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核心作物概况

福建省核心作物概况

福建省作物报告一、省区作物概况及面积分布1.1省区概况:福建简称“ 闽”,省会福州市。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全省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74万(2016年末)。

总耕地面积1854.8万亩,仅占土地面积10%,人均耕地0.61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全省耕地面积中,水田1459万亩,旱地3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405万亩,占耕地的77.8%。

虽然人均耕地少,但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山地面积大,占土地总面积85%左右,利用山地发展农牧业生产潜力大,大部分海拔500米属于低海拔区,有利于发展茶果等多年生经济作物。

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地。

秦南平百越,置闽中郡。

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

著名景点有:鼓浪屿、武夷山、泰宁、太姥山等。

1.2各区域概况及作物分布福州近郊主要种植3类作物,第1类是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第2类是大棚、露地蔬菜为主如莴苣、西红柿、甜椒等,第3类是经济作物,桃李奈、茉莉花、甘蔗等。

宁德寿宁县以茶叶和水稻为主,有部分蔬菜;福鼎也类似,白茶、太子参、水稻等均有种植;屏南县主要以水稻和反季节蔬菜为主,蔬菜主要是上半年水稻收割后种植,以花菜、小番茄为主。

古田县以果树和水稻为主,果树有桃李奈和柑橘;福安市以茶叶和水稻为主,有部分葡萄;蕉城区和霞浦县蔬菜较多,近年来蜜柚也发展有一定规模。

厦门在福建属于面积较小的市,但蔬菜面积大,种类多,是中国八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以工业化旅游业为主,农机需求少,客户数量有限,可由漳州多家经销商辐射本区域。

漳州为福建省最大的农药市场,年销售占福建省总销量的1/3左右(主要是本身市场大且全年都在用药,很多大客户辐射的面积大,如厦门、泉州、龙岩等),种植作物较多,淡旺季不明显。

主要种植面积较大的有蜜柚、荔枝、杨梅、青枣和茶叶,蔬菜如西红柿、西兰花、甜椒和瓜类等。

其中种植的花卉苗木最出名,如兰花、水仙花等。

三明果树地区以柑橘,梨树为主;烟草、水稻种植也较多。

沙县(水稻、柑橘)、尤溪(水稻、柑橘)、永安(水稻、柑橘和蔬菜)、建宁(水稻、梨)宁化(水稻、烟草)龙岩以水稻为主,部分蜜柚、柑橘、烟草和茶叶等。

水稻为单季稻为主,烟草主要集中在武平、长汀和永定,烟草上半年收获后种植水稻。

连城地瓜也具有一定的面积,包括漳平、新罗区有部分柑橘品种。

南平柑橘主要集中在建瓯、顺昌和延平区;水稻集中在建阳、浦城和邵武,南平地区大部分水稻还是以单季稻为主;葡萄种植分布在建瓯、建阳等。

茶叶集中在武夷山、建阳和政和。

1.3主要作物统计及面积分布二、核心作物类别与品种2.1水稻类别与品种烟后稻:是全省水稻的主要种植形式,一般种植时间6-7月份,管理相对固定化,投入成本不高。

一般烟叶收获后即开始种植,以常规稻为主,散户种植杂交稻。

双季稻:主要集中在南平浦城县,是该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早稻种植品种常规化,对种子的选择和品质要求不高,大多数为销售用途;晚稻种植会选择口感、品质佳的水稻品种。

轮作中稻:主要是一些蔬菜种植区,春季蔬菜收获后进行水旱轮作,目的的改良土壤,减少换茬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

如漳州、泉州、莆田和福州蔬菜主产区,种植规模60万亩左右,该品种水稻管理相对粗放,用药和管理采用传统方式,很多种植户一年也很少用几次药,产量和收益对种植户来讲概念模糊,全年经济效益主要是在蔬菜作物。

制种稻:主要在三明建宁、宁化县种植,种植规模不大,但种植水平和投入成本高,种植户收益也高,是常规水稻的2倍多,每亩可达3000元收益,用药成本也是常规管理的双倍。

近几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种植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但对种植者的栽培管理技术要求高,目前已扩散至龙岩、漳平地区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

一般种植季节也在6-7月份,烟叶收获后种植制种稻。

2.2茶叶类别与品种武夷岩茶、大红袍:是全省茶叶市场的朝阳产业,种植管理和经济效益都好于其他茶叶品种,去年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即在武夷山市举行。

茶叶栽培管理只是其次,茶叶成品如此受市场追捧,更多的得益于制茶工艺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点缀。

茶农们自然而然愿意投入资金,管理里好茶树。

福鼎白茶:主要是在一些高海拔地区种植,每年的产量有限,种植规模相对稳定,收购价格也较高,当地种植管理积极性高,农资成本投入相对稳定。

安溪铁观音:该产业链已经出现连续多年下滑的趋势,种植户管理粗放,茶叶价格不景气,很多种植户都早已完成转行转业,大户生产的茶叶都愁销售,散户更多。

目前一年中以秋茶为主,品质最好,大多数茶农一年采用2-3遍药,高山地区真正变成纯天然有机茶。

其他品种茶叶:白芽奇兰、八仙茶、正山小种等。

2.3蔬菜类别与品种甜椒基地:主要集中漳州诏安县、福州长乐等地,施行规模化种植,成本投入高,用肥用药都是高成本投入。

以专业合作社形式基地化种植不再少数,已形成稳定市场。

胡萝卜、白萝卜:主要集中在厦门同安、漳州漳浦和东山县等地种植,规模大、形成连片种植规模,其中厦门外区打造3万亩胡萝卜生产基地,是供应全国和出口的主要种植基地。

大葱基地:漳州漳浦,每年9-10月份开始种植大葱,主要销售山东、出口日本等地,每年种植规模在3-4万亩左右,市场相对稳定,散户+合作社规模化种植。

近年来受市场价格因素,很多种植户并没有赚钱,种植作物正在发生变化,预测萝卜、花菜及甘蓝种植面积可能会扩大。

其他蔬菜:西红柿、茄子、花菜、莴苣、豇豆、瓜类等。

2.4蜜柚类别与品种白肉蜜柚:琯溪蜜柚的常规品种,也是最早最普通的品种之一,白肉与其他品种受市场欢迎度不如其他品种,多数已经完成嫁接换种。

在蜜柚收购销售过程中也是价格最低,市场最不好把控的品种。

红心蜜柚:红心蜜柚一直受市场欢迎,种植规模最大,销售价格也较其他品种好,早上市、早套袋,种植管理相对简单轻松,种植户更是趋之若鹜。

目前全地区约2/3以上市场为红心蜜柚,种植规模和嫁接换种的面积逐年扩大。

三红蜜柚:与红心蜜柚相似,价格相近,套袋时间比红心蜜柚早1个月左右,相对用药管理比正常蜜柚少1-2遍,销售不愁,由于早期上市,蜜柚个头偏轻,产量不高。

红美人(葡萄柚):近年来的新品种,可能是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市场价格最高,销售相对稳定,目前只有少部分人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

2.5柑橘类别与品种芦柑:是福建省最具有品牌特色柑橘品种之一,早期永春芦柑、建瓯芦柑种植规模最大,向外销售已形成自己独有的渠道和消费群体。

今年来收黄龙病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之前的芦柑主产区永春、建瓯、建阳开始发生转变,种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已很少能看见柑橘。

相反一些偏远山区,如南平顺昌、漳州长泰近两年发展芦柑种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打造美丽乡村柑桔特色小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早蜜:主要集中三明建宁一带种植,该品种顾名思义,上市时间特早,青皮果8-9月即可采摘销售,比蜜柚上市时间还早半个多月至1个月,前期价格稳定,市场规模不大,产业相对稳定,具有发展扩大的趋势。

金桔:主要集中在三明尤溪有种植,价格较其他品种都好,目前已完成品牌化升级,销售不用担心,种植户用心做高品质管理。

杂柑类:桔柚、文旦柚、沃柑、茂谷柑、贡柑、爱媛38等。

2.6青枣类别与品种高朗一号(五十品种):种植时间最早,区域最广的品种之一,大多数时候用来做授粉母树为主,后期青枣幼果期,需要进行疏枝砍掉,以增加光照空间,利于青枣膨大。

大叶:与其他新品种一样,叶片很大,容易遮挡阳光,诱发红蜘蛛、白粉病等,栽培管理与其他青枣品种相当,果实成熟后个头较大,单果重100-150克左右。

脆蜜:青枣主要种植品种之一,当地主要水果的特色:一是脆,清脆可口,果皮细嫩,具有青苹果之称;二是甜度高,糖分极佳,香甜可口,让消费者恋恋不忘。

早期青枣采取点灯的做法,这样增加光照时数,提早坐果上市,但失去了青枣清脆、爽甜的特色。

蜜枣:较其他品种糖分高,上市时间一般在春节前后。

牛奶枣:同时具有脆蜜、蜜枣的优良特点,挂果率低2.7其他作物类别与品种其他果树品种如:芭乐(红心芭乐、白心)、荔枝(乌叶、兰竹、妃子笑)、龙眼、杨梅(特早、东魁和硬丝)、枇杷、香蕉、百香果(满天星、黄金百香果、台农一号)等。

三、核心作物发展趋势3.1.1蜜柚作物发展趋势白肉蜜柚------红心蜜柚、三红蜜柚------红美人(葡萄柚):主要受市场销售因素影响,蜜柚经过前几年盲目扩增和品牌的打造,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已形成福建乃至全国独具特色农产品品牌。

一些大型果商受利益趋势,从外区收购蜜柚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蜜柚上市时间都比福建早,品质却不了当地琯溪蜜柚,冒充平和琯溪蜜柚,导致市场混乱,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不好,花钱没有吃到真的蜜柚,销路逐年下滑。

目前平和琯溪蜜柚已连续4年下滑,严重影响柚农种植积极性。

特别是白心蜜柚,正常年份收购价1.1-1.3元斤,行情差是只有0.4-0.7元/斤(成本需要0.5元/左右),销售一直都是问题;相反红心蜜柚从价格3.2元下滑到2.3元/斤,虽然经济效益明显缩水,但销路不是问题,种植管理技术和白心蜜柚相差无几。

目前当地白肉蜜柚越来越少,早起嫁接的红心、三红蜜柚已陆续开始投产,红肉蜜柚规模逐渐扩大。

红美人(葡萄柚)是近年来的新品种,推广应用3-5年,但种植面积发展缓慢,许多柚农不太轻易换接新品种,另外重新种植新品种风险太大,最主要的是平和全县已没有土地种植新品种了。

要想尝试新品种,必须换掉蜜柚品种,这样前景更迷茫,所以很多种植户对于新品种的未来持观望态度。

3.1.2柑橘作物发展趋势芦柑、桔柚未来发展可期:桔柚,也称四季柚,是福建建瓯特色水果之一,收购价格和前景最看好的品种,春节前上市,平均收购价格在8-10元/斤。

虽然目前种植规模还不大,只有10000亩左右,未来的发展可能具有规模。

其次是芦柑,主要集中的顺昌的仁寿镇、洋墩镇、大布乡等,种植规模在5万亩左右。

以前芦柑老区由于黄龙病的发生和蔓延,很多农户已经放弃芦柑种植,改换其他品种或外出务工。

相反一些新区种植的规模,在当地政府和果商倡导下,面积逐渐扩大,平均每年以万亩新种面积扩增。

也是全省独具规模、发展向好的朝阳果树重点产业。

3.1.3青枣作物发展趋势五十品种------脆蜜、大叶、牛奶枣:青枣栽培管理过程中主要受天气影响很大,挂果率低,在一些老区种植时间在20多年的乡镇反映普遍。

一是受气候影响,高温授粉不良;低温幼果膨大不好,且易受霜冻影响。

二是花期时间很长,每年从6-10月份一边开花一边结果,对养分需求很大;枝条生长过旺,出现生殖生长停滞,不出花芽等现象。

三是农事操作复杂,对水分管理、光照要求较高,故许多种植户具有7月份给青枣点灯的习惯,使青枣树早结果,提高产品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