年52岁,1980年嫁到约保村魏艳辉家.
结婚不久,公公患上了哮喘病,经多次住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来回到家中需要他人伺候照顾,这重担就落在了曹素珍肩上.当看到老人呼吸困难时,她就去寻医买药,给老人捶背.
另外,曹素珍婆婆的身体一直欠佳,经常有病,而她的丈夫常年出外打工,于是,她就担负起了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除了为老人问医求药外,曹素珍也对老人的生活照顾地无微不至,老人的吃、穿都由她一手打理.
1992年曹素珍公公病情加重,而且又患上肺心病,后来发展到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离开人世.公公去世不久,婆婆又患上了脑梗塞,经过治疗后勉强可以走路,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为了帮助婆婆恢复,曹素珍经常搀扶着老人走路锻炼,不幸的是老人脑梗塞多次复发,到2019年严重到瘫痪在床上,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曹素珍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曹素珍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婆婆的手脚指甲都是灰指甲,很硬很臭,曹素珍每月都要给她修剪一次,修剪之前都先用温盐开水将婆婆的手或脚浸泡半个多小时,待指甲或趾甲软了后,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细心地一个一个的修剪.
握剪刀的肌肉发红了、关节发肿了,她没叫苦,没说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看似简单然而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情,谱写着人间的至孝真情.看着婆婆口齿
不清,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曹素珍心疼极了.
她经常寻医问药,四处奔波,只要听说哪家医院能治婆婆的病,不管多远,她都想办法带婆婆去看.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挖空心思买来给婆婆服用.
婆婆年轻时非常能干,如今半身不遂,起不了床,虽然有孝顺的儿媳侍候着,但看着她一天天消瘦下去,婆婆逐渐消沉,愁眉不展,茶饭不思.曹素珍看到婆婆这样,便与丈夫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以及婆婆能谈得来的人,让他们跟婆婆谈心,帮她走出阴影.
曹素珍还会把一天的趣闻趣事讲给婆婆听.婆婆失眠症发作时,她在身边一遍又一遍哼唱着婆婆爱听的小曲直至她入眠.
周末,她还让孩子陪婆婆说话,给她讲笑话,让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又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长时间和睦相处,曹素珍同婆婆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等.婆婆常对邻里说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我才有了这么个好媳妇,我这个大媳妇就是我的女儿啊!几十年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红过脸,发生过争执.
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给买上点小礼物.曹素珍是这样理解孝顺的:花钱为老人买喜欢吃的、喜欢喝的、喜欢用的东西叫孝,让老人不怀疑、不生气、不担心叫顺.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曹素珍总让公公和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曹素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大爱的意义.
孝顺是一种储蓄,期限到了,总是能兑现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
曹素珍热爱生活、无私奉献,忠于爱情、勤俭持家,尊老敬老、任劳任怨,是一名好妻子、好儿媳,她为传承传统文化、创建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迎风而歌!记农村好婆婆田如英先进事迹材料田如英,1950年10月生,现生活在贤昌乡甲耳村铁冲,在家务农.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特别是其丈夫刘光模担任甲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