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PDMS管道三维建模操作手册资料

最新PDMS管道三维建模操作手册资料

PDMS管道建模操作手册编写:校核:审核:目录一、管道建模基础 (1)1.基本概念 (1)1.1 分支 (1)1.2 Pdms管道铺设的步骤 (2)2.管道建模基本操作 (2)2.1建立管道前准备工作 (2)2.2建立管道等级、确定保温层厚度 (3)2.3生成分支(branch) (4)2.4定义分支的头和尾 (4)2.5 Piping Components工具介绍 (5)3.放置一些管件的技巧和管道的定位 (6)3.1管道斜接的处理 (6)3.2三通介质流向的改变(注意:三通只能和两根支管相连) (8)4.管道数据一致性检查 (8)二、管道建模操作步骤 (10)1. 说明 (10)2. 搭建模型前需所需资料 (10)3.建立PIPE和BRANCH (10)4.创建元件 (16)5.创建疏放水、放气点 (35)三、化学衬塑管道分段 (45)四、水工工艺管道建模要点: (49)1. 水工管道一般特点 (49)2. 室内给水管道建模特点: (49)3. 室内排水管道建模特点: (50)4 室内消防管道建模特点: (51)一、管道建模基础1.基本概念1.1 分支–根据介质流向定义管道的起点和终点,在PDMS中称为Head和Tail 一个管系(Pipe)中所有Branch之间必须有连接关系1.2 Pdms管道铺设的步骤–从管道等级中选择管件–生成管件(弯头、法兰、阀门、垫片等等)–指定管件位置和方向注意:–管件的前后顺序十分重要,管件的先后顺序表示介质的流向– Pdms中管道是隐含元件2.管道建模基本操作2.1建立管道前准备工作运行PDMS之后,选择相应的Project,输入Username、Password并选择相应的MDB和Module,点击OK按钮,进入PDMS。

进入DESIGN模块,然后点击design菜单下的Pipework…,进入pipe设计模块:2.2建立管道等级、确定保温层厚度站在相应的zone上建立一个管道:Creat/Pipe出现如下左图对话框,name 填写一般为管道KKS码(eg:3LDF10BB001)。

点击Specification,出现右图对话框,选择需要的压力等级和材质,保温层厚度点击attributes…,定义管道的压力、工作温度和管径,其他的可以不去管它。

2.3生成分支(branch )PIPE 创建完成后会自动弹出如下对话框,让你创建branch– 自动命名为3LDF10BB001/B1,Iso 图中不会显示分支名称 – Branch 会自动继承Pipe 的所有属性设置– 头和尾设置为连接模式(Connect),还可以精确定位Explicit2.4定义分支的头和尾Branch 定义完之后会自动弹出DNPNT来定义branch 的头和尾连接分支的头和尾到设备管嘴(Nozzle)– 头连接到管嘴,Apply 后选择设备管嘴4LDF11AT001/N1 – 尾连接到管嘴,Apply 后选择设备管嘴4LDF11AT001/N2– 如果头尾方向相对,直径一样,并且在同一个轴上,直接用管道连接 – 否则出现一条连接头尾的虚线2.5 Piping Components 工具介绍设备管嘴4LDF11 AT0014LDF12 AT0014LDF11AT001/N23.放置一些管件的技巧和管道的定位 3.1管道斜接的处理3.1.1使用程序自动连接:为自动连接前。

Pipe Components/ Auto Elbow 自动连接后程序连接完毕之后的弯头一般不是一个整数,多为非标弯头。

3.1.2放置弯头的标准做法:-将Forward方向第一个弯头的出口方向转向下一个元件-orientate/Component/leave/Toward next-再将下一个弯头进行同样的操作-使用modle edit 的align with feature…功能,寻找下一个弯头的P1点,找到P1显示如下:此时点击左键,OK,斜管就连接好了。

如果觉得弯头的位置不合适可以通过position/move或modle edit 来移动弯头。

3.2三通介质流向的改变(注意:三通只能和两根支管相连)4.管道数据一致性检查管道放置完毕之后就是要对管道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

从Uitlities菜单下选择Data ConsIstency,弹出如下数据一致性检查窗口:三通有一段没有连接二、管道建模操作步骤1. 说明本章节主要以中国神华胜利发电厂工程1号机组“一段抽汽管道”介绍了PDMS管道建模的操作步骤。

2. 搭建模型前需所需资料在进行管道建模之前,需由系统设计主设人提交管道建模所需的外部资料,包括:建模管道的系统图,管道设计温度、设计压力,管道、管件等级,阀门选型,保温材料选择及保温厚度,以下为系统设计人提供的一段抽汽管道相关资料:另外,还需布置设计人提交的管道布置图。

(可以是详细的二维、三维图,也可以是手工绘制的草图,只要能表示出管道的具体布置即可。

)3.建立PIPE和BRANCH根据以上资料进行管道模型搭建,模型搭建之前每一个工程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层次,一般都建立到ZONE层次,你首先需要做的是在对应的ZONE目录下建立PIPE(管道)及BTANCH(分支)。

对于一段抽汽管道,其KKS编码为10LBQ10,你需要找到对应的SITE LB 蒸汽系统,对应的ZONE LBQ高压抽汽,如下图:(管道模型搭建需先进入相应工程的Design模块下,并进入Pipework 工作模式下)在ZONE LBQ高压抽汽下建立PIPE,PIPE的名称取用该管道的KKS编码10LBQ10, 详细步骤如下:站在 ZONE LBQ 高压抽汽层次上,选择Create菜单下的Pipe…弹出Creat Pipe对话框,如右图:在Name下填写Pipe的名称10LBQ10(管道的KKS编码)。

点击Specifications…按钮,如右图。

选择管道、管件等级:10C13如右图:从Insulation后面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保温厚度:150 点击OK按钮,保存退出。

点击Create Pipe对话框(如右图)中的 Attribues…按钮,弹出管道属性对话框。

管道属性对话框如下:在Temperature属性后填写管道设计温度:374.6 在Pressure属性后填写管道设计压力:6.909在Pipe Bore属性后填写管道公称通径:200点击OK按钮,保存退出。

点击右图Create Pipe对话框的OK按钮,弹出Connect Branch对话框,用以连接Branch的头尾。

下图为Connect Branch对话框:如下图,从“of 10LBQ10/B1”前的下拉列表中可看到有Head和Tail两个选项,分别表示对管道的头或尾进行连接,默认为Head如下图,从“To”后面的下拉列表中可看到有多个选项分别表示对管道的头或尾的连接型式,即连接到……,具体介绍如下:Nozzle――(连接到)管嘴、设备的接口Tee――(连接到)三通Elbow――(连接到)弯头Reducer――(连接到)大小头Flange――(连接到)法兰Multiway――(连接到)多接口元件Branch Head――(连接到)Branch的头Branch Tail――(连接到)Branch的尾First Member――Branch头为本Branch的第一个元件Last Member――Branch尾为本Branch的最后一个元件Name………――可通过输入连接头或尾的名称来实现对头尾的连接对于本示例一段抽汽管道,按照汽水流向,Branch Head应为汽轮机一段抽汽接口(类型为Nozzle),Branch 尾应为1号高压加热器蒸汽进口。

我们先连接Branch的头:在Connect Branch对话框,从两个下拉菜单中分别选择Head和Nozzle,点击Apply按钮,这时Connect Branch对话框变灰,然后点击汽机一段抽汽接口,Branch Head即被连接到该接口,如下图:连接Branch的尾:在Connect Branch对话框,从两个下拉菜单中分别选择Tail和Nozzle,点击Apply按钮,这时Connect Branch对话框变灰,然后点击1号高加蒸汽接口,Branch Head即被连接到该接口,如下图:4.创建元件为了方便说明,下图提供了一个“一段抽汽管道”的草图,并标出了各管件的编号。

点击Create菜单下的Components…,弹出Piping Components对话框管道等级栏,选择管道等级,“一段抽汽管道”选择10C13,(因为我们建立Pipe时输入了管道等级10C13,所以默认为10C13)Insulation(保温),我们在建立Pipe时已经输入的保温厚度,如该管件之前的保温厚度不变,则不用选择。

(我们在建立Pipe时已经输入了150,这里不再输入)Trancing/伴热:该项不用选择。

Forwards/向前-管件的建立方向从管道头指向管道尾Backwards/向后-管件的建立方向从管道尾指向管道头这里我们选择Forwards,沿汽机接口向1号高加接口创建管件。

左边栏内为元件类型,包括:Bend/弯管、Elbow/弯头、Reducer/大小头、Tee/三通、Cap/堵头、Flange/法兰、Gasket/垫片、Assemblies/组合件右侧选择框:Default/默认,不选择该项,我们可以从列表中选取管件类型。

Auto Conn/自动连接-选择后,当前创建的元件将自动连接到上一个元件;不选择,当前创建的元件将自动定位到坐标原点。

一般我们选择Auto Conn/自动连接。

Greate/创建按钮-点击此按钮,创建当前元件。

Re-select/重新选择-点击此按钮,重新选择当前元件。

第一个下拉栏:调整当前元件方向,共N/E/U/S/W/D六个选项第二个下拉栏:调整当前元件旋转角度,共30/45/90/180四个选项。

第三个下拉栏:元件定位选项,共九个选项。

Ori按钮-点击该按钮,设置元件的默认方向,p1点为出发点、p2点为到达点Flip按钮-改变元件的方向,点击一次Flip按钮,元件方向改变一次。

(出发点和到达点互换)下拉栏有两个选项Spool和Distance,创建第一个弯头:在Piping Components对话框内选取:管道等级10C13;元件类型-Elbow;点击Create按钮,弹出元件选择窗口:我们选择90°无直管段无缝热压弯头,点击”OK”按钮,第一个弯头被创建,然后调整元件方向的下拉栏,选择DirectW调整弯头朝向W向:调整第一个弯头标高为9.30m:选择当前弯头,选择菜单栏Position定位下的Explicitly〔AT〕…命令,弹出“Explicit Posotion”对话框:将UP后标高改为9300mm,点击Apply按钮,弯头标高即确定为9300mm (弯头定位也可通过Model Editor进行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