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大道与南二环人行天桥墩柱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本工程位于XX市包河区XX大道距离南二环约320m处。
是XX市政重点工程,是按景观设计的人行钢箱梁桥,主要解决XX大道BRT(快速公交)祁门路站的行人过往,并保障行人安全,提高道路车辆通行能力和创造新街景,缓解城市交通。
二、编制依据1、XX市XX大道与南二环人行天桥设计图纸;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XX市XX大道与南二环人行天桥施工组织设计”。
三、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市XX大道—南二环人行天桥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地点工程规模:本工程为XX市包河区XX大道—南二环交叉口人行天桥。
天桥主桥平面呈一字形布置,横跨XX大道,桥面主梁为大截面预制钢箱梁,钢箱梁两边侧板截面采用圆弧板。
天桥主桥全长86.m,桥宽4.55m。
全桥共设置6处扶梯,梯道宽2.5m。
桥下净空4.5m,桥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承台、立柱及钻孔灌注桩。
全桥钢结构工程总用钢量约226.64t。
天桥共设4处桥墩,墩基采用挖孔灌注桩,墩基及桥墩混凝土总用量为354m3,钢筋总用量37.9t。
四、施工总体部署1、根据本工程总体进度安排,墩、柱工程2009年12月底开工,2010年1月中旬完成所有工程量。
2、组织机构3、桥墩施工工艺流程图五、施工方案XX市XX大道与南二环人行天桥考虑市区环境特点及桥体本身的设计采取如下型式:①主桥下部结构设计采用钢筋砼结构,外形为花瓶型,桥墩顶宽2.2米,底宽1.8米,中间最窄处宽1.4米,桥墩横向宽为1米,墩身中间部分宽度0.6米。
②人行扶梯桥墩立柱均采用直径为0.6米的圆柱。
为保证清水混凝土观感,花瓶型立柱一次性完成,砼一次性浇筑到顶。
1、施工准备在承台砼强度达到5Mpa时,对承台顶面与墩柱相接凿毛,人工凿除砼表面的浮浆,直至砼碎石露出,并用水将砼表面冲洗干净。
利用全站仪和经纬仪放出墩柱十字轴线,然后弹出外框线,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2、钢筋施工①根据施工图钢筋骨架尺寸,搭设竖向钢筋支撑脚手架,作为施工工作面和钢筋稳定用。
同时加设墩、柱定位的加强箍筋。
②根据设计图纸,按钢筋直径、形状及尺寸,并考虑钢筋焊接交错位置进行配料。
水平向钢筋焊接采用闪光对接焊,墩柱竖向钢筋Ф25以下采用闪光对接焊, Ф25以上连接采用电弧焊。
焊接前钢筋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所有钢筋焊接头和闪光对接焊外观检查均应符合下列要求:a、闪光对接焊主筋接触处无明显烧伤等缺陷;b、接头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c、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强措施。
焊接接头按300个作为一批,在每批成品中切取3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③焊接结束后,开始绑扎钢筋,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应错开布置,数量不应超过50%。
绑扎时要随时调整钢筋骨架垂直度。
④所有桥墩上部钢筋绑扎前,必须搭设样架,以保证钢筋骨架外形尺寸、变形部分位置准确。
⑤钢筋的钢号、规格、根数和间距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的钢筋应牢固、位置准确。
⑥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砂浆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3、模板施工为确保模板施工质量,项目部成立模板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对模板施工进行全过程控制:组长:吴海涛副组长:陈言畅魏连春成员:、管正平、郭海峰、粱全明、张传聪、张耀茂⑴、模板制作:墩柱模板全部采用桥梁竹胶模板(面板采用18mm厚板,边框、筋板均采用5*10cm木方。
⑵、模板组拼时,及时用两米靠尺对相邻板面高差及模板局部平整度进行检查,对大于0.5mm处坚决返工处理,确保相邻板面高差及模板局部平整度严格控制在0.5mm以内。
模板加工定型后,应对模板内表面清洗油污后,用纱布擦干净,使用前应在板面均匀涂刷脱模剂(脱模剂拟采用无色透明的色拉油,以防对混凝土表面色泽带来不良影响)。
⑶、板缝处理:在所有模板拼缝处,事先顺一侧模板面板的侧边,通长粘上一道1mm 厚、3㎝宽的弹性止水泡沫胶带,以防板缝渗水泌浆致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砂沟。
待模板拼好后,所有拼缝、焊缝打磨光滑平整、止水泡沫胶带沿模板内侧裁平后,再刮上一层玻璃胶,待其干硬后用角磨机磨至平顺光滑,以确保混凝土表面不错台。
板缝处理完后,再对板面粉尘等污染进行清理,补刷隔离剂。
⑷、模板安装用8T吊车将模板吊装到位,人工组装。
依据所放出的中心线控制模板垂直度,模板接缝要在一道水平或垂直线上。
⑸、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带模养护3-4天拆除,表面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⑹、底部处理:拼装模板前在墩身模板范围以外用水泥砂浆找平以防止底部漏浆和保证模板不倾斜。
3.1墩身新浇砼侧压力确定砼有效压高按18m考虑,面荷载P=25×5=0.125 N/mm23.2模板计算1、面板面板采用h=18mm竹胶板,肋间距L=300mm,计算带宽取b=10m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荷截q=0.125×10=1.25N/mm截面抗矩W=bh2/6=10×52/6=41.7mm3截面惯矩I=bh3/12=10×53/12=104mm4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得三跨连续梁的弯矩系数Km 及挠度系数KfK m =0.1 Kf=0.677应力: KmqL2/W=0.1×1.25×250×250/41.7=187.5 N/mm2<[ =140]挠度:f=KfqL4/100EI=0.667×1.25×2504/(100×206000×104)=1.5mm2、大肋大肋选用5*10cm,支点间距L=650mm,计算带宽取b=250m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荷截q=0.125×250=31.3N/mm截面抗矩W=25300mm3截面惯矩I=1013000mm4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得二跨连续梁的弯矩系数Km 及挠度系数KfK m =0.1 Kf=0.677应力: KmqL2/W=0.125×31.3×650×650/25300=33.3 N/mm2<[ ]挠度:f=KfqL4/100EI=0.677×31.3×6504/(100×206000×1013000) =0.1mm3、围檩1)围檩选用5*10cm,间距L=300mm。
计算带宽取b=650mm,按简支梁计算。
均布荷截q=0.125×650=81.3N/mm截面抗矩W=233600mm3截面惯矩I=18690000mm4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得简支梁弯矩系数Km 及挠度系数KfK m =0.125 Kf=1.3应力: KmqL2/W=0.125×81.3×1500×1500/233600 =97.8N/mm2<[ ]挠度:f=KqL4/100EI=1.3×81.3×15004/(100×206000×18690000)f=1.4mm4、凝土施工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部成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组长:徐小娥副组长:韦东、魏连春成员:姚勋文、程猛、胡广超、何正涛、徐发根、韩华侨、4、1原材料选择A、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安定性等进行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B、砂子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细度模数2.5~2.8,含泥量小于2%;石子选用连续级配的二级料,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含泥量小于3%。
存放场地设置砼地坪,保证材料清洁。
C、掺入的粉煤灰及减水剂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且对每一进场批进行复试。
D、控制砼坍落度,水灰比不超过0.6,减少砼收缩。
4、2混凝土的拌制①、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用的各种主要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经监理批准的设计配合比。
②、混凝土拌制前,应对骨料进行含水量试验,计算并出具施工配合比。
③、混凝土拌制时,为保证配合比准确,所有材料均按质量比配料,并经常检查各种仪器,使其准确无误,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④、拌和机出料时,应经常对均匀性进行检查,确保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出现离析和泌水现象。
⑤、拌和机出料和入仓前,应按规范对坍落度进行抽查4、3混凝土运输①、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能力要满足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混凝土运输工作不间断,使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坍落度。
本项目采用砼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运输时间严格控制在60min以内。
②、泵车泵送前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内壁。
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立即用压力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泵送间歇时间严格控制15min以内。
③、泵送时,料斗内必须有足够的砼,以防吸入空气,产生堵塞。
④、用搅拌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途中以2-4/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的几何容量的确2/3。
⑤、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⑥、下料高度超过2.0m时加设导管或串筒,以免砼在下料过程中发生离析。
4、4混凝土浇筑①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以及各种机具、设备等进行检查,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补涂脱模剂;各种条件符合要求,各项准备工作安排就绪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②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③.下料时由专人指挥布料,严格控制布料间距和浇筑厚度,布料间距控制在1.5m、浇筑厚度控制在30-50㎝之间,浇筑时应尽量安排操作人员进入到仓面振捣。
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以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处振毕,徐徐提出振动棒,并及时在不扰动已浇混凝土的情况下,排除混凝土泌水,并查明原因,及时调整配合比,降低泌水率。
每一振动部位均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准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⑤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本身的均匀性,不产生离析现象,均匀的填充模板,确保混凝土表面不产生蜂窝麻面现象,保证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进行抹平,等凝浆后再进行第二遍并压光。
⑥浇筑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下料速度,速度必须控制在1m/h范围以内。
⑦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脚手架、钢筋、预埋件等的稳定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5混凝土养生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终凝后,墩顶部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强度达10Mpa后拆除模板,拆模后立即用薄膜包裹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