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分析ppt
即在400~600℃时,由于空气中氧的作用,发生了氧化反应。 但由于SO2和CaO发生反应生成CaSO4,使测定结果偏高。为使 反应完全,一般让煤样在500℃保温一段时间,使煤中的黄铁 矿硫和有机硫被完全氧化。
(4)当温度高于700℃时:
当温度高于700℃时,煤中的碱金属氧化物和氯化物部分发 生分解,待温度达到800 ℃时分解反应基本完成,因此,煤 的灰分测定温度规定为(810±10) ℃。
5cm,毛细孔中的水分,风干时失去(风干煤)。
2.内在水分(Minh) 也称烘干水分,吸附在孔径<10-5cm毛细孔 中的水分,烘干(105~110℃)时失去(干燥煤)。
全水分(Mt ) =外在水分+内在水分 3.空气干燥煤样水分Mad:以空气干燥煤样在指定条件下,测 得的水分为Mad 。
(二)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GB212-1991)
1.原生矿物质
煤的原生矿物质是成煤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其含量一般为2﹪~3﹪。这类 盐类与煤的有机质结合紧密不易分离。
2.次生矿物质
在成煤过程中,由外界混到煤层中的矿物质而形成了次生 矿物质。次生矿物质在煤中的分布均匀,含量一般不高。原 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总称为煤的内在矿物质。以内在矿物 质所形成的灰分称之为内在灰分。内在矿物质难以用洗选的 方法去除。
煤的元素组分
氮
氮元素在煤中的比例较少,一般为0.5~ 3%。 氧和氮在燃烧时不放热,称为惰性成分。
煤的元素组分
硫
硫元素也是组成煤的有机质的一种常见元素, 它在煤中含量的多少,与煤化程度的高低无 明显关系,其含量从最低的0.1到最高的10% 均有。 硫在燃烧时虽然放热,但燃烧产生酸性腐蚀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
矿物质:碱金属、碱土金属、Al、Fe等的碳 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硫化物等。
水:外在水、内在水
煤的元素组分
主要为碳、氢、氧、氮、硫五个元素.
碳
碳是组成煤大分子的骨架,在各元素 中最高,一般大于70%。随着煤化程度 的不断增高,煤中碳元素的含量也越高, 如某些超无烟煤,碳含量可超过97%。
煤的元素组分
m-----煤样的质量,g
返回
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在仲裁 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 换算时,应用方法A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 分
方法C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按测定的速度来说: 方法A为常规测定法,方法B、C为快速测 定法。
二、灰分的测定
煤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到的残留物,称为灰 分。由于灰分的组成和质量与煤的矿物质不完全相同,是矿 物质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剩余的残渣,因 此,称之为“灰分产率”更为合理。煤的灰分来自煤中的矿 物质,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⑵当温度在500℃左右时:
CaCO3=CaO+CO2↑ FeCO3=FeO+CO2↑ 即煤中的碳酸盐在温度高于500℃时,则发生分解反应, 生成氧化物和二氧化碳.
. ⑶当在温度在600℃左右时:
4FeS2+11O2=2Fe2O3 + 8SO2 ↑
2CaO + 2SO2 + O2 = 2CaSO4
2FeO + O2 = 2Fe2O3
3 煤的工艺性质
• (1)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指数
•
煤的粘结性:是煤粒在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粘结其本身或
惰性物质成焦块的性质。
• 结焦性:煤粒在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生成焦炭的性质。
• (2)煤的发热量和燃点
• 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 (J/g)
•
燃点:煤加热到开始燃烧时的温度。也称着火点。
氢
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它占煤的质量 分数为1~6%,越是年轻的煤,其含量也越高。
碳和氢是煤中有机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两者加在一起 占煤中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碳和氢的发热量最
大
煤的元素组分
氧
氧元素是组成煤有机质的十分重要的元素, 越是年轻的煤,氧元素的比例也越大,发 热量常随氧元素含量的增高而降低,其含 量从1~30%均有。
• (3)煤的反应性 • (4)煤灰熔融性和结渣性 • 4 煤的物理性质 • 5 煤灰成分分析
第二节 煤的工业分析
一、煤中水分的测定
二、灰分的测定
三、挥发分的测定 四、固定碳的计算 五、各种基准的换算
返回
一、煤的水分测定
(一)、煤中水分分类
内在水 游离水
外在水
结晶水 (煤的工业分析中不考虑)
1.外在水分(Mf ) :也称风干水分,指煤表面水膜及孔径>10-
煤炭: 天然存在: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人工产品:木炭、焦炭、煤球
C 1 7 H 2 0 O 1 0 - - 3 C H O 2 O 2 C 1 6 H 1 8 O 5 - 2 H 2 O C 1 6 H 1 4 O 3 - C O 2 C 1 5 H 1 4 O - - 2 H C 2 H O 4 C 1 3 H 4
③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至室温后,称量。
④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 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g。
(4)结果计算
Mad
m1 m
100%
Mad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
m1 ----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m-----煤样的质量,g
3、方法C(空气干燥法)
(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质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 105~110℃干燥箱中,在空气中干燥至质量恒定,然后根 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2)仪器、设备
(3)分析步骤 (4)结果计算
Mad
m1 m
100%
Mad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
m1 ----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通常,水分、灰分、挥发分产率都直接测定,固定碳不作直接 测定,而是用差减法进行计算。
有时也将上述四个测定项目叫做半工业分析,再加上煤的发热 量和煤中全硫的测定,则称为全工业分析。
2.煤的元素分析:主要测定C、H、O、N、S 元素分析结果:为煤科学的分类,合理的利用和 工业设计提供数据。
工业分析主要用于煤的生产使用部门,元素 分析主要用于科研工作。
用微量滴定管准确量取0、1、2、3、4、5、6、7、8、9、 10mL蒸馏水,分别放入蒸馏烧瓶中。每瓶各加80mL甲苯,按 上述方法进行蒸馏。根据水的加入量和实际蒸出的体积绘制回 收曲线。
(5)结果计算
Vd
Mad
100% m
Mad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 V--- 由回收曲线图上查出的水的体积,mL; d--- 水的密度,1.00g/mL m-----煤样的质量,g。
对工业用煤的要求
• 煤炭的主要用途是燃烧、炼焦和造气等,也可作为 化工原料。为了得到强度高,灰分、硫分低的优质 冶金用焦,对炼焦用煤有以下要求:
(1)有较强的结焦性或粘结性
(2)煤的灰分要低
(3)煤的硫分要低
(4)配合煤的挥发分要合适
二、煤的分析项目
1.煤的工业分析(也称为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 主要测定项目:水分(M)、挥发分(A)、灰分(V)、固定 碳(FC)四项 分析结果:用来判断煤的种类,估量煤的利用价值评 价煤质。
煤的缺点:
煤的发热值比石油、天然气低得多,利用效率 低。
通常的采煤方法,开采率仅为60%左右。 运输比石油、天然气困难。 煤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2, SO3污染环境,是
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
2.煤的组成:由有机质、矿物质、水三部分 组成
有机物:由C、H、O、N、S等元素组成,C、 H占 95%以上
煤质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煤的工业分析 第三节 煤中全硫的测定 第四节 煤发热量的测定
第一节 概 述
一、煤的组成和分类 二、煤的分析项目
一、煤和焦碳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重要性质
1.煤:是植物遗体覆盖在地层以下,经若干年生物化学、 物理化学作用转化为一种固体可燃性的有机沉积岩。
世界煤的储存量:约13万 亿吨 我国煤的储存量:约7300 亿吨
高温炉并灼烧
至恒重。根据灼烧后残留物(灰分)的质量与式样 试样质量,计算出灰分的含量。 煤的灰分测定包括缓慢挥发法和快速挥发法 (GB212-91)。缓慢挥发法为仲裁法;快速挥发法 为常规分析法。
测定过程
• 称取分析煤样10.1g,于已经在81510℃灼烧恒 量的灰皿中,轻微振动,使样品分散为均匀的薄 层,置温度低于100℃的高温炉中。在炉门留有约 15mm左右的缝隙供自然通风,控制加热速度, 使炉温在30min左右缓慢升高至500℃并保持此温 度30min。然后,升高温度至81510℃,关闭炉 门,在此温度下继续灼烧1h。取出灰皿,于干燥 器中冷至室温(约20min)称量,然后进行检查 性灼烧,每次进行20min,直到煤样的质量变化 小于0.001g时为止,取最后一次质量计算。灰分 <15%的样品,可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2.方法B:甲苯蒸馏法
(1)方法提要:根据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低于
其中易挥发组分沸点的原理,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于圆 底烧瓶中,加入甲苯与煤样一起蒸馏,分馏出水分与甲苯,置 于测定管中并分层,量出水的体积,以水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 质量分数作为水分含量。
(2)试剂和仪器
(3)测定步骤
① 称取25g、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精确至 0.001g,移入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约80mL甲苯,安装蒸馏 装置。
植物
泥炭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19世纪以前,世界上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 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能源消耗中,石油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