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临床试验监察员(CRA)的基本职责要求药物临床试验的监查监查员(Monitor,也称"临床研究助理"即CRA)是申办者与研究者之间的主要联系环节。
监查员的资格:监查员应有适当的医学、药学或相关专业学历,并经过必要的训练(药品研发、临床试验、GCP、SOPs等),熟悉药品管理有关法规,熟悉有关试验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方面的信息以及临床试验方案及其相关的文件。
一名监查员的最合适的资格将取决于试验的类型和研究的产品的类型。
申办者对某项试验指定的监查员人数,应根据对该试验的监查频率、试验方案设计的复杂程度来决定。
如:试验性质(Phase I-Phase IV)、试验目的(注册试验、上市后IV期试验)、试验设计(开放、盲法)、样本量(人选的受试者人数)和参与试验的试验中心数等因素。
监查员可以是申办者指派的内部人员,也可以来自合同研究组织。
监查员的职责:监查员的职责是保证研究者和申办者在进行一项临床试验时完成他们各自的责任,即对整个试验过程的监督管理。
这些职责包括检查知情同意书以确保试验受试者的权益;核对原始资料以保证试验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试验用药品及文件的管理等。
试验的实施与操作必须按照试验方案、SOP、GCP来完成。
在监查过程中,要注意对监查工作的记录,尤其要注意对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会谈等容易疏忽的书面记录,“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过”,这是每个监查员都必须时刻铭记在心的。
一、临床监查工作的大体程序1.试验开始前--试验启动工作获得临床研究批件→ 准备研究者手册→ 实地访视,确定研究中心,选择合格研究者→ 协助制定临床试验文件,如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知情同意书、原始文件等→ 试验用药品的准备→试验前访视→ 访视报告→ 致研究者的回函,告之参试结果→ 协助获得伦理委员会批件→ 协助申办者和研究者签定试验合同→ 建立试验总档案(包括中心文档和管理文件册)→ 试验前写作组会议→ 启动临床试验→ 试验中相关文件、表格及药品的发放→ 现场培训研究者及相关参试人员→ 致函研究单位及有关部门,完成启动访视报告→ 试验正式开始2.试验进行中--监查访视2.1 常规访视:制定试验的总体访视计划(访视时间表、CRF收集计划)→ 回顾试验的进展情况、前次未解决的问题→ 与研究者联系,确定访视日期,并了解试验用品是否充足→ 制定本次访视工作的计划、日程表,准备访视所需的文件资料和物品→ 与研究者会面说明本次访视的主要任务,了解试验进展情况(受试者入选情况、CRF填写情况),以前访视所发现问题的解决情况→ 核对并更新研究者管理文件册,检查并补充试验用品→ 检查知情同意书(注意版本、签名及日期)→ 核查原始文件及CRF表(注意对试验方案的依从性、完整性、一致性、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收集CRF表→ 试验药品的核查(存放情况、发放回收情况记录、清点药品并与相应记录核对、检查盲码信封、使用是否违反方案要求)→ 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整理和更新各种记录表格→ 与研究者一起讨论和解决此次访视发现的问题,交流其他研究单位的进展和经验。
2.2 后续工作:将取回的药品、物品、已签署的知情同意书、CRF等按规定存放→ 完成访视报告→ 更新中心文档和各项跟踪记录表格→ 监查工作项目组会议→ 对发现问题的追踪及解决→ 安排后续访视计划。
2.3 试验进行中需向伦理委员会提交的文件:试验方案修正件、知情同意书修正件、严重不良事件报告、招募受试者广告(如采用)。
3.试验结束后或提前终止--关闭中心3.1 试验结束访视:访视前的准备→ 回顾常规访视中遗留的问题→ 确认访视时间,制定此次访视工作的计划和日程表→ 向研究者递交试验结束函→ 确认研究者管理文件册完整并已更新→ 确认所有CRF表均已收集→ 确认研究单位无数据丢失→ 确认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和追踪情况→ 确认遗留问题的解决情况→ 清点并回收剩余药品,核对药品运送、发放和回收记录→ 收回盲码信封及其他试验相关物品→ 讨论和总结,确认遗留问题及后续工作,说明试验相关文件资料的保存要求→ 致谢。
3.2 后续工作:完成试验结束访视报告→ 通知伦理委员会试验结束→ 处理收回的剩余药品及其他用品→ 继续追踪和解决遗留问题→ 所有文件存档。
3.3 试验结束后向EC提交的文件:试验结束函、试验结束后的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二、实例--试验过程监查1.监查的时间安排根据方案和进度,合理安排监查频率及每次所需时间。
一般情况下,定期做监查,例如1周1次或1月1次,每次时间为1天或2天。
特殊情况下,可随时调整,与研究者事先预约,增加或减少监查的时间或次数。
2.准备1)按照SOP规定,按照常规准备的列表检查是否所有项目都已就绪。
2)回顾试验进度,查阅以往的监查报告,了解完成情况和有关的问题。
3)复习研究方案、研究人员手册及相关资料,了解最新的要求和来自研究中心或小组的规定与信息。
4)与研究者联系,询问最新情况,了解有无特殊问题或需要。
5)与主管的项目经理或有关人员讨论可能的问题,得到统一的认识。
6)做出监查访问计划,检查和带齐所有文件、表格、报告、资料和物品。
3.实施1)与研究人员会面,说明本次监查目的和任务,了解并记录试验进展情况,讨论以往问题,了解现存问题。
2)检查试验档案文件夹、研究人员手册,在监查情况记录表上登记,请研究者签字。
3)监查知情同意书签字日期与入选日期、签名情况。
4)检查受试者原始记录,将CRF与原始记录核对,标出疑问数据,请研究人员确认或更正,检查重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辨认性、合理性。
·安全性数据及记录,确认发生的不良事件记录与否,确认有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入选、排除标准,有无违反方案要求。
·是否按访视日期分配受试者随机号码。
·受试者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访视,有无拖延或遗漏。
·记录前后的一致性、有无矛盾或遗漏。
·实验室检查结果,尤其是异常结果的记录和追踪情况。
5)与研究人员一起回顾问题,监督和检查解决情况。
6)对集中的问题,与研究人员一起复习试验的规定和要求,必要时,重点培训有关规定。
7)试验药品的检查。
·检查药品的保存和记录情况。
·检查药品数量,与记录的数量核对。
·检查盲码信封。
·检查药物使用情况的记录,是否违反方案要求。
8)受试者提前中止情况和记录,完成相应的检查和跟踪。
9)更新信息和资料,与研究者交流其他医院的情况和经验。
10)研究用品、表格数量的检查,以保证其供应。
11)研究人员及职责有无变化,研究设施有无变化,实验室正常值是否更新。
12)其他情况。
13)在离开之前,召集研究人员开会,总结本次监查的结果和情况,重申各项管理要求,再次询问有无需要,预约下次监查的时间,感谢配合与付出的时间和工作。
4.报告和跟踪1)完成监查访问报告,上交项目经理。
监查报告的内容根据试验的不同阶段、监查工作的重点和工作程序而定。
2)召开项目组会议,讨论各医院情况,交流和解决问题,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3)将取回的药品、物品、CRF表等按规定保存。
4)更新公司的各项试验跟踪表格,如研究进展汇总表。
5)跟踪未解决的问题,直到有了结果。
6)与其他部门协调。
7)安排随后的监查计划,上报项目经理,以便其全面掌握情况。
知情同意和知情同意书的签订。
⑴在临床试验筛选受试者前,应由研究者或协调研究者依《知情同意与知情同意书签订的标准操作规程(SOPs)》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
⑵知情同意过程应完善,除签订知情同意书外,尚应包括信息告知,信息理解、知情同意和签订书面文件四个方面。
⑶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应在研究者、受试者和受试者见证人均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尤其是在特殊(紧急)情况下,见证人或法定监护人更应在场。
⑷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如遇有试验方案和或研究者手册需要修改等有需受试者了解和知晓的情况,需重新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
⑸受试者在知情同意书签订完毕后应取得一份与研究者保存内容完全相同的知情同意书或其复印件。
研究者依方案设计与法规要求进行受试者的筛选和入选。
⑴根据临床试验方案与法规的要求严格筛选受试者,对符合试验入组标准的受试者进行编码,并建立《受试者筛选登记表》、《受试者身份鉴别代码表》和《受试者入选登记(注册)表》(保密)。
⑵受试者一旦入选试验观察,应严密跟踪观察受试者的用药过程和反应,发现与入选/剔除标准相违背的受试者应立即中止试验观察。
⑶建立入选统计表,保证临床试验顺序与随机进度表一致,即确保入组受试者是依据时间顺序安排的合格受试者。
⑷《受试者筛选登记表》、《受试者入选(注册)表》、《受试看身份鉴别代码表》和《知情同意书》一道作为保密文件由研究者妥善保存。
严格依照试验方案设计和相关法规要求进行试验药品的管理和计量,提高受试者的用药依从性。
⑴根据临床试验进度申办者应(或分批)提供足量的试验用药品(含对照品和安慰剂),并提供相应药品的质检报告。
⑵如系盲法试验设计,则临床试验药品(含对照品和安慰剂)应在盲法临床试验设计后一次性提供研究者(含应急信件)。
⑶药品管理员将依据临床疗程和随访时间窗适当分装的药品依临床试验流程图分发给合格的受试者,并对试验用药品和《受试者临床用药记录卡》进行清点、回收和记录。
⑷药品管理人员定期对临床试验药品进行清点、核对,要求在品种、数量和剂型等方面相一致,如出现任何不一致的事件(错码、丢失、缺失药品等)应立即向研究者和申办者报告,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⑸试验药品的贮藏和保存应符合相应的存放条件,贮存地点应具备必要的设备和环境(如采光、温度、湿度、橱柜、标识和冰箱等)。
⑹随机流水号(药品随机化编码(盲底))应保存在药品临床试验组长单位和申办者(申办者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非研究结束或终止不得开启。
⑺应急信件是随临床试验药品下发的一种在盲法试验设计时,一旦受试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受试者生命受到威胁需抢救时由研究者开启的密封信件,此信件应由研究者妥善保存,取用方便,非紧急情况下不得随意拆开,一旦开启,该受试者即视为脱落。
⑻建立药品的包装、编码、传送、接收和再传送管理系统,保持药品的种类、数量和剂型上的一致。
⑼药品在贮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其效期,如药品已接近效期应委托药检部门进行药检,如仍能维持一定时间的效期,则应注明新的有效期。
如效期己近,应给予及时更换,并对其进行记录。
按临床试验流程图进行临床试验,包括各项检查,逐日或按随访时间窗进行随访,实施理化检查和必要的特殊检查等,并将所有发现及时录入CRF中。
⑴严格遵循试验方案进行病例采集、筛选,并据此施加干预因素,对于合格的受试者应进行严密观察,研究者应在24-48小时内将临床试验数据采集、录入格式病案和CRF,各种临床试验数据的采集、录入、报告和转抄,均应严格遵守临床试验方案和各种试验数据的标准操作规程(SOPs),且应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