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 性格特征。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 治抱负。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张飞: 鲁莽、直爽。
刘备第一次去拜见诸葛亮未见时,童子说诸葛亮 “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归期亦不定”, 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1)为两次未见孔明埋下伏笔。 (2)表明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 质。 (3)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 事。
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 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桃园三结义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 位仁人志士,为了共 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 标,意气相投,言行 相依,选在一个桃花 盛开的季节、选在一 个桃花绚烂的园林, 举酒结义,对天盟誓, 有苦同受,有难同当, 有福同享,共同实现 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三国演义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 小说,全书120回。以描写战争为主,黄巾 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 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 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 面,成功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 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 张飞、赵云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对后 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提出了什么样的策略? 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文中介绍诸葛亮的几位朋友,以及他的弟 弟和岳父,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
隆中决策的主要内容
将来天下必三分。
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 借箭、骂死王朗、舌战群儒、造木牛流 马、巧设八阵图......
作业
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 下联:刘玄德三顾茅庐
再见!
隆中对
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 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 207年冬至208年春,当 时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 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 第三次终于得见。《隆 中对》中,诸葛亮为刘 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 出了战略构想。
自读课文
1.标画出不会读的生字词。
2.理清文章脉络。
字的读音
三顾茅庐
罗贯中
目标导航
1.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 识,识记课文中的生词。 2.能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 折,体味精炼畅达的语言。 3.结合文中精彩语句品味刘备、诸葛亮 的形象,学习两人的优良品质。
回顾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 1400)号湖海散人,是元 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 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 祖。 主要作品有:小说 《隋唐两朝志传》、《残 唐五代史演义》、《三遂 平妖传》、《粉妆楼》、 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主题归纳
本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 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 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 精神,同时也表现出诸葛亮的确是一位 有卓越智慧的旷世奇才。
写作特色
1、人物形象鲜明 2、故事情节曲折 3、语言精炼畅达
读后感悟
感悟1:要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 感悟2:要学习诸葛亮这种旷达的胸 襟,提升自我,做社会的栋梁之材。
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兴 复汉室,建立功业。
刘备在拜见诸葛亮时已年过40,而当时诸葛亮只 有27岁,刘备称诸葛亮为“大贤”自称“谒见” 并“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些 描写,表明刘备什么样的心态?
求贤若渴,对诸葛亮态度谦恭, 非常有诚意。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 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 簇,林似银妆。”文中的这段描写有什么 作用? 渲染天气的严寒,烘托出刘备求贤的决心 大,心意诚。
煮酒论英雄
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 曰:“天下英雄,唯使君 与操耳。”玄德闻言,吃 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 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 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 乃从容拾箸曰:“一震之 威,乃至于此!”
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 史小说《三国演义》中 的一个故事情节,故事 背景为袁绍联合十八路 诸侯讨伐董卓,猛将吕 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 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 的故事。
bài yè ǒu xīn huán yǔ hè chú cuàn nì cù dì ng wò xuán bù qī
拜谒 呕心 寰宇 荷锄 篡逆 猝定 斡旋
kuāngfú shuò fēng xiè hòu
bù xǐng yōnglǎn qiān rèn
匡扶 朔风 邂逅 不省 慵懒 千仞 不栖
xūn mù bǐ kǔn
yìyàng
rěn rǎn
shé shī
kuì nǎn
cún xù
薰沐 鄙悃 悒怏 荏苒 揲蓍 愧赧 存恤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5):
三 顾 茅 庐
一顾茅庐,失望而归(遇崔州平,论天下事)
第二部分(6——10):
二顾茅庐,怏怏而回(遇亮弟、岳父,留下书信)
第三部分(11——15):
三顾茅庐,共图大业(隆中对,亮感其城,出山相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