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信服务标准

电信服务标准

寻呼用户号码冻结时限指该号码被注销时起,至重新启用所需要的时间。3.4.9寻呼用户提出终止接受寻呼服务时,寻呼企业应当退还寻呼用户预缴服务费用剩余部分。以月为单位计算应退金额;不足一个月时,15天(不含)以内不计,超过15天以1个月计。 3.5数据通信服务质量标准3.5.1预受理时限:一般用户最长为3个工作日,集团用户最长为5个工作日。
预受理时限指用户登记后电信企业查线,答复用户能否安装所需要的时间。3.5.2装机、移机入网时限:以拨号方式接入:最长4个工作日,以专线方式接入:最长7个工作日。装机、移机入网时限指电信企业自受理之日起,至为用户开通数据业务,实际占用的时间(不包括用户接入线部分)。3.5.3数据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一般用户的障碍修复时限:最长8小时,重要用户的障碍修复时限:以电信企业与该用户签订的协议为准。数据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指排除数据设备故障及代维用户设备故障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用户接入线部分)。3.5.4发生重大通信障碍阻断,应当立即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重大通信障碍阻断指:阻断影响超过(2Mbit/sX8X1小时);对因特网业务指:电话拨号业务阻断影响超过1万户X小时;专线业务阻断影响超过500端口X小时。3.6租用电路服务质量标准3.6.1预受理时限:最长为3个工作日。预受理时限指用户登记后电信企业查线,答复用户能否安装所需要的时间。3.6.2电路开时限:一般用户:(1)话音频带电路(包括音频专线):最长为30日。(2)帧中继电路:最长为7个工作日。(用户线部分见话音频带电路)(3)数字数电路:最长为7个工作日。(用户线部分见话音频带电路)(4)2Mb/s以上数字电路:最长为30日。重要用户电路修复时限:以电信企业与该用户签订的协议为准。开通时限指电信企业自受理之日起,至为用户开通租用的线路,实际占用的时间。3.6.3障碍修复时限:一般用户:(1)话音频带电路(包括音频专线):最长为48小时。(2)帧中继电路:最长为8小时。(用户线部分见话音频带电路)(3)数字数据电路:最长8小时。(用户线部分见话音频带电路)(4)2Mb/s以上数字电路:与用户签订协议。
电话装订、移机时限指自电信企业受理用户装机、移机交费之日起,至装机、移机通话所需要的时间。3.1.3电话复话时限:最长为24小时。
电话复话时限指自停机用户办理恢复开通手续,归属电信企业收到有关费用时起,至电话恢复开通所需要的时间。3.1.4用户长途业务变更时限:最长为24小时。用户长途业务变更时限指用户办理增减长途直拨功能,自办理时起,至实际完成变更所需要的时间.3.1.5用户市话业务变更时限:最长为24小时。
重要用户障碍修复时限:以电信企业与该用户签订的协议为准。
障碍修复时限指电信企业排除出租线路的机、线故障或采取其他方式恢复用户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时间4通信质量指标4.1固定电话通信质量指标4.1.1拨号前时延:平均值≤0.8秒,最大值≤1秒——拨号前时延是用户摘机后至听到拨号音瞬间的时间间隔。4.1.2拨号后时延:长途呼叫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6秒,最大值≤10秒,有卫星电路接人时放宽到20秒;本地呼叫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2.2秒,最大值≤6秒——拨号后时延是用户拨号络了至网络送出回铃音或忙音之间的时间间隔。4.1.3网络接通率:固定网内长途呼叫的接通率≤85%,固定网内本地呼叫的接通率≤95%——网络接通率为用户应答、用户忙和用户久叫不应的次数与总呼叫次数之比(在忙时统计)。4.1.4传输损耗:≤21dB——传输损耗指网络中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传输损耗。4.1.5振鸣和准振鸣:振鸣的概率≤0.1%准振鸣的概率≤1%4.1.6发话人的回声:概率<1%4.1.7可懂串话:本局用户间≤0.1%,非本局用户间≤1%4.1.8单向传输时间:”一般情况下单向传输时间<15Oms,对于有卫星电路的连接其单向传输时间<400ms。——端到端的单向传输时间对话音等交互型业务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过长的传输时间将导致用户通话困难。在本地局之间是纯数字网情况下,单向传输时间可按下式估算:——3+(0.005*距离)ms——(距离单位为公里)——3ms常数是对一个PCM编码器和解码器和5个数字交换机予留的传输时间。——4.19网络的通话中断率:<2*10-4(暂定)——通话中断率(掉话)表示网络的可保持性能。在用户所要求通话的持续时间内,网络应有连续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4.1.10计费差错率:≤10-5(暂定)——计费差错率指出现计费差错的概率(包括电话信息服务合的计费)。4.2数字蜂窝移动通信质量指标——4.2.1可接人率: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0%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均可接人网络(即手机可接人到网络)。——4.2.2网络接通率:≥80%——网络接通率为忙时用户应答、用户忙、用户不可及的次数与总呼叫次数之比。其呼叫接续包括移动拨打固定、固定拨打移动和移动拨打移动。——4.2.3拨号后时延:——移动用户拨打固定用户的拨号后时延≤15秒;——固定用户拨打移动用户的拨号后时延≤25秒;——移动用户拨打移动用户的拨号后时延≤30秒;——拨号后时延指用户拨号终了或移动用户按发送键,直至网络送出回铃音、忙音或给出语音提示的时间间隔。——4.2.4通话中断率(掉话率):<5%——通话中断率指在用户通话过程中,出现掉话的概率。移动网中的中断率包括所有原因(即包括用户侧原因)造成的掉话。——4.2.5无线信道拥塞率(无线信道呼损):<3%——由于无线信遣(包括话音和信令信道)出现拥塞,而导致业务失败的慨率。——4.2.6发话人回声:待定——4.2.7可懂串话:待定——4.2.8计费差错率:<10-5(暂定)——计费差错率指出现计费差错的概率。——4.3寻呼系统通信质量指标——4.3.1系统响应时延(自动寻呼系统):当用户位于寻呼接收机的归属寻呼区内时,≤6秒(考虑采用1号信令);当用户位于寻呼接收机的非归属寻呼区内时,≤10秒(考虑采用1号信令)。——系统响应时延指主叫用户发出消息的最后字符至其接收到寻呼系统接受或不接受该消息的证实之间的时间间隔。——4.3.2系统接通率:≥95%(适用于人工合和自动台)——系统接通率是主叫用户通过市话接人到寻呼系统(包括入中继)得到有效处理与总呼叫次数之比。其呼损部分主要包括市话呼损和寻呼系统的中继呼损。——4.3.3消息传输时延:一级:<60秒,本地呼叫且消息长度不大于400字符;二级:<90秒,本地呼叫;<7分钟,异地呼叫;<7分钟,跟踪呼叫;<10分钟,漫游呼叫。——消息传输时延指寻呼系统发给主叫用户寻呼证实消息至该消息传送到指定的寻呼区的时间间隔,对于不同的寻呼优先权级别不同。——4.3.4无线呼通率:>95%——无线呼通率为在无线覆盖区内寻呼接收机呼叫成功的次数与全部呼叫次数之比。——4.4数据通伯质量指标——4.4.1分组交换数据业务——4.4.1.1呼叫建立时延:见表1(暂定)——虚连接的呼叫建立时延是指一个用户自发送“呼叫请求”分组之后至从网络接收到“呼叫连接”分组之间所经过的时延,表1给出呼叫建立时延的统计参考值。表中调值见表2。——4.4.1.2数据分组传输时延:见表3——数据分组传输时延是指从一个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进入网络的源节点开始,到该分组的第一比特离开终点节点的时间,表3给出分组传输时延的统计参考值。表中Y值见表4。——4.4.1.3虚连接的吞吐量:见表5——虚连接的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一个连接段成功传送(不包括丢失、额外增加和比特差错)用户数据的比特数,表5给出虚连接吞吐量的统计参考值。——4.4.1.4来去呼叫接通率:≥95%——来去呼叫接通率指呼叫接通总数与呼叫总数的百分比(不考虑被叫终端未开机)。——4.4.1.5网络的可用性:为99.99%(暂定)——网络的可用性是指端到端全网能提供无故障服务的时间占运行时间的百分比。——4.4.1.6计费差错率:≤10-5(暂定)——计费差错率指出现计费差错的概率。——4.4.2帧中继业务——4.4.2.1帧传输时延(FTD):待定——帧传输时延是指用户终端之间通过帧中继网传送信息所需时间。——计算式:FTD=t2-t1——其中:t1为帧地址字段的第1比特从用户终端进入网络的时间;——t2为帧的尾标的最后一个比特从网络进入用户终端的时间。——4.4.2.2帧丢失率(FLR):待定——帧丢失率是指丢失的用户信息帧占所有发送帧的比率。——计算式:——————其中FL为丢失的用户信息帧总数;FS为成功传送的帧总数;FE为残余错误帧总数。——帧丢失率按照用户信息传送速率是否超过约定的信息速率(CIR),分为超过的帧丢失卒(FLRE)和约定的帧丢失率(FLRC)两种。——4.4.2.3残余错帧率(RFER):待定——CRC校验正确,但接收到的用户信息字段内有一个或几个比特错误的帧为残余错帧。——残余错帧卒是指残余错帧占所有接收帧的比率。——计算式:——————其中:八为接收的残余错帧总数;尺为成功接收帧的总数。——4.4.2.4网络可用性:为99.99%(暂定)——网络的可用性是指端到端全网能提供无故障服务的时间占运行时间的百分比。——4.4.3数字数据业务(DDN)——4.4.3.1端到端数据传输比特差错率。——(1)国际电路连接:传输比特差错率≤1*10-6。——国际电路连接是指用户、网络接口和DDN国际节点/国际电路接口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通路。——(2)国内电路连接:传输比特差错率≤1*10-6。——国内电路连接是指在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通路。——4.4.3.2端到端数据传输时间:——(1)对64kbit/s的专用电路:≤40ms——(2)对2Mbit/s的专用电路:待定。——(3)若在上述(1)和(2)中每加入一跳卫星电路,需在上列值中另加传输时间300ms。——端到端DDN数据传输时间是指端到端单方向前数据传输时间。——4.3.3.3网络可用性:为99.99%(暂定)——网络的可用性是指端到端全网能提供无故障服务的时间占运行时间的百分比。——4,4.4因特网接人业务——4.4.4.1接人服务器忙时接通率:≥90%(暂定)——忙时接通率指接人服务器忙时接通次数与忙时拨号总次数之比。——4.4.4.2本地用户接人认证平均响应时间:≤15秒——本地用户接入认证平均响应时间是从用户提交完帐号和口令起,到接人服务
电信服务标准(试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