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农村计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计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计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专题研究
——漫川关镇卫生院程仕喜近些年来,我国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在新的时期和环境下,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工作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关键也在于农村。

更应狠抓基层打稳基础,努力实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虽然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受自身整体经济水平及一些落后的婚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基层计生工作在很多地方还未能很好的落实到位,基层计生工作仍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的任务仍然艰巨
通过座谈了解,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到现在,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正好、生个男孩养老”的旧传统生育观念仍未彻底改变。

据反映,由于传统旧生育观念的影响,双女户还想再生男孩,如果管理措施稍一弱化,便会造成政策外多孩生育。

二是村干部抓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不强
通过了解,目前个别村干部普遍存在不想抓、不愿抓、没时间抓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

不想抓是由于受村委会换届的影响,个别村干部怕落选、丢位子;不愿抓是村干部
撕不开情面,放不开手脚,怕得罪人,对自己和后代不好;没时间抓是由于扶贫、清洁工程和党建等工作任务繁重,没有精力再来抓计生工作。

三是流动人口管理存在漏洞
流动人口漏管现象严重,村级经常性工作不到位,对流动人口的动态信息不能及时掌握,极易造成这部分人漏管。

有的育龄群众居住在亲戚家,有的在县城租房居住,以此来逃避管理。

四是孕情掌握偏低
在新的形势下,由于流动人口管理难度的加大和未婚青年的未婚先孕的增多,直接导致孕情掌握偏低。

有的未婚男女在外出打工时未婚先孕,或者直接带着出生的婴儿一同回家,致使孕情不能及时掌握,造成孕情漏报,影响孕情掌握。

二、对策和建议
如何强化村级管理,进一步健全经常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真正实现计生工作“村为主”,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提高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是新形势下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保持计划生育舆论的高压态势要充分利用印发宣传材料、电视媒体、微信短信、广播喇叭定时宣传和入户宣传教育等形式,全面宣传计生政策,营造浓厚的舆论声势。

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人口计生信息“村村通”,做到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像、
网络上有影、报刊上有专栏,实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立体化、全覆盖,让群众切实了解国情、懂得政策、增强历史责任感。

二是深入落实计生“村为主”工作机制,严格干部包保责任
深入落实“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坚持“五个过程”,从初婚、出生、孕情管理与服务到优惠政策兑现,村书记、主任、计生专干等村干部要紧紧围绕计生工作中心,把各项任务落实好,年底进行目标责任考核,严格奖惩。

明确奖罚政策,增强村干部的责任感和压力感。

村干部包保到自然村,层层落实责任制。

通过责任制的落实,使每位包村干部思想上有压力、肩上有担子,从被动抓变为主动抓。

三是强化管理措施,增强服务能力
一方面要加强与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之间协作,互通信息,加强联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多部门合作,信息资源共享。

加强信息互通,信息交流平台及时通报,尤其是外地的信息能及时通报过来,新婚、出生、孕情(在卫生部门检查的)等信息及时在交流平台通报,管理地即时掌握上报。

另一方面加强利益导向力度,大力度落实对独生子女、双女户的优惠政策,确保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不吃亏,得实惠。

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家庭在子女升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在扶贫开发、慈善救助、生育关怀、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在城乡低保、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再一方面是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切实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