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例,实地考察其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设计、措施是否到位,通过与相关规范、措施比较,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从图书馆安全管理的要求出发, 阐述了加强图书馆防火设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机构,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消防规章制度等若干项完善图书馆消防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防火;设计;规范;目录第一章引言1.1图书馆防火设计的重要性 (2)1.2图书馆防火设计现状 (2)第二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3)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布局 (3)2.2消防安全方面的不足 (4)第三章图书馆消防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3.1图书馆安全消防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4)3.2图书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5)3.3图书馆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6)第四章从读者角度出发设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7)第五章图书馆火灾防范措施及火源管理 (8)5.1火灾防范措施 (8)5.1.1图书馆建设及防火设计 (8)5.1.2设立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及通道 (8)5.1.3设置消防设施 (8)5.1.4重视消防制度管理 (9)5.2火源管理 (9)5.2.1加强烟火管理 (9)5.2.2注重消防设施管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引言1.1图书馆防火设计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文化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图书馆作为传承文化的殿堂,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的图书馆大多都包含着档案室、资料室、普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有些还包括大型的自习室和报告厅,可同时供上千人阅读和学习。
图书馆的档案室、资料室中收藏的各类图书报刊和档案大都是可燃、易燃物品,而电子阅览室一般有计算机、交换机、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等大量的电子设备,往往有许多大功率机器同时长时间运行,很容易造成用电负荷超载、机内电路事故、高元件过热、电源短路等,从而引发火灾事故,再加上图书馆人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使珍贵的图书和文献资料化为灰烬,损失价值难以计算,而且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和读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图书馆的防火工作刻不容缓,必须采取严密的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秉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图书馆的防火设计则成了图书馆防火工作中最重要的第一步。
1.2图书馆防火设计现状以中北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本人得到了关于该图书馆防火设计的以下信息:中北大学图书馆的建筑面积为35000m2,从一层到七层顶有34.3m高。
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该图书馆属于一类高层建筑。
在其消火栓的给水系统中,室内和室外的消防水量为30L/s,每支水枪的水量为5L/s;在图书馆的顶部设有消防10min储水箱和增压设施。
室由液下泵排至室外。
图书馆各层设SN65消火栓,配有25m长的麻质水龙带,19号水枪以及消防内排水结构(采用一般重力式单立管伸顶透气系统),地下一层生活污水设集水池,启泵按钮,总计221套。
消火栓旁一般配置有干粉灭火器(MFA-5A),共计224具。
每层顶部都布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喷头为DN15 ,动作温度为680C,设有DN100报警阀;各防火分区内设DN100水流指示器,该指示器前的控制阀为遥控信号阀,通过电信号将该阀的启闭状态显示于消防控制室内。
图书馆一层包括四个阅览室,读者服务区以及目录检索区。
整个区域按照功能,利用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以及墙壁,划分为六个防火分区。
正常状态下,防火卷帘向上卷起,保证了建筑的整体美观性。
阅览室门口都挂有图书馆的平面示意图,图上标示有紧急情况的逃生路线。
二层和三层与一层的结构类似,三层包含有两个电子阅览室,在科技信息如此发达的现代,电子阅览室内的上百台电脑几乎二十四小时都在运行,因此该部分的安全防火极其重要。
图书馆一层平面示意图图书馆四层、五层、六层的结构相似。
四层包括四个阅览室以及办公室、会议室等等,五层分为四个自习室以及一个大型的学术报告厅,六层包括两个阅览室和两个自习室以及办公室。
四、五、六层按照建筑结构和功能,各自划分为五个防火分区。
图书馆四层平面示意图图书馆的七层包括四个自习室和一个露天休闲观光区,通往观光区的门一般是处于封闭状态,也就是说在七层学习的同学们只能直接下楼而不能东西互通。
七层分为四个防火分区。
图书馆七层平面示意图整个图书馆左右基本对称,各有四个楼梯间,每边还各设有两部电梯。
楼梯间台阶表面都用钢片包裹,楼梯间与阅览室通过防火门分割开来。
图书馆的各处房顶上都均匀分布着自动喷水灭火装置以及感烟、感温探测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图书馆的消防安全。
第二章建筑水灭火系统2.1消防给水系统现代图书馆作为供广大群众学习交流、查阅资料的建筑,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
正确设计图书馆的消防给水系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宝贵的知识财富的安全。
一项合理的工程设计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设项目的投资与造价,做到既安全适用,又经济合理。
现就图书馆设计中的消防给水系统所设计到的有关装置按照有关规定作出下面几个方面的讨论:2.1.1水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网、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给,利用天然水源应确保枯水期最低水位时的消防用水量,并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
中北大学西邻汾河,地下水资源丰富。
图书馆消防用水接至室外供水管网,屋顶设有消防10min储水箱和增压设施,所用消防泵及其他消防设施均为一用一备。
图书馆门前设有喷泉,也能提供一定的消防用水。
2.1.2消火栓灭火系统《高规》规定:图书馆的消火栓用水量室外、室内均为20L/s,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10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5L/s。
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
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
消火栓的栓口直径应为65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9mm。
该图书馆采用的是SN65消火栓,配有25m长的麻质水龙带以及喷嘴口径19mm的水枪,符合规定。
消火栓箱可以说是整个消防系统的终端,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枪集于其中,其位置的确定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考虑到使用的方便、人员通行以及美观的问题,消火栓箱暗装居多。
根据实地考察,中北大学图书馆的消火栓箱都暗装在墙上,与墙合为一体,其在各个防火分区内的分布也较为均匀,总体来说设计的比较合理。
2.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火灾的危险性也越来越高,它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调查,目前世界上控制火灾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数字表明其灭火成功率在95%以上。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要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管道、报警系统和水泵组成。
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洒水喷头。
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使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可靠,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或不同的保护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被分为不下十种类型,我们平时在普通场所能遇到的主要是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和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
湿式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的闭式系统;干式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气体的闭式系统;预作用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后,转换为湿式系统的闭式系统;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是指能在扑灭火灾后自动关阀、复燃时再次开阀喷水的预作用系统。
环境温度不低于4o C,且不高于70o C的场所应选用湿式系统;环境温度低于4 o C,或高于70 o C的场所应采用干式系统;当要求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管道漏水、或严禁系统勿喷、或替代干式系统时应采用干式系统;灭火后必须及时停止喷水的场所,应采用重复启闭预作用系统。
现代图书馆把藏书阅览集中在一个空间内,可燃物分散,火灾危险性增大;图书馆内一些贵重资料,不允许水渍浸泡。
根据图书馆的这些特点,图书馆有必要选用重复启闭预作用自动配水灭火系统。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该系统在国外已普遍作为卤代物的替代系统,并广泛用于电子计算机中心、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若有条件可将卤代物替代系统与重复启闭系统串联接入图书馆的湿式系统,并与其配水干管连接。
图书馆中除了书库外的区域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一级,书库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二级,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危险级一级需要的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中危险级二级所需的喷水强度为8 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
据调查,中北大学图书馆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流指示器前的控制阀可直接将其启闭状态显示与消防室内。
馆内除书库外的喷水强度为6 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书库的喷水强度为8 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符合相关规定。
2.2消防排水系统建筑水灭火系统包括消防给水和排水两个部分。
关于消防排水,首先要充分利用生活排水设施,其次考虑设置专用的消防排水系统。
根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书库内不应设计供水点,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过书库,生活污水立管不应安装在与书库相邻的内墙上。
中北大学图书馆采用一般重力式单立管伸顶透气系统,地下一层生活污水设集水池,由液下泵排至室外。
据观察,室内地面上排水口较少,一旦发生火灾,水能否顺利排出而不淤积是一个问题,有待改进。
第三章消防和疏散3.1耐火等级耐火等级(Fireproof endurance rating)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分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中北大学图书馆现有中外文图书和电子图书20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24627种。
该图书馆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类。
关于该图书馆的构件的具体耐火极限目前不得而知,因此,就本课题而言,研究的重点还是在防火器材、设施的使用和布置上。
3.2防火分区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
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