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1~3小题。
良心的利剑
安宁
他是我认识的一个教授,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名,他门下的弟子,也都是精英。
为了保证教授的质量,多年前,他就奉行一个原则,即每年只招收一个博士。
即便如此,报考他的博士的学生依然是波涛般,今年败了,明年卷土重来。
那个叫凡的学生,就是这样进入他的视野。
凡是个少见的有韧性的人,连续报考了三年,均以几分之差屈居第二。
第四年,凡又来考。
他翻到凡的档案,微微一笑,想,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给凡这样优秀的学生一个机会。
这次,凡的成绩果然高居榜首。
但是,就在面试前一天晚上,校长亲自打电话给他说,按照惯例我们先要照顾一下自己学校毕业的学生,况且第二名也不一定比第一名差,明天面试尽可能多考虑再作定论。
这几句话的含义,他当然明白。
每年总有一些人,千方百计地左右他的招生视线,他每次都能做到公平。
这一次,他有些犹豫,校长为了招生,亲自打电话给他还是第一次,这个第二名的学生和第一名的水平不相上下。
这个学生有较深的学术功底,校长有意栽培,定是想为学校培养后备力量,当然,该生的家庭背景亦不可小觑。
那个连考了四年的凡呢?难道为了一份私心就让处在巨大喜悦中的凡瞬间跌入到冰冷的海底吗?如果开了先例,他以后在学生中的威信将怎样大打折扣?
那一晚,他枕着这些问题辗转反侧,想到头疼欲裂,依然难以入睡。
第二天展起,他打电话给另一个参加面试的教授,得知校长已经给这位教授提前打过招呼了。
他知道这次的阻力非同一般,只好希求在面试中第一名的凡能够发挥出色,才能让这些阻力减弱。
最后面试的结果,两个学生的表现不相上下,难分高低。
面试结束后,他与另外几个教授,就究竟是按面试成绩,还是按照优先考虑本校学生的原则最取,好一番唇枪舌战。
最终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录取,这是为了照顾校长面子的唯一可以选择的方式。
他在据理力争下,勉强接受这一方式。
在预料中,他一直想要招为弟子的凡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终被PK下去。
从那时起,他开始被一种奇怪的愧疚和不安折磨着。
严重到每每看到这个被招收的学生,就会想起凡,想起他在面试上意气风发的模样;想起他挤在人群里看见红榜上没有自己名字时,眼睛里瞬间闪过的失落和哀伤;想起他看到自己走过来时,扭头走开去的尴尬。
那一年,他比任何人都要盼望着下一届招生的到来,他想只要凡通过考试,无论如何,他都会将他招到门下,以此弥补曾有的过失。
但是,凡在那一年没有报名。
他在惶惑里又度过了漫长的一年,凡依然没有来。
他终于知道那一次的错误将凡的自信和坚韧彻底地击垮了。
这个醉心于学术的学生或许此后再也不会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走下去了。
而他,原本可以无视权威,无视其他专家的意见,将凡领入向往的芳香之旅的。
他在其后的两年里,面容倦怠,神思忧惚,常常在登上讲台看到学生的时候,将要讲的内容统统忘掉。
走路也蹒跚起来,不过63岁的人有了83岁的老者才有的无法收拾的衰颓和溃败。
许多人以为他身体不好,劝他去医院诊治,他总是慌乱地找理由推掉。
他的记忆力迅速地减退,却无法忘记凡转身时那淡漠的眼神,它像一把利剑,冰冷地插入他的胸膛。
而他
的良心却把那把剑推得更深,直到最后,他终于无法承受。
他花费很长时间,通过很多人,辗转找到凡的电话。
电话接起的一刻,他没有来得及介绍自己,便开口道:凡,你今年一定要来报考我的博士,只要你分数过了,我保证一定让你顺利录取。
而在听到凡的应答后,他立刻挂断电话,好像稍微晚一秒,凡就会改变主意。
凡终于在四年后成为了他的学生,而且是他的关门弟子。
他在凡毕业的那一年因病去世。
他没有告诉过凡,在那四年里,他曾与良心的利剑,进行了一场艰难痛苦的斗争,最终,心力交瘁的他向这把无形的利剑举手投降。
凡自始至终不知道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也没有告诉导师,其实自已从来没有怨很过他,是他那一年觉得累了才放弃继续考试。
当他接到导师电话的那一刻,心底充溢的,除了巨大的惊喜和感激,再没有其他。
而这位让我始终敬仰的教授,在安详地闭眼离去的时候对此一无所知。
人不知道的东西,时间与良心的利剑,却会清晰地记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授在学界有很高的威望和声名,每年只招一个博士,凡连续报考了三年。
因为凡的这种执着和韧性,教授最终录取了他。
B.在面试前,教授接到校长的电话,让他按照惯例先照顾一下自己学校毕业的学生,高居榜首的凡就有可能不被录取,这让他陷人两难的抉择。
C.为了照顾校长面子,教授勉强接受了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录取,他想招为弟子的凡毫无悬念地被淘汰,这让他痛苦和不安。
D.教授历经良心上的折磨,他鼓励凡再次报考,最终招收凡为关门弟子,可见教授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小说剖析了人在良心的考验面前承受的极限。
2.以教授身份的“他”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
3.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
(6分)
[参考答案]
1. A
2.①侧面描写。
通过他人的客观描述,写出了教授是一个有威望、有原则的人;②心理描
写。
本文有大量关于教授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痛苦、挣扎、内疚;
③语言描写。
教授在饱受折磨之后,终于鼓起勇气给凡打了电话,人性中的善战胜了懦
弱;④神态描写。
如在第三次招生时,表现了他对人才的爱惜之情。
3.①把良心比作利剑,当人做了违背良心的事,良心就会像利剑一样,刺痛人的内心;②
小说以“良心的利剑”为题,暗示人性中的善就像是一把利剑,最终会战胜人性中的恶。
[详细解析]
1.A.“因为凡的这种执着和韧性,教授最终录取了他”说法错误,教授是因为凡的执着和
韧性关注到了他,但并不是最终录取他的原因,最终录取他的原因是教授良心的回归。
2.小说中描写教授的句子比较多,“他是我认识的一个教授,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威望和声
名”“他就奉行一个原则,即每年只招收一个博士”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了教授是一个有威望、有原则的人;“这一次,他有些犹豫,校长为了招生,亲自打电话给他还是第一
次”“校长有意栽培,定是想为学校培养后备力量,当然,该生的家庭背景亦不可小觑。
那个连考了四年的凡呢?难道为了一份私心就让处在巨大喜悦中的凡瞬间跌入到冰冷的海底吗?如果开了先例,他以后在学生中的威信将怎样大打折扣”,以心理描写,写出了他面临选择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翻到凡的档案,微微一笑,想,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给凡这样优秀的学生一个机会”心理描写,表现教授爱惜人才;“他枕着这些问题辗转反侧,想到头疼欲裂,依然难以入睡”“严重到每每看到这个被招收的学生,就会想起凡,想起他在面试上意气风发的模样;想起他挤在人群里看见红榜上没有自己名字时,眼睛里瞬间闪过的失落和哀伤;想起他看到自己走过来时,扭头走开去的尴尬”通过心理描写,写教授屈服于权势,没有录取凡,之后的内疚和痛苦;“他在其后的两年里,面容倦怠,神思忧惚,常常在登上讲台看到学生的时候,将要讲的内容统统忘掉。
走路也蹒跚起来,不过63岁的人有了83岁的老者才有的无法收拾的衰颓和溃败”以神态描写、动作描写,饱受内心的折磨而变得衰颓;“凡,你今年一定要来报考我的博士,只要你分数过了,我保证一定让你顺利录取”语言描写,教授在饱受折磨之后,人性中善战胜了懦弱。
3.小说的标题是“良心的利剑”,标题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良心,喻体是利剑,良心就像
一把利剑一样,能够撕开人性当中的懦弱,卑劣。
表层意是小说中的教授,当他与屈服于面子,或者是屈服于校长的权势之后,终日饱受着良心的折磨,这种良心的折磨就像是一把利剑一样,割痛了他的内心,让他痛不欲生,无法面对学生,更多的是无法面对自己。
深层义可以引申为人性中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