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一通三防”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编制人:项目经理:编制日期:二零一三年十月十六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公司营盘壕煤矿副井井筒“一通三防”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项目部会审意见部门或职务姓名职务、职称日期编制人员机电队技术组掘进队生产经理安全经理机电经理技术经理项目经理会审意见: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2)三、通风系统 (2)四、通风管理 (4)五、瓦斯通风监控管理制度 (5)六、瓦斯检查制度 (5)七、瓦斯排放制度 (5)八、“一炮三检”与“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6)九、防尘管理制度 (7)十、防灭火管理制度 (7)十一、探揭煤管理制度 (8)十二、避灾路线 (10)附图:1、一通三防管理组织机构图2、瓦斯治理组织机构图3、营盘壕矿井副井揭煤示意图4、营盘壕矿井副井井筒避灾路线示意图5、营盘壕矿井副井井筒通风、监测系统示意图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公司营盘壕煤矿副井井筒“一通三防”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副井井筒净直径Φ10m,净断面:78.5m2。
井口设计标高:+1247.5m(±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247.5m),井筒全深:789.5m。
该井筒采用全深冻结法施工,冻结深度805m。
冻结表土段深度:53.2m,营盘壕煤矿副井于2013年6月30日试挖,2013年8月26日开工截止目前副井共掘砌成井223.65m。
为提高“一通三防”管理水平,防止施工期间发生瓦斯等事故,实现煤矿建设的安全生产,制定如下安全管理措施。
二、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1、设立健全的一通三防管理组织机构与瓦斯治理组织机构。
2、配备相关通风、瓦斯专业技术人员且应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3、建立通风瓦斯报表并有记录。
4、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局部通风管理制度、测风制度、瓦斯通风监控管理制度、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排放制度、“一炮三检”与“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瓦斯检查员请示汇报制度、瓦斯报表审批制度、项目部仪器仪表使用、维修保养制度、防尘管理制度、防灭火管理制度、探揭煤管理制度、瓦斯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仪器仪表维修校验制度等。
5、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瓦斯涌出量、地温和工作面部署等情况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三、通风系统1、井筒施工通风布置井筒施工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风机选用4台FBD-Ⅱ-No8.0 45×2KW型防爆对旋式局部通风机,每2台风机配一路Φ0.9m胶质风筒,其中2台局扇备用,满足施工需要。
局扇技术参数如下表:局扇技术参数表型号转速(r/min)风量(m3/min)风压(Pa)最大配用电机功率(Kw)备注FBD-No8.0 2960 467~923 2008~8057 45×2 1台FBD-No8.0 2900 625~1024 2412~8178 45×2 2台FBD-No8.0 2060 450~1200 5500~1000 45×2 1台2、井筒需风量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 1=100kq=100×1.5×1.5=225 m 3/min式中:q ——瓦斯绝对涌出量,1.5m 3/min ;k ——通风系数,取1.5。
(2)采用压入式通风,按爆破炸药量计算工作面所需风量Q 2=32)(8.7k L S A t ⨯⨯⨯⨯÷=1508 m 3/min式中:A ——次爆破最大爆药量,751.1kg ;S ——井筒净断面积,78.5m 2;L ——炮烟稀释安全距离,取500m ;k ——淋水系数,取0.4;t ——通风时间,40min 。
(3)按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 3=4N=4×45=180m 3/min式中:N —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45人(4)按最低风速验算工作面风量:Q 4 ≥0.15×60S=706.5m 3/min式中:S ——同上。
故井筒施工期间,井筒工作面风量取1508m 3/min 时,满足施工要求。
3、局部通风机选型(压入式通风)(1)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按工作面最大风量计算风机风量:Q m = P Q=1.2×1508/2=904.8m 3/min (采用两台风机同上通风);式中:Q m ——局扇吸风量,m 3/min ;P ——风筒进出风量比,取1.2;Q ——工作面实际需风量(取Q 1、Q 2、Q 3和Q 4中的最大值),m 3/min 。
(2)通风最大风阻计算R=λR m ,其中:R m =6.5αL/D 5=23.23Ns 2/m 8式中:R m ——风筒沿程摩擦风阻,N.s 2/m 8;R ——局部通风总通风风阻,N.s 2/m 8;α——摩擦阻力系数,取0.0027 N.s 2/m 4(胶质风筒);L——风筒长度,取789.5m;D——风筒直径,0.9m;λ——风阻系数,取1.1。
(3)局部通风机理论工作风压计算(风筒出口动压损失忽略不计)h=RQ m Q=4402pa(4)选择高效率、低噪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根据以上计算,井筒施工采用两路胶质风筒向工作面供风。
每路各配备2台FBD-Ⅱ-No8.0 45×2KW型防爆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配一路Φ0.9m胶质风筒,其中2台局扇备用,满足施工需要。
四、通风管理1、井筒工作面人员严禁在无风、微风环境下作业。
2、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有计划停风、排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上报处总工程师审批。
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井筒工作面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人员先撤到地面。
3、局扇必须实现“三专”供电且要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局扇、瓦斯和工作面电器之间实现风电和瓦斯电闭锁。
4、“三专两闭锁”和局扇自动切换装置每七天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由试验人员在试验表上签字,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闭锁的可靠运行。
5、局部通风机必须由专人(机电队长)负责管理,保持局部通风机24小时正常运转,并建立局部通风机管理牌板;管理牌板要说明局部通风机型号、功率、全风压风量、入口风量、测风时间、风筒直径、风筒长度、供风距离、管理人员等。
6、局部通风机的设备要齐全,吸风口有风罩,高压部位(包括电缆接线盒)有衬垫(不漏风),通风机吊挂或垫高离地高度大于1.0m,在局部通风机吸风口6m范围内不准放置或悬挂物品。
必须安装在距井口不少于20m的位置。
7、风筒管理规定:(1)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风筒的安设和风筒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风筒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揭露煤层时不大于5m;基岩段时不大于10m。
(2)风筒的吊挂必须做到竖、直、牢。
选择正确、合理、圆滑的变径节、弯度节,从而减少通风阻力,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量。
(3)风筒更换要及时、快速以确保掘进工作面作业正常。
(4)胶质风筒必须采用双反边接头形式,要经常注意对风筒进行检查,发现漏风、破损、脱节等及时进行修复处理。
五、瓦斯通风监控管理制度1、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和井筒回风流中分别布置瓦斯传感器;地面通风机设施、设备开停、通风安全监控系统由专门电工进行操作。
2、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
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
3、安全监控系统除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外,还应具备故障闭锁功能。
4、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揭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与回风风流中的甲烷传感器间距大于1000m时,必须在井筒中部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器。
该传感器的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CH4);断电范围为井筒内及井口20m 范围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5、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揭煤过程中瓦检工必须每班使用光学瓦检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项目部通风技术员;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0—1%,±0.1%;1%—2%,±0.2%;2%—4%,±0.3%)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在8h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六、瓦斯检查制度1、瓦斯检查员必须是从事井下采掘工作不少于一年,并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和学习合格后,取得瓦斯检查员资格证的人员持证上岗。
2、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爆破工、掘进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井下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光学式甲烷检测仪。
3、掘进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浓度每班至少检查3次;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掘进工作面、有瓦斯(二氧化碳)喷出危险的掘进工作面和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较大的掘进工作面及瓦斯(二氧化碳)变化异常的掘进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
4、瓦斯检查必须做到“三对口”(即瓦斯检查员必须做到牌板、日报和交接手册),严禁漏检和弄虚作假,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及现场交接班制度。
5、瓦检工必须在井下工作面交接班。
6、项目部瓦斯检查员按规定进行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准上岗。
七、瓦斯排放制度1、项目部编制《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并上报处总工程师审批。
确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止通风机运转时,必须由项目部根据预案重新制定《停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上报处总工程师审批。
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中,应根据停风时间和井筒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出工作面中积存的瓦斯量,以此确定瓦斯排放的方法、供风量、瓦斯排放路线、停电撤人范围、风流控制方法、警戒设置、瓦斯排放时的瓦斯检查点、监测点、瓦斯排放的组织领导和职责等内容。
2、对停电、停风的井筒工作面,经检查或计算瓦斯浓度在3%以上,项目部必须执行预先编制好的《项目部停电停风恢复通风排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
3、项目部必须成立瓦斯排放领导小组,详细明确项目经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通风技术员、主管主管技术员、机电队长、掘进队长、安监站站长等责权范围。
当因检修、停电、停风或其它原因造成瓦斯积聚,需要进行瓦斯排放时,必须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负责按批准的《停电停风恢复通风排放瓦斯安全措施》认真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处派安监人员负责现场监督排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措施不落实严禁排放瓦斯,若发现违章排放瓦斯,须责令立即停止,并追查责任,严肃处理。
瓦斯排放必须记录下全过程,同时可以利用瓦斯监控系统实时观察瓦斯排放浓度的控制情况,便于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通风负责人全面了解掌握安排瓦斯的步骤和程序。
瓦斯排放安全措施必须向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贯彻,并有记录可查。
4、恢复通风系统后,井筒内瓦斯容易积聚的地点(模板下、吊盘下),都必须经过通风瓦斯检查人员检查所有安装电器设备和开关附近20m范围的地点,只有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证实无危险后,逐级恢复井下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