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利民讲形意拳

吴利民讲形意拳

吴利民讲形意拳我是怎样教形意拳学的第一讲:形意拳的基本概念!形意拳名的创意:练形意拳本是门仿生学,它是根据宇宙间日月星辰,万事万物生态环境,人与物的动作形象,以物象演变形式的意式形态为立法之本。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及劈、崩、钻、炮、横。

金:是金属,以斧头为形象,劈木为拳意,谓之劈拳。

木:以弓箭为形,射物为拳意,谓之崩拳。

水:以柔软而无骨,随形而变化,一但高低落差增大,意之急流漩涡翻浪,谓之钻拳。

火:以炮为形,发射爆炸为拳意,谓之炮拳。

土:以弹丸为形,滚动旋转自然为拳意,谓之横拳。

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基础,采取动物为了生存,以捕抓食物的天性为主导的技击,养身等功能进行学习锻炼。

十二形:是龙、虎、鸡、鹰、熊、马、猴、蛇、鼍、骀、鹞、燕,通过模仿野兽猛禽的特技功能,形象思维学习其捕物动作,象其形而取其意,运动于拳法,必须合其拳理,五行取其一势,十二形取其活动一特技,应用与技击艺术,形式简单易学而意义深刻,动作简而不繁,但其中的奥妙变化功用无穷。

如十二形之龙形以其传说中的神物,他有鹿角蟒身鸡爪狮尾的形像,腾空搜骨探瓜之拳意。

虎形,取其威武勇猛为形态,凶残扑食之技能立意为拳。

鸡是丽禽形美,喜斗、善走、抖翎、啄食技精为意,形意拳特重其技。

鹰形像凶残,爪尖目锐,更有抓兔技能。

熊形是取其形像壮实力大为形,取意滚膀三节连击法,上打迎面拳,肘击,下撩阴,膀靠,头撞。

马形壮性善,有刨蹄狂奔之特长。

猴是灵物喜攀爱纵。

这就是形意拳名的由来。

不但是形意拳学习动物等形象演练,而且中华武术里无论是那一种拳,它都离不了动物等形象的模仿应用,如太极拳里的,野马分鬃,倒辇猴,揽雀尾,等。

八卦掌里的白蛇吐信,鹞子穿天,大鹏展翅,狮子抱球等。

少林拳也多是雄鹰展翅,金鸡独立,猴子爬杆等等。

都有仿生象形取意的用意联系,无不以形态动作的模仿而用运,所以说形意拳是一门高功能仿生学,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与体悟。

起势由”无极”势,平心静气,无我无物,无思无念,生而”有极”,有意于采集日月精华,乾坤之灵气,用以强身壮体益寿延年,升之为”太极”包罗万象,太极之两仪万事万物阴阳互易,天人合一化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空也虚也须精,地之实也坚也必灵。

形意拳及形象思维拳,形是动作体位,意是用法概念,两者高度协调统一而达到应有的效果。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乃是在技击应用方面讲,经过长期的实践磨练,造就高层功法,对于来犯之敌凭触觉应变化,发招不用思索,随手出击应对得体的自然本能。

第二讲形意拳的呼吸形意拳的呼吸谓之逆呼吸,讲究舌顶上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挺颈竖项,头要有虚灵顶劲,运用腹式呼吸,每一运动都是吸气时束身,呼气时展放,吸气时储劲,呼气时五弓其放发力。

通过呼吸相应于内脏的横隔膜的挤压,增强肺活量,加大腹呼吸,使内五脏得到了健康的运动,腹式呼吸加大了供氧量,所以说练形意拳又属于增氧运动,它的锻炼不会喘气,武术原本是一门体验科学,过去没有内外之分,只是习武者通过体用动作,实践检验,而得出的论证。

在统一的理论上都属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在实际运作方面讲刚柔,快慢,舒展,绵软,巧妙等技法,比如体育运动也是锻炼身体,那叫缺氧运动,因为活动下来气喘的很,运动超于肺呼吸的正常规律,多少气也不够用。

而我们武术锻炼却是增强肺活量,加用腹呼吸是属增氧运动,导引内气舒筋活络,是人体强健之源,以意领气,以气催劲的内功拳,气通周身经络,对调节微细血管、强健内脏有着良好的作用,只要常练不懈,可以气贯周身、舒筋活络、提神壮筋,气行病除,强化胃功能,提高肝脏排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的功能。

久练自成金钢体,百病皆除如童子,小周天通百病俱消,大周天通可长命百岁。

所以练功有素者腰腿利爽,红光满面,精力充沛.。

不同于体育锻炼。

第三讲形意拳的劲力少林查拳南拳等劲力讲:“击劲”,它的力量好比抛石头一般,放长击远,甩的弧度大,打击力就强,在拳学上叫杀伤力大但放人不远,力量方面看的明白,打的脆彻,是明劲也。

太极拳讲:发放力,引进落空,螺旋力,贴身发力,放人很远但不会伤人,也称之谓“懂劲”。

形意拳讲:抖绝劲,它的劲力是震劲,整体抖动,全身力量运用与某个点上,产生暴发力,既伤人又能将人抛出,是属“击发劲”,平时训练全身放松,松则舒畅易达,灵敏多变,重练束展,束之要柔,拧、裹、展之要钻翻,其势必刚,是谓刚柔相济,多柔少刚,刚多易折,需发力时则足踏腰展,身抖,手翻绝,似弹簧束展,强努离弦,后足蹬是指在暴发劲力的瞬间,必须是脚踏实地的蹬与挺,如同枪弹发射时的后坐力的道理一般,例如:你试试推墙就明白了,用力推墙时将后腿提起或放松,会有什么感觉,其实道理很简单,山西话说蹬就是挺的意思,关键是如何练就全身力量发至整体,用于某点的暴发抖绝劲。

第四讲.形意拳以太极阴阳为母拳要活练,每一动作都属阴阳互易,刚柔相济,不可死搬硬套,阴阳不单指鹰熊而言,阴阳两仪所指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正反.伸缩.等等,束展又分别又包含有刚柔:束为柔,展为刚,收为柔,发为刚,虚为柔,实为刚,静为柔,动为刚,刚柔相济。

刚柔又各内含有明暗:束为暗,展为明,收为明,发为暗,虚为明,实为暗,静为明,动为暗,明暗互易。

知阴阳,明动静,识时务就能打人,出手为阴翻手为阳,阴阳互易,气由丹田发,力由足底出,浑身暴发,动生抖绝,全身力量用运于某个点上,这便是形意拳的训练要抉。

第五讲.形意拳基本功,三体势压腿.正踢腿,平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头转,胯旋,腰扭,甩背,下蹲,弓箭步,扑步,二起腿,旋风腿,三体式,洗髓经,等.形意拳之三才之桩功:清早起面东立正站好(古时都以右面为上首,向左面行练,至今所有的拳法都由右向左演练)谓”无极势”及无我无物,平心静气空空无一物也。

2.生“有极势”左腿向前迈半步,双手外开抬于眉高,向下自然虎口相对压下,似摸胡须动作,叫关公理髯,生”太极势”,抬手时吸气及心有灵犀一点通,采日月之精华,乾坤之灵气,包罗万象,由鼻吸入,沉于丹田。

双掌下压时呼气,吐出浊气一吐为快。

3.左转身90度,双腿半蹲,左前脚后跟距右脚尖约1尺,右拳横专出,吸气,及侧身阴阳互易变”两仪势”。

4.左掌为阴阳立掌,虎口撑园推于前方,呼气,左臂半曲半展高于鼻齐,右手变掌于左肘下三寸,化为天.地.人融为一体的”三才势”。

练此势须集中精力,舌顶上腭,气沉丹田,两脚抓地,力达涌泉及”涌泉穴”,挺胫竖项,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收谷道,头要有虚灵顶劲,称之谓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也称之谓内外”六合势”,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保持中正(不可前倾后仰,左斜右歪,挺胸翘殿),内三合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注意力要集中不可三心二意,束展自然,吞吐舒畅,不可拙气拙力)此乃形意之”桩功”。

此虽桩功但不易久站,腿困时可左右互换。

也可连续互换,练习时要求束身展势,束身时吸气,展势时呼气,两手互换由丹田起从口而出,谓之逆呼吸任督循环,手心朝上由下往上翻,两掌交换往返穿出,谓之阴阳掌都属周天循环。

全部过程在武学上称之谓”筑基”。

在医学上称之谓”增氧”运动,这种运动属于增强肺活量,加大腹呼吸,增加了大脑等各处的供氧量,内脏通过呼吸.收缩.蠕动.受到了轻微的挤压按摩运动,对于人的,精.气.神体质都有很好的健康因素,长期锻练可气血运行,舒经活络,精力充沛,红光满面,益寿延年。

(过去老师傅考验学徒的毅志而让久站须蹲一年桩功)三体势的功用:三体势虽为桩功实际是技击之阵势,和军事家两军对敌行兵布阵一样,步法要求前三后七,重型在后身稳步灵,前腿进退.攻防.灵活易变,攻之可勾.挂.拌.扫.踢.蹬.鞭.踹.寸步等应用敏捷,守之可防.退.护.回.带.滑等灵活多变。

手法讲手护外五行肘闭内五脏以安己内,出洞入洞紧随身上,口为洞,手型为阴阳瓦棱掌,前手为正后手为奇,形成猗角之阵势,根.中.捎三节配合或缠.或绕.或封.或打.轮番运用得体,阴阳互易,上下.左右.前后.奇正相交,反应灵敏攻防合道,攻可击.戳.掐.抓.拿.锁等虚实应变技法无穷,防侧截.逼.拦.架.拽.牵.翻等变化万能,身法以腰为主轴转动.开合.束展.自如,所以三体势实乃攻防合道应用无穷的绝妙阵势。

因此形意拳练家特别注重于三体势的功法形象第六讲.形意拳基础拳法:五行拳1.劈拳:形意劈拳为五行之首,属金,其动作形象为劈木之意,拳法为左右掌抱拳循环交换,立园动作劈出,身法束展,束身吸气展身劈出呼气,技击要灵活应对,一般用于里劈.外劈.横劈.竖劈.截劈等,随机应变,束身而拧.裹.贴近,展身钻.翻.劈而发放,拧裹为横劲,钻劈为顺劲,起如钢锉,落如勾杆,是起横落顺之意,最得劲的用法为速身展势抖绝,爆炸力。

谱有内应肺,外通鼻,体为皮毛,守窍膻中,气发于肺脏,气顺血行,久练则气血舒畅,体壮身强。

古谱有生钻克崩之能,其劲踩.扑.裹.束.挤.顶.绝七劲合一,很难掌握。

歌诀:任督循环气归根,束身抱拳展劈冲,拧裹钻翻开门户,挤劲抖绝劈胸中。

心意拳谓:劈拳似斧属金非斧也,有〈捧撑掇碟之势〉肺动如雷响,劈拳,从宏观看拳势只走一个大园形,从微观分析,在园迹之中涵四五股劲力,像火箭助推卫星节节送入轨道,起手先发挫劲,挫去直来之彼手,尔后继转,捧劲在大破彼攻之招后劲力转为掇劲和斩劲,掇其身,拔其根,斩劲落下取其胜果,一向多劲,一线多变,复合用劲,呈连环之势,在瞬间衍变而成,实现了拳劲上的借人之力,顺人之劲,以柔克刚,以劲吃劲。

手法有出手.起手.领手.截手之说:当胸直出为出手,曲而非曲直而未直为起手,起而未落为之领手,横起顺落为之截手,束身而起展身而落,起如锉落如勾,讲六方:工.顺.勇.疾.狠.真,工者巧妙也,顺者自然也,勇者果断也,疾者紧快也,狠者动不容情,心动而内劲出,真者心中有先见之明也。

劲力为:押.闸.扣.剁.斩.劲力走向都是直下或斜落,各股劲力都内含有相关的园势拳法之中,左旋右转皆为横向性劲力,内涵六劲,叫做叠包裹,斜里拨,反向捌,拗劲捩,两边捋右搡,前拧劲力包括,钻滚剪移里,六股劲力皆为前冲性,叫做前击涵钻易内伤,滚劲击敌无遮拦,肘头剪胸难脱逃,拧劲可穿千重山,扛杆移动最省劲,里劈肋间更难防,六股劲力皆走园弧路线,劲达势至,后撤劲力内含撤勾拽拉,撤为步向,却含撤劲,撤中有勾。

2.崩拳:崩拳是形意拳里最具特色的基础拳法之一,练形意拳家都将此拳精研勤作,郭云深前辈十年如一,行走坐卧时刻研练,后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崩拳似箭性属木,出拳有射物之意,左右轮换,如拉弓射箭,一般手出连环滚出滚入,上可连发击头喉,左右打助,中攻胸腹,步法为:左垫步后并步,右步催左步后跟步,攻法不上大步,没有空档,寸步紧逼,落地生根,拳经云: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打倒还嫌慢,古谱讲内应肝外通目,在体为筋,守窍于脊骨,活泼于腰,灵通於背,筋络通调,舒肝气畅,起落开合,精神贯注,明目体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