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商品质量管理论文

浅谈商品质量管理论文

浅谈商品质量管理论文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13级市场营销一班
姓名:石宗圣
学号:201309030013
摘要:近年来商品质量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良好的质量管理百利而无一害,本篇论文主要谈及的是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的,重要意义,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进行质量管理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水平高质量产品发展方向TOM QA QB QC 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
正文:
近几年来,产品质量问题频频发生。

小事如,在淘宝上买到假货等,大事如,全民震惊的地沟油事件;上海质监局抽查发现四个品牌食品质量问题严重;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等等都暗示着社会各界,产品质量问题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时时刻刻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严格控制监督产品的质量。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的: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

二、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有句名言:“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life behind the quality dikes)。

质量正像黄河大堤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质量的大堤出现问题,他同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

所以,企业有责任把好质量关,共同维护质量大堤的安全。

从宏观上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正可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
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运作战略之一。

因为,低质量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它会降低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加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损害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等等。

另一方面,以前,价格被认为是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现在情况已有了很大变化。

很多用户现在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并且宁愿花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

在今天,质量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会比质量不稳定的低质量产品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较好的质量也会给生产厂商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

高质量产品的定价可以比相对来说质量较低产品的定价高一些。

另外,高质量也可以降低成本,而成本降低也就意味着公司利润的增加。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第一,要从对产品质量的管理转向对过程和系统的管理。

长期以来,企业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局限于对产品质量及其相关的工作质量的管理,而今天,质量的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质量不再仅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质量及其相关的工作质量,质量不再是“合格”产品的概念,因为今天质量的形成是从顾客的要求出发的,最终又是由顾客来评价的,在这两头的中间,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所有活动和过程。

所以,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系统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企业的质量管理从原来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从原来分割的模式转向系统的模式。

2000版本的ISO 9000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从“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到“互利的供方关系”等八项原则,都充分体现了对企业质量管理全过程和系统性的要求,这种要求已经大大的超越了对产品本身的要求。

第二,要从原来以推行管理方法为主转向以培育管理文化为主。

过去,我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也好,在开展贯标认证也好,比较注重的是新老七种工具的使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写方法等。

毫无疑问,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工具和方法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手段。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管理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尤其是当我们忽略了管理的社会属性时,管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为何不能持续有效、为何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管理要遵循和体现社会属性,就必须建设和培育企业管理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各国企业都处于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文化价值观的剧烈变动与重新整合的过程之中,导致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巨大变化。

于是,重新架构企业文化变成了当今时代的大课题。

企业的管理植根于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也必须扎根于质量文化。

企业的管理文化通常包括了经营理念、管理宗旨、价值取
向、行为准则、公共关系、社会承诺等方面。

企业管理文化充分体现了企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自律机制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当前,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其中提出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尤其是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广大企业来说,建设好企业管理文化是不可忽视的工作。

对我们广大质量工作者来说,培育好企业的质量文化,使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能真正体现对顾客、对用户的诚实守信,自然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第三,从偏重于技术创新转向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并举。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持续追求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包括技术在内的生产力各个要素在彼此孤立地存在的时候,它们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而只有通过管理,把生产力的各种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生产系统,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显然,先进的管理也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而且,许多事实表明,先进的技术不能代替落后的管理。

因此,企业追求创新必须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及其文化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

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首先都要讲学习、善研究,坚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提倡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的质量管理同样需要不断创新,比如,当前许多已经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都遇到了“ISO 9000后”的问题,为此我们确实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探索。

企业质量工作者要从过去习惯于各车间到处跑的“体力型”工作方法,转变到学习运用管理新理念、新方法的“智力型”工作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实现管理创新、求得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质量如何进行管理
质量管理没有完全一样的组织、流程和方法,根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质量管理的动力和效果来自公司的战略的要求。

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是怎样的呢?这里介绍一种国际大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组织和思路。

全面质量管理的最佳实践——TQM:研发、采购、制造、客服四大供应链部门之间相互作用,形成TQM组织框架。

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单元之间的互动,形成TQM的日常活动;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单元之间的互动,形成TQM的日常活动。

单元内部,形成二级三级的活动。

这是开展质量工作的基石。

TQM组织框架以实现组织的战略和方针为目标,建立一二级组织架构,建立质量体系/制度,确定质量目标,和进行KPI考核。

关于二级组织架构,分为三个:
QA:体系维护,审计,问题跟进,追踪,年月周日报表;
QC:执行标准,检查,测试,记录;
QE:问题分析,对策,标准维护;
QA、QC、QE可以是三组人员,也可以是兼职,由一组人员担任,简称QA.人人都是QA.
此外,6sigma也是很好的方法和工具,对持续改善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其在业界的推广是质量管理的重要里程碑。

另外,还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也是前人重要的管理实践的结晶。

研发阶段可以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如QFD,DFMEA,TRIZ,BRAINSTORM,并行工程,DOE,田口法等等。

实用的常用方法的是:QFD、DFMEA、BRAISTORM,并行工程。

质量管理的效果,衡量其工作的成效,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性,稳定性,必须要定期评估。

原则:数据为主,全面客观。

公式:效果=流程质量×执行力
流程质量=公司战略×组织结构;执行力=人员素质×规章制度
评估的方法:管理评审,季度/月度/周/日报;
工具:QC七大手法。

点检表、鱼骨图、直方图、分层的点图、柏拉图、散点图、控制图。

五、总结
总的来说,质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质量的好坏关系重大不言而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通过加入WTO之后,也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同时,质量管理没有止尽,不断探索,不断改善,满足顾客期望,提升品牌忠诚度、美誉度,最终为顾客,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基础和术语》,2000版
2.《质量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网站:百度 中国质量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