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浅谈三年级习作教学指导策略
立新小学毛瑞娟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门槛,而习作要求又比低年段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

基于这一问题,我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一下习作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激发习作兴趣,树立习作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新课标在中年段习作目标中明确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感到写作文不是难事,真正从心底里乐于动笔,乐于表达。

首先,要上好第一堂习作指导课,这是引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第一步,教师要格外重视,精心设计。

其次,要根据习作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

例如可采用“实物、谜语、故事,图画、动画”等多种方式激发习作的兴趣。

例如今天展示的这两节课,两位老师都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孙悟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可适当降低习作要求。

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倦情绪。

因此,在习作指导时,要少些限制,少些要求,鼓励学生大胆选材,大胆构思,提倡自拟题目,让学生觉得有话要说,有话可写。

如写“我的朋友”,可以写人物,可以写动物,可以写植物,也可写想象中的事物等;表达方式可以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们尽情地想象,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童真童趣。

这样让学生有更
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让他们觉得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习作自信心。

其三,提供范文。

这一点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它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又帮助学生习得了写作方法,降低了习作难度。

二、积累语言,丰富习作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达到质的提升。

三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小,掌握的词汇少,语言积累不够丰富,写作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

新课标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通过广泛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提高鉴赏能力。

积累语言的另一个途径是让学生诵读记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如介绍一些名言警句、古诗词、儿童诗等,让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提高学生的语言储备量。

第三个途径就是培养学生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指导学生将自己一天或一周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同学的事写下来,哪怕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第四个途径就是抓住生活中的各种写作契机。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小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或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等,写下自己的活动经历和感受,这样的习作内容,孩子们有话可写。

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学生初学作文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

因此,习作教学一定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可以从片段练习开始,就文取材,借助课文中读写结合训练点,如精彩段落,可仿一仿;动情之处,抒一抒;课文插图,写一写;悬念结尾,续一续;特殊构段,学一学。

比如遇到有总分构段方式的段落时,引导学生以这段为重点,分析各句间的关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接着可提供几个中心句,学习运用这种构段方法。

在这样巧妙的练笔中,学生的习作能力会有所提高。

四、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习作的不竭源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导他们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再如窦老师的这节课,通过播放动画来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变什么”“为什么变”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使他们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乐趣。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激发和训练。

五、多元评价。

“新课标”指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可采用以下三种评价方法:
1、自评自改。

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自己评价的方法,先大声朗读,读中悟错,再轻声慢读,读中选“美”。

2、互评互改。

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评改,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看到同学的长处,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

3、教师批改。

第一、放大亮点。

教师在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习作,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该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第二、评语激励。

教师评语做到能够触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

比如“你的词汇真丰富!你能把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真了不起!你的比喻用得好极了!你这个句子写得太感人了!老师发现你的习作有了很大的进步,能把事情经过写得清清楚楚,还能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真棒!”学生见到这些鼓励性话语后,都会有成功感。

对于习作中的不足之处,教师要恰当指出,用饱含信任与期待的语言给学生指明习作的方向,用心呵护学生的习作热情。

以上是我对三年级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肯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