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1)
⑶(am)5=
当m、n是正整数时,
(am)n=am﹒am﹒...﹒am
n个am
=am+m+...+m
n个m
=amn
所以(am)n=amn(m、n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例1计算:
(1)(106)2
(2)(am)4(m是正整数)
(3)-(y3)2
(4) (-x3)2
例2:
(1)x2·x4+(x3)2
说明:应用题要写答案,最后用科学记数法。
师生互动,及时点评。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望同学们在用此法则时不要同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混淆了。
学生回答
由学生自己先做(或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若有答不全的,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口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学生板演
板书设计
情境创设
(2)(a3)3·(a4)3
练一练:P54
⑴a12=(a3)( )=(a2)( )=a3a( )
=()3=()4
⑵32﹒9m=3( )
⑶y3n=3, y9n=
⑷(a2)m+1=
⑸{(a-b)3}2=(b-a)( )
⑴4﹒8m﹒16m=29m=
⑵如果2a=3 ,2b=6 ,2c=12,那么a、b、c的关系是.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1:哪同学能在黑板上写下100个104的乘积?
经过试验,同学们会发现黑板上写不下100个104。
问题2:那哪位同学能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式子表示100个104的乘积?
根据乘方的定义,100个104的乘积不就是(104)100吗?
做一做P52
计算下列各式:
⑴(23)2=
⑵(a4)3=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课题
8.2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1)
教学目标
1、掌握幂的乘方法则,并会用它熟练进行运算。
2、会双向应用幂的乘方公式。
3、会区分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乘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幂的乘方法则,并会用它熟练进行运算。
2、幂的乘方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会双向运用幂的乘方公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1、
2、
例1:……
……
……
例2:……
……
……
习题……
……
……
作业布置
课后随笔
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那怎么办呢?
板书:幂的乘方
分析:让学生回到定义中去,进而在由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得出结果,比较后易找找规律。
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分析:⑴直接运用法则。
⑵4m数字在前,字母在后。
⑶注意“-”
⑷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分析:本课的难点,要求学生仔细辨析,何时用同底数幂的法则,何时用幂的乘方法则,何时是合并同类项,不可张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