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班级读书会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的述说,引发儿童的阅读动机。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融合。
3.引领学生交流《西游记》的读后认识,让学生做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公民。
4.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社会价值。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版本的《西游记》。
2.4个书友队分组团坐。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音乐欣赏
1.同学们,今天的这堂班级读书会,老师想让大家先欣赏一段音乐,并且猜猜歌名。
2.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曲。
二、动画鉴赏
1.简介作品、作者。
2.播放动画,点评人物。
( )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对( )说:“……”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欣赏的乐趣所在。
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较为熟悉的动画片中用自己的真实感受与人物对话,形成自己的认识观,也为下一环节——人物素描奠定基础。
三、分享经典
1.组建书友队。
同学们,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己对《西游记》中人物的喜好自愿结合,组建成4个书友队,希望每个书友队加强交流,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
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今天的班级读书会上把你们书友队的精彩发现展现给大家,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
如何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谈话交流的氛围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这个游戏的
目的,无非是让学生尽快进入谈话的情境中来,激发学生交流对话的欲望。
2.提出阅读要求。
(1)阅读第六册《亲近母语》中摘录的《西游记》。
(每个书友队根据不同的组合,阅读不同单元。
)
(2)说说讲了什么内容。
(3)文中的哪个情节让你们对原本的人物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
(4)通过交流,你从其他书友队的述说中,又有了哪些收获?
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是取得成功的必经之路。
书友队的队员任由自己的思绪在书页中徜徉,他们无拘无束地与书中的人物、阅读的同伴进行着“心心相印”的交流。
这些针对书中人物进行的“闲聊”,让学生的思想在激荡、碰撞,一个互补的阅读交流状态就在这不经意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3.人物素描。
下面我们一起根据阅读要求聊聊每个书友队的不同收获。
通过交流,老师已经感受到你们对书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些人物进行一次新的“素描”大比拼:(我现在觉得……)读了一本书,学生觉得自己也似乎与书中的人物一样,一同成长,一同成熟。
他们流露出了对人物不平凡的经历背后的诸多人生感悟,因而完全沉浸在吴承恩所营造的特殊的精神殿堂中。
如此丰厚的人生感悟,也许是一个人用一生也无法体验得到的,但是我们的学生却能在阅读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涩。
4.名著剧本。
大家对《西游记》的热情如此高涨,不如就此凑个热闹,把儿童名著改成课本剧来表演,过把明星瘾。
下面老师就看你们的精彩表演了。
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用表演增强读书的趣味性。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从而感受名著的无穷吸引力,进一步激发阅读的欲望。
四、好书推荐
《西游记》班级读书会即将结束,我相信这本书对大家的影响是深远的。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不同版本的《西游记》,课后请大家继续阅读欣赏,相信你们
会有更大、更多的收获。
老师这儿也有一套《西游记》,它更接近原著,只是少了一些白话,多了一些文言,如果有兴趣,可以在阅读了白话文的基础上阅读这样的版本,你会再次感受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一定要帮学生理解“白话”“文言”的含义与区别。
)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让学生带着高涨的阅读兴趣、实用的阅读技巧离开课堂,是为了释放更多的阅读潜能。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教后反思】
这是我班开展的一次班级读书会,一个充满智慧火花与真情激荡的阅读交流会。
我希望学生能从他们所熟悉的动画片中走出来,走进名著,阅读经典,感受人物形象,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了“文言”。