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期末项目报告书项目题目:公司员工绩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系别:计算机技术系专业年级: 2013级软件技术专业成员:李文德学号 04 刘梦华学号 28武静梅学号 34 尹泽行学号 15娄仁政学号 24 张笑学号14日期:2016年1月6日星期二指导教师:韩爱霞公司员工绩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设计者:李文德指导教师:韩爱霞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员工绩效管理在促进企业持续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其竞争优势, 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绩效管理。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管理控制思想的演变入手,因为绩效管理也是管理控制的一种手段,这里我们可以设计一款软件来实现对员工绩效的管理,在当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提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还能为企业的管理节省人力、物力。

建立一套员工绩效管理系统,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人工管理的随意性、繁琐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记录企业员工各个情况。

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和SQL Se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而建立。

首先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进行了介绍。

然后对系统的需求功能进行了分析、开发环境进行了介绍。

接着,根据需求分析建立了系统功能模块,并按照系统功能的分析和数据库设计理论给出了局部E-R图和数据库表。

再次,根据系统的具体实现给出了各个管理模块功能图。

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与评价关键词:员工绩效管理系统;;SQL Sever2008目录一、绪论 (1)二、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2)1.语言介绍 (2)2.SQL Server工具的介绍 (3)3.系统测试分析 (4)三、系统可行性研究 (5)1.需求分析 (5)2.可行性分析 (6)3.功能分析 (6)四、结论 (25)五、参考文献 (26)一、绪论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从字面意思分析,绩效是绩与效的组合。

绩就是业绩,体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又包括两部分:目标管理(MBO)和职责要求。

企业要有企业的目标,个人要有个人的目标要求,目标管理能保证企业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进,实现目标或者超额完成目标可以给予奖励,比如奖金、提成、效益工资等;职责要求就是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要求,比如业务员除了完成销售目标外,还要做新客户开发、市场分析报告等工作,对这些职责工作也有要求,这个要求的体现形式就是工资;效就是效率、效果、态度、品行、行为、方法、方式。

效是一种行为,体现的是企业的管理成熟度目标。

效又包括纪律和品行两方面,纪律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等,纪律严明的员工可以得到荣誉和肯定,比如表彰、发奖状/奖杯等;品行指个人的行为,“小用看业绩,大用看品行”,只有业绩突出且品行优秀的人员才能够得到晋升和重用。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绩效管理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实现股东价值为驱动力,以绩效合同、工作目标设定、个人能力发展计划为载体,通过制定绩效计划及其衡量标准、定期指导和强化绩效、最终评估、考核绩效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员工个人回报三大步骤,实现对公司各层各类人员工作绩效的客观衡量、及时监督、有效指导、科学奖惩,发挥各岗位优势,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公司绩效,实现先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关键是持续沟通,其核心是持续改进。

二、小组分工简介李文德:完成系统主界面开发与数据库管理、负责项目报告书的编写;殷泽行:负责各登录界面的开发;刘梦华:完成员工信息管理的开发;武静梅:负责部门信息管理的开发;张笑:负责进行整体测试;娄仁政:完成管理员信息管理的开发。

三、系统开发环境介绍1.语言介绍是.NET FrameWork的一部分,是一项微软公司的技术,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它可以在通过HTTP请求文档时再在Web服务器上动态创建它们。

指 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页面),运行于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服务,是Windows开发的Web服务器)之中的程序。

因为ASP .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其实现完全依赖于虚拟机,所以它拥有跨平台性,ASP .NET构建的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几乎全部的平台上。

其中大致分为以微软.NET Framework为基础使用IIS做为Web 服务器承载的微软体系,以及使用Mono为基础框架运行在Windows或Linux上的开源体系。

使用一种字符基础的,分级的配置系统,虚拟服务器环境和应用程序的设置更加简单。

因为配置信息都保存在简单文本中,新的设置有可能都不需要启动本地的管理员工具就可以实现。

这种被称为"Zero Local Administration"的哲学观念使的基于应用的开发更加具体和快捷。

一个的应用程序在一台服务器系统的安装只需要简单的拷贝一些必须的文件,不需要系统的重新启动,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多处理器环境的可靠性已经被刻意设计成为一种可以用于多处理器的开发工具,它在多处理器的环境下用特殊的无缝连接技术,将很大的提高运行速度。

即使你现在的应用软件是为一个处理器开发的,将来多处理器运行时不需要任何改变都能提高他们的效能,但现在的ASP却做不到这一点。

自定义性和可扩展性设计时考虑了让网站开发人员可以在自己的代码中自己定义"plug-in"的模块。

这与原来的包含关系不同,可以加入自己定义的任何组件。

网站程序的开发从来没有这么简单过。

2.SQL Server工具的介绍SQL Server 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12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SQL Server 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 (BI)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

SQL Server 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使您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

本系统所用的是SQL Server 2005 ,这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 (BI)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使您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

SQL Server 2005 数据引擎是该企业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

此外SQL Server 2005 结合了分析、报表、集成和通知功能。

这使您的企业可以构建和部署经济有效的 BI 解决方案,帮助您的团队通过记分卡、Dashboard、Web services 和移动设备将数据应用推向业务的各个领域。

与 Microsoft Visual Studio、Microsoft Office System 以及新的开发工具包(包括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的紧密集成使 SQL Server 2005 与众不同。

使数据库易于安装、使用和管理组合在一起称为“操作简单”是一个减少成本的关键因素。

尽管Microsoft产品具有易于使用的美誉,但SQL Server7.0缺乏数据库管理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复杂的数据库系统所必须的。

例如,对于SQL Server6.5和SQL Server7.0,Microsoft需要使用单独的管理工具。

为了易于安装,Oracle使用了一个基于Java的实用程序,该实用程序提供了安装和运行一个预调整和预配置的Oracle8i数据库所需要的一切内容。

“操作简单”的最重要部分是易管理性,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企业管理器)提供一个集成的管理控制台来集中管理多个服务器。

客户也可以单独购买所有三个或其中任何一个可选的管理包,这些管理包提供了高级的功能来调整和诊断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环PC Week已经说过,“SQL Server7.0并没有向客户提供其竞争对手尚未提供的任何新东西。

”根据Information Week(9/14/98),“即使在经济的市场中:Windows NT环境,SQLServer7仍然不是OLTP数据库竞争者的对手。

”在SQL Server7.0中,许多关键任务数据库应用所必需的功能(高可用性/可伸缩性、安全、性能等)仍然没有。

Microsoft正在努力地追赶 Oracle又一个技术领先的传统,新发布的Oracle8i也不例外。

通过诸如iFS、数据库Java、WebDB、interMedia和 WebToGo之类的革新,Oracle带头使各个公司获得Internet 计算的好处。

特别在Windows NT中,由于Oracle是第一个发布NT数据库簇解决方案的厂商,第一次支持超过大内存(VLM),第一次将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带到安装有Oracle并行服务器的NT中。

3.系统测试分析3.1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就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对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操作并评价操作结果的过程,所谓控制条件应包括正常条件与非正常条件。

软件测试过程中应该故意地去促使错误的发生,也就是事情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或者在应该出现的时候没有出现。

从本质上说,软件测试是“探测”,在“探测”中发现软件的毛病。

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定义与开发的整个周期,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结构设计及程序编码,都属于软件测试的对象。

软件测试包含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是针对程序代码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黑盒测试独立于程序代码,从用户的角度,通过一定的测试步骤与测试案例,验证软件功能、性能等指标能否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测试作。

3.2.软件测试的目的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软件产品的最终质量,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对软件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一般来说软件测试应由独立的产品评测中心负责,严格按照软件测试流程,制定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规范,实施测试,对测试记录进行分析,并根据回归测试情况撰写测试报告。

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能保证程序没有错误。

四、系统整体性分析1.需求分析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中枢,是一种防止绩效不佳和共同提高绩效的有力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