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湖北经济学院中国传统饮食保健四诊(ppt)
湖北经济学院中国传统饮食保健四诊(ppt)
舌红苔黄主实热证
紫舌主瘀血
裂纹舌主阴虚
嫩 舌
舌淡苔白有齿印
主病: 阳虚证——淡白胖嫩湿润 气血不足——淡白瘦薄
老 舌
主病:老舌主实证 嫩舌主虚证
胖大舌
肿胀舌
主病:水湿痰饮 —— 舌体胖大色淡 心脾积热 —— 舌体红肿疼痛
舌淡白瘦薄
舌绛瘦小
主病:气血两虚——舌淡白瘦小 阴虚火旺——舌红绛瘦小
第二节 闻 诊
主要内容: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颈五官、 望舌、望分泌物及排泄物、望小儿食指络脉。
一、望神
什么是神?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其 突出表现是眼神。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神志、意识和思维活动。
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通过望神可以了解病人 的精气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推测疾病的发展、 转归及预后。
局部望诊
望头面 头部的形态 头发的色泽
望五官 望躯体 望皮肤
望排泄物 • 望痰、涎、涕、唾 • 望呕吐物 • 望大便 • 望小便
四、望舌
望舌,即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舌与脏腑的关系
舌尖属于心肺,舌中属于脾胃,舌根属于肾, 舌边属于肝胆。
舌诊的意义 判断正气的盛衰 分辨病位的深浅 区别病邪性质 推断病情进退
脉诊的临床意义:
判断疾病的病位、 性质和邪正盛衰;
推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
一、脉诊的部位及其方法
部位: “寸口脉法”即寸、关、尺三部。
诊脉方法: 中指定关法
正常脉象: 三部有脉,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 大不小,不快不慢,从容和缓,柔和 有力,节律一致。
寸关尺的定位
1、先定关: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2、再定寸、尺:
面白
正常面色 面黑
面青
阳 黄
鼻柱青
面
面
萎 黄
赤
黄
阴 黄
两颧红
满面通红(胃热肝火、高血压病)
面色淡白(痄腮初愈) 恍白虚浮(水肿、脾肾阳虚)
面色萎黄
黄胖
(虚损,脾胃气虚;慢性肝炎) (阴水,脾肾阳衰;慢性肾炎,尿毒症)
三、望形态
望形体:指观察病人外形和体质。 如:强弱、胖瘦、浮肿、瘦瘪
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及肢体的异常 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如:动静、咳喘、抽搐、偏瘫、痿痹
两目有神
两目无神 痴呆
老年痴呆
先天愚型பைடு நூலகம்
神的几种表现
得神:精气充足,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正常, 病轻浅,预后好。
少神:慢性病人常见的一种神志。表明脏腑功 能不足。
失神:精气大伤或邪重正衰,病情较重,多预 后不良。
假神:灯灭前的最后一闪,“残灯复明”、 “回光 返照”,多为临终前的预兆。
有神
假神
失神
二、望色
望色,是指望皮肤的颜色和光泽。色是脏腑 气血的外荣。
皮肤的颜色分为五种:青、赤、黄、白、黑, 称为五色。
正常的面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红黄隐隐,荣润光泽。)
五色主病
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赤色 主热证 黄色 主虚证、湿证(黄疸) 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黑色 主肾虚证、寒证、水饮证、瘀血证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闻气味来诊断疾病 的方法。
一、听声音 语言:语声强弱,语言错乱 呼吸:频率、粗细、哮喘 咳嗽:特征 呃逆嗳气
二、嗅气味 口气:口臭,多属消化不良,或 有烂牙,或口腔不洁,或有胃热, 或有内痈。 排泄物与分泌物
第三节 问 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病情、诊 察疾病的方法。
问诊的内容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 食六胸腹,七聋八哑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 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带,迟 速闭崩皆可见。在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 全占验。
第四节 切 诊
切诊是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 诊察方法。切诊又分为脉诊和按诊。
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不同的 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望舌形
老嫩、胖大、瘦薄、裂纹、齿印、芒刺、舌疮、舌下 脉络
望舌态
强硬、痿软、震颤、歪斜、吐弄、卷缩、舌纵、麻痹
2、望舌苔
望苔色 白色:主表证、寒证 黄色:主里证、热证 灰苔:主痰湿、里证 黑苔:热盛或阳虚寒盛,病重
望苔质 厚薄、润燥、腐腻、剥落
不同发热患者临床观察到的舌象
舌红苔黄
舌红少苔
舌无变化
(淡红舌,薄白苔)
舌象的变化具有规律性
舌
红
发
苔 黄
热
病
舌 无
人变 化
往往伴有面红、身热, 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等
往往是疾病初起,症见恶 寒发热,鼻塞、流清涕等
舌 红 少
热度不高,表现为午后或 夜间潮热,伴五心烦热等
苔
经过各个时代医家的反复实践,观察比较、总结就形 成了中医舌诊的理论体系。当然,舌诊的结论,是在中医 理论指导下,用中医术语对疾病状态的概括。如:
湖北经济学院中国 传统饮食保健四诊
(ppt)
(优选)湖北经济学院中国传 统饮食保健四诊
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
法,主要有“四诊”。 诊法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有诸内者形诸外。 见微知著:从局部而知全身。 揆度奇恒:了解疾病的本质及变化的规律。 诊法的运用原理 内外详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四诊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
本方法。 医者通过目察、耳闻、鼻嗅、口问和手的触摸按
压等“以外测内”的诊察方法,可以了解到疾病 的病因、性质、部位及其内在联系,从而为辩证 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一节 望 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 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获得与疾病有 关的辩证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
切诊
脉诊的指法
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 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 1、举:轻取 2、按:重取 3、寻:中取 循法、推法、总按、单按。
总按
单按
舌诊的内容
望舌主要是望舌质与舌苔的变化。 正常的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
色淡红,舌面上铺有一层薄而均匀干湿 适中的白苔,统称淡红舌、薄白苔。
正 常 舌 象
1、望舌质
望舌色
淡白舌: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 红舌:主热证,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绛舌:主热重邪已入营或阴虚火旺 青紫舌:主瘀血、寒证、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